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2020-06-29 07:27任斌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培養學生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任斌

摘要:目前,新課改針對傳統應試教育存在的弊端問題進行了積極整改,并提倡推行素質教育理念。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教師人員應該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積極利用多種方式并存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確保學生主觀能動性與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其中,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作為教學體系的重要部分,不僅是學生接觸數學知識與運用數學知識的初始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形成自主思考能力的初始階段。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方法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意識的滲透是一條漫長的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堅持創新意識的培養,并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嚴謹的促進學生的進步,在新課改下為小學數學教學實現變革,適應時代的進步而努力。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及問題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新課改與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教學任務,是可以促進學生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只是學生的創新能力培育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站在學生的角度,可知不少小學生實際上都屬于一種知識繼承型的學生,往往會止步于機械的知識學習和取得好成績,卻沒能關注自己的個人發展,不注重抓住思維發展的機會。他們本身對思維發展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都沒有抱有較強的興趣,甚至喪失積極性。其次,從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有些教師并不注重貫徹落實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而且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不僅扼殺了學生主動思考的欲望,也不利于學生樹立起創新意識。在缺乏創新能力培養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出現質疑能力薄弱、發現問題能力薄弱、敢于創新的信心比較薄弱等等。針對這些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抓住新課改的精髓,探索可以培養學生應有的素質能力的教學方法,以增強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原則

(一)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前提

興趣作為學生主動探究與自主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往往會對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如果學生對某一個學科的學習缺乏興趣,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聽課狀態不佳的情況。長期以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勢必會得到進一步下降,嚴重時,甚至會對學科學習喪失興趣。針對于此,建議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工作中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深化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并按照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促使學生對學習工作產生濃厚的興趣,確保學生個人數學學習效果。必要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方式與內容,讓學生可以在生動、有趣的多媒體教學中提高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二)主體性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實現要點

主動性作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實現要點,需要學生群體必須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意識,不斷解決數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換句話說,數學課堂教學工作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嚴格按照素質教育理念與新課改教學要求,不斷深化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確保學生學習過程得以順利進行。與此同時,數學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不應該以分數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盡量從多個方面部署規劃,為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創新意識提供實現條件。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措施

(一)開展互動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及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便是良好的師生互動,將教和學實現有效融合,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公”,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知識傳輸。在對知識點的分析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創造,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主動的進行分解,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實現師生、生生的有效交流。在對所學內容進行分享時了解自身的不足,吸收他人對問題的看法,進而啟發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為教學核心理念。教師要盡到一個導學者的職責,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數學學習中體會解析自然規律的樂趣,利用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選擇與學生興趣相投的教學內容和材料,幫助學生更好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二)創新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教師也要鍛煉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以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交流,體會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社會發展能力。教師創新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優點在于:首先,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興趣,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小組學習中,在小組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其次,小組學習可以將學生不懂的問題進行統計,這樣方便老師將問題進行統一講解,而不會漏掉一些學生的問題;最后,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可以和小伙伴們打成一片,在學習的同時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三)利用身邊事物來創設有效的情境

比如,在“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一)”的教學中,教師可先為學生播放學校門口10分鐘內的機動車通過的錄像,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提出問題:“你們看出了車輛通行的規律嗎,還是說沒有規律?我們如何才可以準確地記錄車輛通過的數據?”通過這些問題,可以營造一個有效又活躍的教學情境。在這樣的情境指導下,學生主動地參與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學生可考慮制作成統計表,或是制作成為條形統計圖。在這樣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很好地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大有裨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任務,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采用有效、先進的教學方法來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快速的發展。教師可繼續積極探尋更多的教學策略,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余邵洪.淺議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2):72.

[2]蒲明川.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48-49.

[3]劉群.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4):55.

猜你喜歡
培養學生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