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對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2020-06-29 18:39周澤忠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博物館信息化

周澤忠

摘要: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使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獲得了很大的關注與重視,并且被運用到不同的行業領域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對于博物館而言,為了落實國家在博物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政策要求,科學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對加快數字博物館建設速度十分有益,有利于充分發揮出博物館的良好作用。本文通過闡述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相關情況,同時提出了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有效對策,從而有效提升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總體水平。

關鍵詞: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對策

引言

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推動影響之下,加快了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改革速度。在此過程當中,主要以藏品和展示等方面內容進行,并科學運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不同的技術,不僅進行了博物館相關信息資源的深入開發與有效運用,而且使博物館的收藏、陳列、宣傳推廣以及服務等不同環節工作的效率均得以有效提升。與此同時,合理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凸顯出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點部分。實際上,這其中需要運用到不同類型的技術,比如,常見的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以及自動管控技術等等,進而增強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成效。鑒于此,系統思考和分析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有效對策顯得尤為必要,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相關概述

對于博物館而言,主要將物當作重要的內容,無論是藏品的保管,學術方面的探究與分析,還是公共服務、常規管理工作,均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資源。處于網絡信息環境當中,博物館與其他不同類別的社會機構在職能方面是相同的,都開始進行信息化、數字化改革建設工作。具體來說:其一,博物館進行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過程當中,主要根據自身的重要業務情況,從藏品的保管角度來說,其中包括了物品與賬目的管理等工作內容,而從前采用的紙質賬形式,不僅難以進行保存,而且管理起來也非常不方便。通過科學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夠使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確保管理的安全性。其二,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說,龐大數量的知識信息量,要求具備較高水平的信息資源篩選能力。并且那些超出了大腦處理功能極限的知識同樣應該借助更加高效的信息技術加以處理,完成信息的儲存與訪問[1]。其三,從公眾服務的角度而言,無論是社會教育的推廣與宣傳,還是展覽陳列,均需要依靠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便于和廣大民眾進行溝通和互動,增強社會服務的質量。其四,從經營和管控的角度來說,過了新世紀之后,國內的博物館建設事業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同類型的博物館數量開始變得越來越多,在博物館機構、人才培養與教育等不同的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保持此種發展的勢頭,要求博物館加快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速度。

二、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有效對策

(一)加快相關文獻資料數據庫建設的速度

作為博物館館藏中的主要構成內容之一,文獻資料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一般來說,此種文獻資料針對的為一些歷史保留下來的圖片、文字以及多媒體等方面的信息資料。通過加快相關文獻資料數據庫建設的速度,能夠保證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得到順利開展。所以,博物館一方面需要構建藏品數據庫;另一方面,構建科學的文獻資料數據庫,以便提高對相關文獻資源的利用率,體現出相應的歷史文化。而運用計算機技術構建文獻資料信息資源庫的過程當中,主要依靠網絡環境實現信息的對外發布效果,真正讓博物館的主體和觀眾能夠進行深入地交流與互動。不但實現了廣泛地宣傳和推廣,增加了推廣的途徑,而且增強了社會效益影響,在所獲取的經濟利潤方面也十分可觀[2]。不過,構建文獻資料數據庫的時候,與文物數據庫相同,需要凸顯出自身的特征與社會價值,并且做足準備工作,以便確保相關文獻資料數據庫構建工作的質量符合相關要求,提高安全性。

(二)揮出3D打印技術在博物館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

所謂3D打印,屬于能夠迅速成型的一類先進技術,主要將數字模型當作技術支撐,運用相關可粘合材料,借助逐層打印的方式,完成物體建造的任務。作為制造領域當中的重大突破技術之一,3D打印技術的誕生及運用,可以為整個制造行業增加更多的發展機遇,對博物館非常適合。博物館中無論是藏品復制,研究分析,還是相關藝術品的銷售,均能夠運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例如:我國的故宮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便借助3D打印技術完成了設計藝術品、藏品研究等工作的任務。針對國外而言,美國將使廣大游客體驗3D打印復制藝術品的樂趣。

(三)注重博物館信息化建設標準制度的不斷改進和優化

博物館開展相關業務的時候,應該重視相關資料的及時搜集和整理,保證一定的規范性與標準性,通過注重博物館信息化建設標準制度的不斷改進和優化,有利于使博物館中相關業務資料變得更加規范、合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相關標準制度的制定獲得了一定的成績,相關行業標準規定初步形成。不同博物館進行具體運營的時候,編制出適合的相關管理制度。同時,博物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該科學處理相關藏品信息化數據庫中出現的著錄標準難題[3]。進行有關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中,需要體現出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作用,合理利用挖掘技術,實現針對非結構數據信息的有效處理。

結論

從此次論文的論述與分析當中,可以獲知,系統分析與思考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有效對策顯得尤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實施價值。本文通過闡述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相關情況,同時提出了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有效對策:加快相關文獻資料數據庫建設的速度、發揮出3D打印技術在博物館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注重博物館信息化建設標準制度的不斷改進和優化。希望此次研究與分析的內容和結果,能夠得到有關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人員的關注與重視,并且從中獲取到相應的借鑒和幫助,以便增強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實際效果,進而推動我國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田野.基于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16(113):264-265.

[2]李洪光.對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博物館研究,2019,198(183):148-151.

[3]王昕,Wang,Xin.關于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科學之友,2019,145(185):170-176.

猜你喜歡
博物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博物館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農業信息化》1—12期總目錄
露天博物館
影像·博物館
從騾馬化到機械化、信息化
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