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振興 助力鄉村全面小康

2020-06-29 18:31王莉
大眾科學·上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金壇漁場河蟹

王莉

鄉村振興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產業興旺,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從政策扶持、科技創新、資金支持和組織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的振興和發展。自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國農業產業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不斷涌現。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市場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是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保障和鄉村治理的體系基礎。鄉村治理要達到有效目標,就是要通過“治理”實現鄉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村民需求的有效滿足、鄉村秩序的有效維系、居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獲得感得到有效增進。本文選取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指前鎮東浦村產業振興為樣本,探索產業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實踐效果,從中得出啟示。

(一)產業振興的基礎

金壇區指前鎮“抓主業、巧融合”的產業強鎮模式。通過魚塘標準化建設和生態種養,推動本鎮河蟹產業全面升級,目前養殖規模均居全國之首,主導產業優勢更加突出。近幾年突出“市場導向+多元參與”的產業強鎮模式,一方面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引領企業積極發揮主體性作用;另一方面,鼓勵和引導其他各類經營主體參與,形成良性競爭的格局,充分發揮各類主體的作用,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銜接問題。

指前鎮東浦村位于金壇區西南部,轄區面積10.02平方公里。與溧陽市別橋鎮相鄰,是一個古老的村莊,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五十余年的歷史。全村總面積10.2 平方公里,轄23 個自然村,12 個村民小組,人口4012 人。截止到2017年底,共有集體資產1611萬元;2017年村集體總收入340萬元,集體經營性收入321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6500元。村級綜合服務中心面積600㎡。村黨總支下轄基層黨組織4個,黨員129名?!皟晌卑嘧映蓡T共7人,其中女性1人。先后榮獲省文明村、衛生村、生態村、和諧社區示范村、特色樣板示范村、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先進集體、萬頃良田示范基地,常州市廉潔示范村、最美鄉村、和諧社區示范單位、廉潔示范村等榮譽。東浦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歷史悠久,尤其是百年歷史的東浦村絲弦鑼鼓成功申請為常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浦村主產的標米,還拿過巴拿馬金獎,養殖業以家庭農場為主、水產有淡水魚、螃蟹、甲魚等品種。東浦村還在抗戰期間經歷三次戰役,都很有力地阻擊了日軍的進攻,東浦村共有烈士4名,是光榮的歷史名村。

自2013 年東浦村被列為江蘇省村莊規劃建設“特 色樣板示范村”以來,東浦村黨總支、村委會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加快科學發展、提升地方形象的基礎工程,作為改善民生、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惠民工程,作為提高群眾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的載體工程。東浦村緊緊圍繞美麗鄉村建設,順應廣大群 眾“富而思潔、富而思美”愿望,把民主法治創建貫穿到美麗鄉村建設全過程,激發群眾的主動性、創造性,堅持問計于民、決策于民、受惠于民。通過科學規劃、精心組織、民主決策、多方聯動、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讓全村百姓的美麗鄉村夢、 美好家園夢、幸福生活夢能夠順利實現。

農田及生產設施是鄉村公共空間的“機體”,金壇區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緊缺,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良田創建存在廣泛的現實需要,金壇區積極探索土地整治從“整村推進”到“整鎮推進”再到現在的“全域推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林、田、路、渠配套的高產穩產農田。指前鎮東浦村的“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項目就是公共空間治理的成功嘗試。在萬頃良田實施范圍內,東浦村動遷農戶700戶,集中安置在指前集鎮,流轉土地3000余畝,集中建成高標準農田。通過土地連片整治和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轉變。村集體每年可創造經濟收入70多萬元。2019年該村還引進現代數字化漁場,首期規劃1045畝核心區,遠期規劃5800畝,三到五年建成生態和產業特色顯著、品質品牌優勢明顯、數字化、規?;彤a業配套齊全、產業鏈豐富和完整的現代數字化漁場。目前,東浦村正全力打造農業產業集聚,加快傳統農業向高質量發展進程。

常州市金壇區指前鎮東浦村,地處碧波蕩漾的長蕩湖畔,京杭大運河江南重要支流之一的丹金溧漕河穿境而過。長蕩湖是太湖流域第三大湖,總面積12.75萬畝,是金壇人民的母親湖;丹金溧漕河,一條條滿載江南糧食運往京城的船只曾悠悠駛過。

東浦村已近800年歷史,村民厚道、村風淳樸,呂家拳和絲弦鑼鼓沿襲至今,被列為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東浦村后積薄發,先后獲得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美麗鄉村、江蘇省和諧社區示范村、江蘇省特色樣板示范村、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以及常州市最美鄉村等稱號。風生水起,因水而興,東浦村以盛產水產、水稻而成為典型的“魚米之鄉”。早在1915年,出自東浦村落一帶的指前標米就捧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耙货邪膈~” “稻花香里說豐年”,正是東浦村傳承農耕文明最鮮明的符號。民以食為天。千年漕河運糧忙的情景早已遠去,但中國人要將飯碗端牢在自己手里的樸素道理亙古不變。2008年,上任東浦村黨總支書記不久的呂建民登高望遠、借勢發力,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大刀闊斧做活土地流轉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文章。第二年,全省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儀式在東浦村啟動,一時轟動全國。有業內權威人士稱,這一理論創新源自金壇,實踐探索發軔東浦。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江南春米業掌門人單愛娟聞風而動,主動到村洽談,先后承包3000多畝高標準農田種植優質水稻,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造“中國指前標米基地”。思路一變天地寬,全村土地畝效益從1000元增加到3000元,村民直接受益且徹底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家家戶戶都有了多元化收入,村集體經濟也隨之壯大。指前標米重新進入人們視野,很快受到消費者熱捧,上榜“江蘇最好吃的大米十大品牌”。

