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的表情

2020-07-04 03:22李北京
紅豆 2020年7期
關鍵詞:消失小女孩小米

李北京,生于1991年。在《中華讀書報》《南方文壇》《江南》《文藝報》等報刊發表小說、評論若干。編有《百年廣西多民族文學大系·短篇小說卷(1919-1949)》等。

微信搜索“史玥琦”,有如下介紹:“文藝青年,才氣過人,愛寫文章、看電影、欣賞戲劇……小時候喜歡文學、演講、辯論,14歲開始寫作,詩歌、散文、小說等作品在省內外報刊、網絡媒體多有發表,高三時還出版個人詩集《走過》?!比欢?,我感興趣的是接下來的這句話:“我只希望記錄故事?!惫适?,按照福斯特的說法,是“聲音的倉庫”,加之作者的“詩人”身份,我們首先有理由以耳朵期待《消失的年輕人》。遺憾的是,小說《消失的年輕人》并不合適朗讀。和經營故事相比,作者似乎更著力于記錄。

“記錄”意味著一種態度,一種介入?!坝涗洝睂τ诿襟w人來說,更多的是責任;對于報告文學家來說,強調的是能力。但對于小說家而言,有責任、能力還不夠,他還必須具有洞察事實的火眼金睛。觀若洞火,方能看清世間百態背后酸甜苦辣的表情。因而,“記錄”考驗的是小說家的十八般武藝。一招一式,體現的皆是小說家的修為。

短篇小說,篇幅所限,十八般武藝自然不太可能樣樣得到展示。但只要撒手锏藏身,立足江湖,指日可待。

那么,短篇《消失的年輕人》的撒手锏何在?洞察是也。小說《消失的年輕人》記錄的是王川、大周、小米等年輕地鐵人在距地面三十米生存的世界。小說題為“消失的年輕人”,消失者謂誰?王川,還是大周、小米?皆是。只不過消失的方式不同罷了。如王川走向自殺,而大周、小米則選擇逃離。在作者筆下,處于地下三十米的地鐵世界猶如巨大的吞噬物,吞噬著年輕地鐵人的干勁、活力,被吞噬殆盡的青春猶如機械時代單向度的人,只不過沉重的肉身從地上轉移到了地下,這是時代的諷喻。幸而,不同于機械時代的是王川、大周、小米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反抗,盡管這反抗微不足道,盡管反抗之后依然會有大批的年輕人重新走向地鐵,替代王川、大周、小米們,但無可否認的是,王川、大周、小米們反抗的姿態畢竟給予了這個時代微光。微光雖小,卻是希望。

地鐵,是吞噬物,也是現實的容器。作為地下交通軌道,每天在此轉場、逗留的人不計其數。小說《消失的年輕人》利用這一特殊空間,上演了一場場獨幕戲,每幕戲一兩個主角,如離家出走的小女孩、失約吵架的情侶、精神有問題的朱阿姨、躲在樓梯間喝農藥自殺的人、兩個大打出手知識分子模樣的中年人,當然還有刁蠻的乘客。每個人背后似乎都有一個難言的故事,而每一故事中又蘊含無數現實表情。如離家出走的小女孩。小女孩為何離家出走?她的家庭發生了什么?小女孩的失蹤又會給家庭帶來怎樣的反應?每一詰問皆需洞察背后的現實表情。有意思的是,作者似乎不屑于具體表情的展現,與此相比,作者顯然更鐘情于事件的呈現。事件以小米的視角紛至沓來,但彼此并無因果,如同糖葫蘆,彼此相鄰卻又獨立。如此一來,由于事件的接連不斷和本身所攜帶的時間性,加之小說篇幅所限,具有空間性的場面被無形中壓縮乃至消失了。場面的壓縮乃至消失,導致了動詞的無用武之地,蘊于動詞之中的表情也就只能藏于事件背后從而虛化了。

現實表情有虛實之別,更有高低之分。虛實為技法,高低乃境界。有時境界的高與低直接決定著小說在江湖中的命運。小說《消失的年輕人》在這方面,可謂成也“記錄”,敗也“記錄”。小說《消失的年輕人》通過對事件的呈現,“記錄”了一個又一個隱藏其后的現實表情,從而完成了從“個數”到“復數”(小說最后使用“這群年輕人”已暗示),再到時代的隱喻,此乃成也?!坝涗洝敝卦诩毠澲畬?,小說卻反其道而行之。以虛補實本無可厚非,但事件背后想象的任性導致細節的模糊,隱喻雖立不穩,此乃敗也。

現實表情的高低關乎細節之實,更關乎細節之虛。當然,此“虛”非彼“虛”,不是想象的任性,而是在“實”的基礎之上加以變形,施以魔法,使其輕,讓其飄,呈飛翔的姿態。小說飛翔才能超拔于現實的泥潭。舒爾茨的《鳥》、卡夫卡的《變形記》之所以能夠在小說江湖立于不敗之地,和細節之虛不無關系。在這個意義上,《消失的年輕人》的作者似乎任重而道遠,好在已經上路,我們且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 ?丘曉蘭

特邀編輯? ?張? 凱

猜你喜歡
消失小女孩小米
傳遞
大掃除
可愛的小女孩
消失之城
小女孩的三、六、九
消失
懶洋洋的兔小米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小米找毯子
小米搬家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