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新進展

2020-06-29 09:38王志剛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發展史進展馬克思主義

王志剛

摘要: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取得了眾多突破性進展,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F從審視梳理的角度,簡述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新進展,以更好的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進展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新的問題,新的矛盾不斷出現。這些社會現實都要求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不斷推進。也只有正視當前的社會問題,才能夠幫我們更好的找準研究切入點,使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各個領域的融合都能更加深入。審視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歷史的成績與不足,可以更好地豐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視角,幫助我們有效完善和進步。

一、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階段和成果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已經有多年的研究歷史,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歷了幾個重要的節點,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獲得了突破性發展。

1.馬克思主義研究獲得嶄新發展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

改革開放推動社會主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經濟的繁榮也為文化的發展和哲學理念的更新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國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如《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出版,《馬克思主義時》問世等,都開啟了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先河。

2.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繁榮階段——從21世紀初到黨的十八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及中國社會經濟的廣泛發展,從20世紀初到十八大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在各個理論研究不斷深化,突破創新的一個嶄新階段。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進入了縱深階段??蒲谐晒沧兊梅浅XS富,對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強的推動作用。

3.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全面融合階段——黨的十八大至今

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逐步深入,馬克思主義各個領域的深度融合已經出現了縱向延伸和橫向融合。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實踐也獲得蓬勃發展,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更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二、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呈現出的新特點

隨著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逐步豐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呈現出來一些新特點。其一,與中國的國情聯系更加緊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理論成果變得越來越豐富。如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范。其二,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方法手段得到了有效更新。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展理念使得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出現了全面繁榮的新氣象。除了依托《馬克思恩格斯全集》這一框架,人們又開始嘗試一些新的結構方式,使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更好地走向落地實踐。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堅持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開放性立場。不斷吸納外國學者的一些最新觀點,有借鑒有甄別地為中國所用,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提供了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理論體系。

三、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的問題

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涉及的層面越來越廣,視角也越來越新穎。同時,在馬克思主義發展中國化的過程中,還有幾個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

1.加強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現實的深度融合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發展都是基于對社會現實歷史的深刻考量,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不能與當前的社會現實所脫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與資本主義社會結合在一起,有一些創新性觀點。與中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相結合,也會有一些新的理念。我們在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時,一定要正視當前中國社會的發展現狀并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演變特征和規律進行深刻的考量,使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依然具有鮮活生命力。對馬克思主義研究不能單純著眼于理論層面,而是要結合歷史和社會現實對其變化做出清晰的說明和科學的解釋,及時修正一些過時的理論。這樣才能夠使馬克思主義研究與中國社會現狀更加吻合。

2.加強馬克思主義學術層面的深度梳理與整合

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不應該止步于淺表化理論層面,而是要向深度梳理逐步邁進。對一個問題的解釋不能單純地停留于是和否,而是要對取得的結果不斷進行新的闡釋,核心的說明要基于動態化的研究,以此來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從宏觀把握和微觀特性兩個層面共同推進,使馬克思主義能夠呈現出全面性、深刻性、動態性的特征。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文本解釋與現實的結合,實現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統一。在多個領域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傳承創新與融合,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更具社會現實意義。

3.要對馬克思主義研究意識形態的挑戰作出積極回應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與其他學術史研究相比,呈現典型的意識形態性特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利益多元化,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意識形態斗爭也變得更加復雜。有些片面的觀點過分強調或弱化意識斗爭,使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出現了一些對立和沖突。在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尊重外國研究的成果,同時,還需要對經濟的意識形態挑戰作出積極回應,汲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有益資源,對資本主義的危害進行有效的批判和回擊,并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社會主義的新變化新特征。堅持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實踐性方針,反對意識形態的機械化斗爭。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對不同流派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有效的甄別和理智的接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全面發展與繁榮。

四、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審視與回歸

對改革開放40年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進行總結和審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發現問題,并能夠推動我們的理論研究更加深入。為了更好的拓展今后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方向和空間,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扎實落地,以后我們還需要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領域的創新性融合,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繼續向前。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告訴我們,世界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社會的矛盾關系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就不僅僅要從簡單的經驗層面來落實,而是要更好的抵達社會世界,從人的創造性角度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發展。依托人的主觀能動性,使社會發展更具多元化推動馬克思主義與客觀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研究視角更加開闊。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豐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理論,還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多啟發。借助馬克思主義來更好地緩解社會矛盾,推動歷史不斷向前發展,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可以向縱深層面不斷拓展。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基礎之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诂F實的視角,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使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社會資源更加豐富。

第二,基于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審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成果,辯證性地吸納和整合,使馬克思主義研究成果更加豐富。對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成果不要簡單的收集,而是要對他們進行科學合理的界定,以更好地推動馬克思主義研究成果的逐步繁榮。尤其是對國外的一些馬克思主義研究成果,更需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進行有效的審視和辨析。發現其在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中的有利、進步,肯定其學術價值,同時也要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特定的歷史局限性和使用限定性。結合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現狀,研究馬克思主義落地,所應該持有的基本立場和有效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在學術層面上要堅持開放、包容、動態、發展的視角,來看待馬克思主義研究。而在現實層面,更需要有效借鑒一些豐富的思想資源,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推動中國社會繼續向前發展。

第三,要緊密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是一個不斷推進,逐步深化,有效發展的過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領導,就需要及時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的目標與構想,為書寫新時代中國的輝煌史而不懈努力。從當前社會發展來看,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社會的內在矛盾關系,并積極發揮中國人民的創造性,為深化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推動中國社會繼續向前發展而不懈努力。

總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化的研究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的、開放的漸進的過程,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邏輯的角度去審視分析,從現實的角度來不斷完善,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扎實落地,為中國社會進一步向前發展而積極努力。

參考文獻

[1]李智仁. 改革開放以來黨對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及其啟示[D]. 東北師范大學.

[2]許殿才. 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發展[J]. 河北學刊, 2007(01):118-120+122.

[3]蘆詩雅. 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概述[J]. 資治文摘, 2015, 000(004):P.75-76.

[4]朱溦溦, 蔡果, 華啟和. 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的繼承和新發展[J]. 法制與社會, 2012.

猜你喜歡
發展史進展馬克思主義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1990年以來我國八段錦研究的進展、熱點與前沿
2020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淺談我國會計發展史
淺談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問題
新型智能手機保護殼設計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4期)2008-03-18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