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流地貌》教學案例

2020-06-29 19:22鄭明亮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河流教學內容探究

鄭明亮

摘要:問題教學的關鍵是設計問題,本節的內容從原理到一般的現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會學生學會遷移應用,通過“問題導入”的形式開展教學,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的呈現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例如:運用地圖(圖表、材料等)分析問題的能力;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地理實踐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能力。

第一部分 ? ?提出問題

瀾滄江-湄公河是一條國際性河流,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河流攜帶大量礫石泥沙,由于青藏高原面上較為平坦,形成較為寬淺的河谷;在河流上游形成了V形谷,在河流出山口處形成扇形的堆積體—沖積扇;流出中國后,由于地勢變得平坦,形成若干曲流、河漫灘和牛軛湖;最后在越南入海時形成湄公河三角洲。

思考:

1、瀾滄江在青藏高原上為什么能形成寬淺的河谷?

2、河流在什么情況下能形成堆積地貌?并分析其形成過程?

3、河流在什么情況下會形成侵蝕地貌?

第二部分 ? ?課堂實錄(片斷)

課程標準:

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描述其景觀的主要特點。

學習目標

1、運用圖像識別河流地貌。

2、了解主要河流地貌的特征和成因。

三、教學方法:引導-探究式教學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人民幣圖片]

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與哪一種外力有關?通過哪些作用塑造了這些地貌?之前已經學習了喀斯特地貌,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可以自己描述這些地貌的成因。本節從河流的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來講述。

[環節一:小實驗]

(投影)小實驗

師:通過觀察,思考流水作用使溝谷在深度、寬度、長度上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河谷變長、變深、變寬。

師:(投影歸納)河流侵蝕作用,按其方向可分為三種形式:溯源侵蝕、下蝕、側蝕。使河谷在往源頭方向延長、深度變深、寬度變寬。

[環節二:教師引導設問]

(投影)沖積扇圖

判別沖積扇不同方向坡度的差異。

扇頂到邊緣堆積物顆粒大小的變化規律是什么?

描述沖積扇的形成過程。

[環節三:學生探究活動]

探究結果交流:

1、沖積扇縱剖面(頂端到邊緣):高度逐漸降低;橫剖面:中部高,兩側低。

2、堆積物顆粒:由粗變細。

3、季節性洪水或河流在山區流動,由于地勢陡峭、水流速度快,可以攜帶大量礫石和泥沙,到出山口處,由于地勢趨緩,水道開闊,流速放慢,河流搬運的物質在此堆積,形成沖(洪)積扇。

[環節四:板書總結]

[設計意圖]

河流地貌是比較常見的地貌類型,在我國分布比較普遍且多樣,課本以湄公河-瀾滄江流域為例來講述,我采用的是先講原理,然后再從一般到特殊,來認識湄公河-瀾滄江流域。通過實驗激發學生興趣,通過引導設問進一步將該地貌與生活知識相聯系,使之成為有用的知識。最后板書總結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復習,強化記憶。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教師點明地貌形成的基本規律,強化方法,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學會遷移應用。

第三部分 ? 教學反思

一、自我評價

1、本節課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內容熟練而且準確,教學流程較完整。

2、本節課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合作探究、讀圖分析的方法認識基本規律和原理,這樣能培養學生分析解釋具體地理現象的能力。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地理專業屬于表達問題的能力。

二、自我反思

1、教學后的收獲:

“引導-探究”和合作探究法注重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過程,從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來看,有收獲的一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學會了通過觀察地貌圖片來分析地理現象成因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學會了運用一般的原理來解決具體的現象。這種探究方式也是解決地理問題乃至其它問題必不可少的,只要掌握了一般的規律,而且學會了遷移應用,其它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教學后的困惑:

(1)在教學過程中用引導-探究法來學習地理知識,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要求學生的思維層次相對較高,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受到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生活經驗缺乏等因素的影響,教學效果會受到影響。

(2)本節課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提出針對性問題,所以學生才能針對問題通過討論得出結論,所以這就對教師的業務水平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設計和提出的問題必須既有從易到難的坡度,又要對學生有啟發意義,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3)雖然這種方法學生受益匪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學內容都適用這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比較注重地理現象的成因分析,并且主張運用常見的圖片來描述地貌的特點,比較直觀,所以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容易,所以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必修一自然地理中部分內容的教學。

三、今后教學的方向

1、根據教學內容適用與否,并考慮教學時間是否充裕,引導-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不一定要用于整節課的學習,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今后的教學中可用于一節課中某個內容的教學,也可以與“多媒體教學”和 “自主學習”等教學方法同時使用,從而能夠完成較多的教學內容。對于“讀圖探究法”,可以通過增加使用頻度來達到教會學生學習的目的。

2、作為教師本人,應該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具備一個成熟教師所具備的能力,認真聽課備課上課,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和地理教研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積極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使自己盡快成長。

猜你喜歡
河流教學內容探究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設問引導探究
河流的走向
河流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當河流遇見海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靜靜的河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