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鏡頭前出鏡記者的基本要求——以《善行中國云南紅河》節目中趙娟現場報道為例

2020-07-04 08:06張倩
記者觀察 2020年18期
關鍵詞:紅米紅河稻田

文 張倩

一、業務能力過關,事半功倍

出鏡報道對記者在知識水平、文化修養、邏輯能力、專業素養、即興能力以及服飾妝容等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拿服飾妝容為例,在《善行中國云南紅河》節目中,記者趙娟是到紅河哈尼梯田中去、到老板姓身邊去,要求衣著打扮以及妝容要“接地氣”。節目中,她身穿紫色帶領襯衫不失正式恰到好處,亮點是下身穿的黑色牛仔褲——褲腳挽到膝蓋并赤腳,如果在別的出鏡現場報道中會顯得格外突兀,但是放到此時此刻所處的環境——紅河哈尼梯田中,就顯得很和諧。而她的妝容也是淡妝接近沒有,所以說出鏡記者要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行合理的選擇搭配服飾。

除此之外,受新聞的時效性這一因素的影響,要求出鏡記者在到達新聞現場后通過觀察找到新聞線索與新聞點,并將前期所做的準備資料與現場情況相結合,清楚地傳達給受眾。而有的記者由于緊張或者業務能力不足,容易在介紹的過程中忽略比較重要的新聞點,從而使整條報道失去了價值,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資源”,直擊新聞現場

上述所講的“資源”乃是新聞現場周圍的一切事物。合格的出鏡記者在為觀眾還原新聞現場的講述中要擅于調動身邊一切可利用因素,如果只是單單用語言來概括的話,容易造成觀眾視覺上的審美疲勞,而且也難以達到邏輯鮮明、條理清晰的完美效果。在《善行中國云南紅河》節目中,出鏡記者趙娟在介紹紅河哈尼梯田時,不僅拿起鐮刀、脫掉鞋襪親自到紅米稻田之中去,而且還與當地農戶互動,順理成章的就將前期準備的有關紅米稻田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尤其是拿起鐮刀割紅米和摸魚這個動作就更具有貼近生活氣息,既不顯得突兀,也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除此之外,趙娟也擅于充分調動觀眾們的感官體驗,通過鏡頭移動——“通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請攝像師傅給我們一個特寫?!钡纫幌盗屑毠澝鑼?,更加生動形象地將觀眾們帶入到了情景當中,使觀眾處于“我就在”的狀態。

三、語言生動形象,風格獨樹一幟

(一)當記者在介紹紅米稻田的時候是這樣說的:“紅米稻田雖然地方小,但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您看啊,紅米地里面呢,種的是紅米,這水底下養的是魚。當初在插秧的時候呢,就把小魚苗也同時撒進去,現在紅米熟了,這魚苗也長大了,今天我們就和她們一起來割水稻、抓魚,聽起來是不是很好玩呀?現在我要把話筒暫時放一下換成鐮刀,已經準備好了?!边@一段話看似普通,但在結尾有一處點睛之筆——“是不是很好玩呀?”,這句話不僅能夠體現出記者作為體驗者已經融入這個環境當中,而且還與村民和觀眾積極互動,把兩者都當成自己的朋友,再一次拉近了與受眾和被訪者之間的關系。

(二)當記者走到紅米稻田之中時,給正在農作的村民說“教教我這個北方人,我從來沒割過水稻,該怎么割呀?”以北方人的參與感,將話題帶入新聞主題,從而“忘記”自己是一名記者則可以更好地參與到人民生活和對新聞的分析中。

(三)走到田間地頭,向正在用樹葉“吹曲兒”的民間老藝人請教“這個是怎么吹的呀?等我直播完,有空教我一下好嗎?”以“請教者”的身份來問民間老藝人“吹葉兒”的方法,拉近了與被訪者的距離,也非常自然地讓觀眾知道如何將樹葉吹響,一舉兩得,用口語化的語言輕而易舉地問出了自己設置好的問題,也讓被訪者放下了防戒,從而更好地配合記者。

(四)再比如報道中,趙娟會經常用“在稻田里面收稻子哈”“打谷子”“一斤二三十塊錢”“田間地頭兒”“來一段兒”等兒化、口語、俗語,使語言富有個性,很有特色,第一時間就能抓住聽眾……

四、非語言協調到位,錦上添花

首先我們應該理解非語言的意思,即相對于語言交流而言的,是指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語氣語調、儀表服飾等方式進行信息交流和溝通的過程。美國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溝通公式:溝通的總效果=7%的語言+38%的聲音+55%的表情??梢姺钦Z言的重要性。在《善行中國云南紅河》節目中,趙娟在割紅米的時候,“一抓一割”簡單的動作卻將不了解如何收割的受眾帶入到農業生產中,包括在田間向大家展示紅米的細節以及隨后捉魚的動作,都增強了新聞的感染力,無不拉近了與觀眾、當地農戶之間的距離,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所以說,出鏡記者在進行現場報道及采訪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地運用好自己的非語言,適當的非語言可以彌補有聲語言的不足,但是記者也應該注意減少不必要的非語言,以免造成出現分散觀眾注意力的結果。

五、鏡頭——優中選優新聞時效性

鏡頭語言本身是有節點和區間的,例如在國家重大事件中,升國旗奏國歌、各國領導人握手、談話、就餐等環節就是該組新聞鏡頭的重要節點,如果所有鏡頭疊加,則和流水賬沒有區別,何談新聞性?在《善行中國云南紅河》節目中,在記者剛開始介紹自己所處的位置時,鏡頭中顯示的是通過航拍大全景所呈現出的紅河哈尼梯田的整體面貌,這就更加明了直觀地交代記者現在所處的位置,與記者的有聲語言做了很好的配合。值得一提的是,鏡頭中并不是只有單一的記者出鏡主持、采訪的畫面,而是與周圍的場景相結合,畫面中有水、有魚、有勞動的鄉民、能歌善舞的鄉民,也與村民所說的“今年收成比較好,大豐收!”相呼應,從側面表達了今年紅米大豐收,當地村民喜悅慶祝的特點,烘托了一片祥和的氛圍,并很自然地將觀眾帶入到這種氛圍中。

六、結語

在實際現場報道中,出鏡記者所面臨的信息是錯綜復雜的,事件的發生經常會伴隨著很多的突發性和不可知性,為了防止與應對這種特殊情況的發生,出鏡記者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新聞敏感度與隨機應變的能力,及時抓住新聞點并且能夠清晰地表現出來傳達給受眾,這樣才能發揮出鏡記者的優勢,提升新聞報道的效果。

在媒介融合時代,播音員主持人身為黨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不僅要增強政策觀念,提高政治水平,為政府發聲為人民的利益發聲,還要擴大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更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加強專業修養,提高業務能力,成為一名于采、編、播為一身的“以播為主,一專多能”的“記者型”主持人。

猜你喜歡
紅米紅河稻田
魅力紅河 大美梯田
紅河書法作品欣賞
巨幅稻田畫亮相瀋陽
紅米Redmi Note 7
紅米怎么吃
稻田里的寫真
稻田里的小豬佩奇
紅米S2:自拍最好手機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ing in L1 and Writing in L2
稻田里的稻草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