機遇留給有準備、有智慧的人。時隔10年,精彩一幕再次在東浦村上演——金壇智能化漁場落地開花,已被列為全省3個現代農業重大項目中的一個。漁場規劃總面積6500畝,總投資5億元,目前一期1100畝已建成運行,蟹苗、種蟹已于今年3月底、5月初分別投放到位。將低洼地、舊池塘流轉建智能化漁場,村民每畝每年有750元流轉費,并享受二次分紅,每隔3年還遞增10%。一期項目涉及250多戶村民土地,還遷移900多個祖墳,從村委通知農戶到土地流轉完畢,只用了一個多月。村民切實感受到土地流轉的好處,看好這個項目并期待自己也有所作為。

金壇是“中華絨螯蟹之鄉”。與其他地方一樣,河蟹產業正面臨著老一輩養蟹人漸漸老去,新一代又受不了傳統漁業又臟又苦的局面。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已成為制約河蟹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東浦村在全國率先建設智能化漁場,借助上海海洋大學、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團隊力量,正是加速河蟹生產機械化進程的有益探索,讓“水產科技革命”更徹底,從而進入數字漁業快車道。

金壇智能化漁場,是金壇爭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區,將引領全區15萬畝水產高質量發展。其中,一期投資6000萬元,一是建設標準最高的國家級河蟹良種繁育基地,每年可提供優質蟹種1000萬只;二是建設標準最高的國家級河蟹出口示范基地,每年出口高品質商品蟹100噸。按照金壇區委要求,漁場建設引入智能化養殖尾水凈化處理系統,實現養殖尾水凈化循環使用,不向外排放。此舉輻射東浦村周邊5個行政村,總計1.06萬畝,確?!安蛔屢坏挝鬯魅朊利惖拈L蕩湖”。

金壇智能化漁場建設,按“一次性高標準規劃、分步驟逐一實施”構想,采用“政府引導、政策支持、集體參股、村民參與、市場化運作”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第一期建設主體,是金壇國控旗下的江蘇長蕩湖農業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近期又有多個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前來洽談,有意愿注入資本參建二、三期項目。指前鎮東浦村智能化漁場首次迎來“長蕩湖1號”河蟹新品系大眼幼體的入駐。這批大眼幼體合計225公斤,來自南通如東海邊育苗基地,除智能化漁場外,還將投放覆蓋到全區100多畝蟹苗示范戶的塘口。

智能化漁場共投入60余個塘口,進行早熟、晚熟、4母親本、5母親本以及其他品系大眼幼體扣蟹養殖階段的對比試驗。智能化漁場數字化、可循環的可控養殖環境和塘口操作的高度同步,將更有利于選育群體優勢性狀的顯現,進而加速新品系選育進程。

近年來,全省河蟹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但河蟹良種覆蓋率有待提高,且存在新品種缺乏、舊品種退化的問題,加之市場上對于大規格親本盲目跟風,苗種繁育過程不透明,導致苗種市場良莠不齊。

2018年5月,我區首次與上海海洋大學聯合開展長蕩湖水系河蟹親本選育,努力打造高規格、高品質、抗病害的“長蕩湖1號”河蟹新品系,產出原汁原味的長蕩湖螃蟹,助力我區河蟹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了解,“長蕩湖1號”河蟹新品系的選育,要按照“邊選育、邊示范、邊推廣”的科學思路,經過4—5代、8—10年以養殖性能、營養品質和配合飼料利用率作為指標的選育,才能最終選育出最適合長蕩湖地區養殖模式的河蟹新品種。東浦村又一次抓住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村企聯手,突出產村融合發展理念,將花3—5年時間完成智能化漁場項目建設,現代農業與休閑觀光旅游業相結合,在鄉村振興大路上邁開堅實的步伐。

(二)產業效能初顯

金壇指前村的發展,主要依托政府扶持、村民參與、市場資本投入的多方合作治理。前期鄉村環境整治資金來源于政府的財政支持,在后期的規劃和治理過程中,則依托國有企業在運營資金、管理人員以及營銷策劃等方面優勢,借助市場資本,形成“政府決策+村民主力+市場助力”的多方合作共建形式,達到“多贏”效果。(具體模式如圖1)。

東浦美,美在產業,美在傳承,美在創新,一個新時代的“魚米之鄉”正呼之欲出。

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已成為壯大集體經濟、夯實黨在基層執政根基的重要平臺,成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強大引擎。下一步,金壇區將在倡導多元共建、多方共治、成果共享上下功夫,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走出金壇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猜你喜歡
金壇漁場河蟹
埃及超大規模養魚場
King Lion
“紙上神話”
蟹逼金秋,尋味金壇
關于北方河蟹養殖關鍵技術的探討
基于北斗船位數據的漁具分析方法淺析
金壇雀舌 茅山青鋒 品牌價值 逐年提升
讓課堂成為學生的“漁場”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