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究

2020-07-06 03:35王瑾瑜榮姣鳳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產權制度集體經濟集體

王瑾瑜 榮姣鳳

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歷程

近幾年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經歷了從試點到建立制度基礎,再到按照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走出一條長效發展的新路子。

1990年3月3日,鄧小平同志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在談到農業問題時,他指出: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改革和發展,從長遠的觀點看,要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要長期堅持不變。第二個飛躍,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這是又一個很大的前進,當然這是很長的過程。

第一次飛躍經過20多年的時間。到了2015年,國家在財政系統開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每年選擇一定數量的試點村,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發展集體經濟,目的是發揮集體經濟的示范引領作用。后來這個試點項目轉變為組織部門牽頭,財政部門、農業農村部門配合實施,有些市縣由本級財政安排資金,開展試點工作。

為探索農村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2016年年底中央推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改革的目標,明晰集體所有產權關系,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管好用好集體資產,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中央關于這項改革的設計,是從2017年開始,將歷時5年完成。河南省貫徹落實去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河南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申報國家試點,今年10月全省將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提前一年時間。

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集體經濟發展建立了制度基礎

第一,解決了用什么發展的問題。農村集體有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這三類資產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去年年底,全國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河南省于去年11月以省政府文件向國務院上報了清產核資結果。通過清產核資,清理出大量農村集體資產,比原來賬面數增加了76%。還有這幾年政府投入脫貧攻堅形成大量集體資產,政府撥款、減免稅費等形成的集體資產,這些都是集體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第二,解決了由誰帶領發展集體經濟的問題。按照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求,要全面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主體,行使集體所有權,主要職責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明確的法律地位,近期農業農村部已經組織開展立法調研。去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盡快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稅收優惠政策。隨著這些法律和政策的完善,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營造了市場環境。

第三,解決了用什么機制發展的問題。針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專門設計了股份合作制。農村集體資產以股份或份額的形式量化到本集體成員,為農戶家庭發放股權證,作為參加集體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據。這就是股份合作制。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集體經濟的收益按照股份向成員分紅,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激發了農民發展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向外發展,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為引入社會資本盤活集體資產找到方法。

三、下一步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思考

農村集體經濟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領發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開創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局面,由原來主要依靠財政投入的輸血方法,轉變為依靠自身發展的造血方法,走出一條農村集體經濟長效發展的新路子。

一是通過搞好統一經營服務獲得集體收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獨立的市場主體,按照《憲法》規定具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在農業生產環節,農村有大量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要農業生產服務,農民生活也需要服務,這些都是市場需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這些需求指向,貼近農村實際,通過提供農業生產服務和農民生活服務,發展集體經濟。如河南省溫縣小黃莊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流轉農戶土地575畝,再統一向外流轉,每畝地集體收益100元。南樂縣五花營村村集體以每畝地800元流轉農戶土地1000畝,加上輻射周邊村莊農戶,種植高油酸花生7000畝,不但集體有收益,還帶動了現代農業發展。

二是通過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制發展集體經濟。農村除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還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多種形式的經濟組織,并且這些組織經過多年發展有了一定積累,發展的市場環境較為完善。下一步按照新機制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要在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上下功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交叉持股,吸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股份,吸收其他個人或融資等多種社會股份,形成集體經濟的發展合力。濟源花石村2015年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先后建設了南山森林滑雪場、沖浪池、啤酒屋、梅園等項目,前3個項目以集體股和成員股為主,集體股份比例由3%、10%逐步增加到30%,第四個項目采取招商引資,吸收社會資本建設,股份合作制催生集體經濟快速發展,2018年集體經濟收益是改革之初的2.6倍。

三是在盤活用好集體資產上下功夫。這次清產核資是對集體所有的各類資產進行全面清產核資,摸清集體家底,其中重點清查核實未承包到戶的資源性資產和集體統一經營的經營性資產以及現金、債權債務等,查實存量、價值和使用情況,做到賬證相符和賬實相符。所以經過這次清產核資,賬外資產收回來,賬內資產理清楚,農村資產要比原來的賬目數大得多。長期以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薄弱,主要問題是資產沒有盤活,使用效率低下,農民分紅更少。所以,下一步要挖掘集體資產潛力,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喚醒沉睡資產,讓農村資產變出效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作者簡介:王瑾瑜系河南農業大學在讀博士生;榮姣鳳系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集體經濟指導處處長)

猜你喜歡
產權制度集體經濟集體
我為集體獻一計
祥云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
村集體經濟是如何“無中生有”的?——楊陵區農村集體經濟的成長之道
壯大集體經濟的武夷山市實踐
新時代如何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
警犬集體過生日
試述開明書店產權制度的歷史演變
奔跑吧,村集體經濟組織!
現行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