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距離反而拉近了社會關系

2020-07-03 02:48閆肖鋒
意林 2020年12期
關鍵詞:東方人禮俗法理

閆肖鋒

新冠病毒徹底改變了人們慣常的行為范式。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美國需“保持社交距離”到2022年。

其實,社交距離2月份在中國就實施了,只不過叫“安全距離”。疫情時大家排隊都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其實,社交距離在西方原本就是社會規則,只是這次新規將所有群體活動都禁了,這有點讓熱愛戶外的西方人受不了。

傳統上,西方人注重個人隱私,東方人注重集體觀念?,F在好了,無論東方人西方人都遵守社交距離法則。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全球行為范式統一。

相對社交距離,我更愿意用社會距離來代表人際親疏關系。在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的《自殺論》中就提出,不是北歐陰沉的天氣而是社會整合度導致了北歐自殺率高于南歐。社會整合度就是社會距離,人與人的親疏關系。

《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最近提出“松散社會”與“緊密社會”的概念,“松散社會”如西方國家,重視自由民主,不輕易封城;“緊密社會”如東方國家,注重紀律性,說封就封。

其實,早在一百年前,德國社會學家F.滕尼斯就提出禮俗社會(相當于“緊密社會”)與法理社會(相當于“松散社會”)。禮俗社會是成員之間彼此熟識、團結且同質化的小型社區。在這里,家庭是行動的單位,親緣是所有經驗的核心,大家有事團結在核心周圍一起出力。而法理社會則相反:人們彼此獨立、陌生和相互競爭,推崇創新、教育、科學和知識,金錢和資本被看作無限和萬能的,一切社會事務靠法律和經濟手段來解決。

緊密社會與松散社會哪個更能抗風險?應該說各有優劣。只能說,在中國這樣的禮俗社會,家庭(家族)為政府解決了大部分社會問題。

進入4月,疫情緩和,感情告急。據多地大數據表明,最近離婚率大幅上升。原因是兩人在家膩歪久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無限放大,加之社交媒體各種曖昧,導致夫妻感情告急,一解禁先跑民政局。

但也有許多夫妻因為這次疫情彼此更加珍惜了。不但夫妻關系,鄰里關系也親密了。因為大家共度時艱,病毒無情人有情。疫情期間武漢社區互助買菜,大家靠微信群或App上的互助才挺了過來。平常不怎么來往的鄰里一時間親密起來。

疫情下,人們保持社交距離,同時也在增進著關系。越是危難時越要抱團取暖,東西方其實都一樣。新聞報道稱最近巴黎市民舉行陽臺知識問答,兩棟樓分成兩隊PK;還有浪漫的意大利人,用竹竿挑著酒杯互相干杯。

社交距離反而拉近了社會關系,大家回歸鄰里,回歸家庭,全社會空前團結。

猜你喜歡
東方人禮俗法理
CLOSE TOHEAVEN
墓與塔——南北朝喪葬禮俗的新變化
這個冬天有點冷
東方人忘了黑澤明
檢察機關強化刑事訴訟監督權的法理闡釋
古代禮俗與地域文化的關系研究——以徽州禮俗為例
講情理更要講“法理”
新中國“十七年”婚姻禮俗的演變(1949—1966)
環境損害鑒定法理依據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