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背景下如何尋找切入點讓新聞更接地氣

2020-06-29 09:38蔣英琴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接地氣新聞記者融媒體

蔣英琴

摘要:在融媒體時代的視角下,互聯網技術正處于飛速發展的態勢,由于其傳播速度以及覆蓋范圍的優勢讓新媒體成為了廣大受眾新聞信息獲取的主要途徑,使得傳統媒體“ 一枝獨秀” 的時代終結,然而傳統媒體仍具有新媒體無法替代的功能與價值,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是當前新聞傳播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新聞報道的內容需要和廣大受眾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針對于不同的受眾群體需要具體去分析,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滿足受眾的實際需求,這樣才可以讓“新聞”報道備受融媒體各平臺受眾關注和喜愛。下文主要就融媒體背景下如何尋找切入點讓新聞更接地氣展開分析,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融媒體;接地氣;新聞記者

一、挖掘新聞價值,在選題上體現“棋高一著”

對于一篇好的新聞報道來說,要想讓它更為“接地氣”,那么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確立好一個選題。一個好的選題,就像是一粒優質的種子一樣,在經過精心的照料以后,才會結出豐碩的果實。自古至今,文章旳立意都非常重要,杜牧曾經說過:“凡為文,主為意”。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寫出一篇好的新聞,則需要探尋那些可以體現新聞具體價值的優質選題。在判別新聞價值的時候,首先則需要站在廣大受眾的角度去進行考量,考慮能否引發受眾的關注,相關事件和問題是否是受眾所需要,其內容受眾是否感興趣。由于新聞媒體具有新聞監督,關注社會熱點、民情民意等職能,所以對于其報道內容就要貼近老百姓的生活,要以百姓的實際利益為切入點進行報道,如民生類的新聞則可以涉及到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農民工就業問題等等。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為了更有效地吸引讀者,則需要記者擁有一個“嗅覺”靈敏的鼻子,針對于社會焦點問題以及百姓重點關注的熱點新聞都需要具備高度的敏感度,主動去挖掘新聞背后的實際內涵,讓新聞更“接地氣”才可以寫出更為有意義、更加有影響力的好新聞。

二、塑造合理氛圍,剖析事件內容,充分體現采訪的客觀性

如果想要寫出具有很高新聞價值并且內容質量非常強的新聞稿件,那就需要記者在進行采訪工作的時候更加細致入微。記者在進行采訪的時候需要深入到群眾、深入到基層之中,這樣才可以在確保消息真實性的同時與其進行更為廣泛的交流與了解。再進行采訪的時候,需要同采訪對象建立較強信任關系,通過記者恰當的語言、合適的角度與場地可以有效地幫助記者展開工作,進而可以獲取相對真切的新聞素材,這也是新聞報道過程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在記者進行采訪的過程中,由于被訪者的性格各有差別,有的人比較外向熱情,善于和陌生的人進行交流,工作相對容易好展開;有的人就比較拘謹內向,不想也不善于與記者進行“良好的”交流。針對于這類情況的出現,記者就需要從“嘮家?!比胧?,先與被訪者建立一個相對輕松、愉悅且和諧的交流氣氛,然后在進行相關問題的一步步深入,這樣被訪者從心理上會更加容易接受。此外,作為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也要在可以占據“主場”把握采訪大方向的前提下,讓被訪者盡可能的去吐露“信息”,記者要學會去聆聽,并且可以通過被訪者提供的信息,從中有效地進行篩查和選取,結合新聞事件的具體情況確立后續采訪問題的內容,只有這樣才可以讓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提出更加有針對性并且更為真實的問題,以此來進行遞進、階梯式的采訪必然會事半功倍,為新聞信息報道更加“接地氣”做出鋪墊。

三、通過獨特語言與多樣化表現手法,由點到面展現記者思考能力

在新聞寫作的過程中,對其內容的體現上面,應避免主觀批判性語言的使用,在進行相關論點的證明時,要多以具體事例進行體現,通過實際的案例或者數據往往可以更為真切的體現新聞“接地氣”的特點。例如,記者在針對于某年某季度就業形勢進行報道的時候,通過實地調查和采訪來收集當時的相關就業數據,并且在報到時與去年的數據進行的對照報道,通過這樣的形式更為生動具體的介紹了當年就業形勢的現實狀況,讓廣大受眾在進行觀看的時候更加清晰明了。在新聞報道的時候要體現語言的簡潔性,在新聞內容上需要在可以體現語言簡潔性的同時做到可以直擊受眾的心靈。此外在內容體現上面還需要突出細節的刻畫,例如,在針對于自然災害新聞事件的報道中,記者可以與搶險救援人員一同在實地通過直播采訪的形式,實時報道最新解決情況,其中需要重點突出事件的發生原因、搶險救援進程以及各級各界支援情況等的相關細節報道,對于事件的整體過程進行還原,不僅可以提升新聞事件的故事性以外,還可以從其內容的多樣化表達中體現新聞的“接地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融媒體的視角下,作為記者而言,需要體現新聞“親民”的特點,讓新聞更“接地氣”,這樣才可以拉近受眾之間的距離,更為容易被受眾所接受。記者需要在新聞題材的選擇、采訪角度和技巧以及寫作內容等方面進行體現。

參考文獻

[1]闕益明.探析新媒體時代如何讓電視主題報道更接地氣——以麗水市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綜合頻道為例[J].傳媒論壇,2019,2(23):31+33.

[2]李田清,姚寧.用沾滿泥土的雙手 ?寫更接地氣的新聞——《黔東南日報》“蹲點采訪·畬寨里的脫貧事”系列報道講好脫貧故事[J].城市黨報研究,2019(11):9-11.

[3]黃雙燕.時政新聞報道如何“接地氣”——探討時政新聞的民生表達及報道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31):111-112.

猜你喜歡
接地氣新聞記者融媒體
領取新聞記者證人員公示名單
我是新聞記者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公示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中水電,在老撾“接地氣”有回報
公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