?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90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2020-06-29 07:27彭瑩瑩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高職

摘要:在現今的社會中,互聯網對大眾的影響不斷加深,人們借助互聯網獲取信息,同時也在互聯網的影響下逐漸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90后”作為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批人,互聯網對其的影響更是在方方面面,通過對網絡環境下學生心理特點的分析,找出“90后”學生心理變化,針對學生的心理變化采取相應的解決策略,進而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設提供幫助,保障高職學生心理健康。

關鍵詞:網絡環境;90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發展,高校中大部分都進行了網絡全覆蓋,學生在學校中對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等的使用較為頻繁,尤其是“90后”,高職學生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其心理也會產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如何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建設和教育就極為重要,通過對學生心理變化的研究,了解學生現下心理健康的現狀,并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而為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一、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心理特點

隨著我國新媒體和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對學生的影響也在逐漸的加深,在此情況下,學生的心理發展也發生很大的變化,首先,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學生的交際圈不僅僅局限于現實生活中,學生通過網絡的依托結識到更多的朋友,擴大了學生的交際圈,隨之而來學生的心理也因為交際圈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幫助學生快速的建立健康的心理變得更為重要,其次,在互聯網的影響中,由于互聯網的信息良莠不齊,而新媒體為高職學生認識社會、促進與社會不同人群的溝通提供幫助,使得學生的自我意識方面產生較大的變化,一些學生能夠更加理解自我概念,其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使得學生能夠辨別對錯和是非,進而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大學作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價值觀建立、探索自我以及認識社會的重要時期,而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影響會使得學生對于各種不良信息無法辨別,產生對社會的錯誤認知,甚至一些會出現偏激等不良影響,這時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

二、網絡環境下“90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點

(一)豐富教育內容

在對高職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豐富其教育內容是其中的關鍵。在互聯網時代中,學生對于外界解除的信息不斷增加,尤其是一些具有新意的內容,但是,一些高職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大多是依據教程中的內容進行教育,這對于隨著互聯網長大的“90后”來說并不具備吸引力,故此,在對高職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教師要豐富齊教育內容,通過互聯網手機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講解,同時,在搜集教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中外的一些價值觀念進行對比,能夠使得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對西方所傳遞的價值觀念具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而不是一味的推崇西方所有的價值觀,此外,在讀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教師可以增加相應的網絡道德觀以及道德自律等教育內容,使得學生在進行網上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規范自身和他人行為,為網路信息的精華做出相應的貢獻,從中可以看出,不斷豐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也是其中的重點。

(二)轉變教育方式

轉變傳統的教育方式,結合當下的時事新聞,進而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教學的關注。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如何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是其中的重點,故此,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的內容和當下的社會熱點和時事新聞結合起來,通過讓學生對當下時事熱點和社會新聞的討論,可以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進而轉變以往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體驗式的教學活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生對微博和微信的使用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利用各種媒體進行知識學習,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可以在微博和微信上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這樣可以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因此,在進行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和發展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跟上學生心理變化的步伐,進而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建設的效果。

(三)建全心理健康平臺

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建設的過程中,健全心理健康平臺也是其中的重要環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建立為學生發展的網絡平臺,通過這些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可靠的建議,故此,在進行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中,學??梢葬槍W生的心理健康建立相應的網絡心理健康平臺,搜集與高職學生線下相關的心理健康資源,并對其進行整理和分析,進而制定相應的心理測評、心理健康教育預警機制等,這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之余,學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進行測試,并適時的進行調整,從而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復制,提高其有效性,據此,借助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技術健全學校的心理健康平臺也是其中的方式。

結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的時代中,大量良莠不齊的信息對學生的心理和思想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如何幫助學生建設健康的心理就成為其中的重點和關鍵,故此,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豐富教育內容,采用多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建設,并通過新媒體建立相應的心理健康平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自己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使得學生能夠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李惠紅. 網絡環境下“90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求知導刊, 2016(9):59-60.

[2]田超瓊, 郭云飛, 陳軍娟. 構建網絡環境下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 時代教育, 2016(18):71-71.

[3]王超逸. 基于網絡環境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7, 16(7):191-192.

[4]李幽然 ,李燦. 試論網絡環境下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 考試周刊, 2019(12):22-22.

[5]金堃. 網絡環境下“90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 戲劇之家, 2018(23):169-170.

作者簡介:彭瑩瑩(1985.12-),女,漢族,貴州畢節人,本科學士,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幼兒發展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心理高職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心理小測試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炒股心理錯覺一二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