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類招生背景下團工作研究與實踐

2020-07-06 01:05陸鴻飛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大類招生

陸鴻飛

摘要:近年來,為滿足國家多元化、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求,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展大類招生工作,這對高校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轉變傳統工作思路,主動適應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的新常態,高校需要積極探索,因地制宜構建年級-團支部-團員個人三級培養建設體系,以創新為發展驅動力,扎實有效團結青年、服務青年、引領青年。

關鍵詞:大類招生;專業分流;團工作

一、大類招生概況及問題、挑戰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環境對多元化、高素質人才迫切需求,這就為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大類招生應運而生。相對于傳統招生而言,按照學科大類招生,是高校實行通識教育的一種改革。[1]蘇州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自2018年修訂,以電子信息類為大類專業招生,統一一學年基礎課程培養后,按照“排名優先、遵循志愿”原則進行分流。專業分流后重新分班,從第三學期開始進入分流專業學習。

近年來學院大類招生的實踐,帶來了專業教學不平衡、學生科研水平差距大等問題,團工作也面臨著新挑戰。

(一)團支部基礎建設不平衡

受學科發展、就業市場、社會認可等因素影響,專業分流時會產生相對的“冷”、“熱”專業,學習成績高、能力強的同學會集中分流到“熱門”專業,而部分學習成績較差、自控能力弱的同學會分流到“冷門”專業。學院2018級電子信息類共240人,分流之后,通信工程專業92人,第一學期學業測評成績前10名有7名在該專業;而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被調劑學生較多,尖子生少。專業分流的不平衡,直接影響新成立的團支部基礎建設不平衡。一方面,新團支部骨干配備不平衡?!盁衢T”專業團支部骨干選拔及時,工作積極性高,創新能力強,能帶領團支部向上發展;而“冷門”專業團支部學生對班級工作熱情低,導致支委配備不齊,主動性較差,勉強完成上級團委的要求。另一方面,團內推優學生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統一標準下,“熱門”專業推優學生符合條件者更多,嚴重影響日后各支部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的平衡發展。

(二)團支部凝聚力差異度大

第一年的大類學習,讓新生逐漸適應大學生活并融入新集體,情感基礎深厚、氛圍良好,有較強的支部榮譽感。分流后,按照專業重新分班,打亂學生原有的社交圈,短時間難以融入新支部。但由于“熱門”專業第一志愿率高,學生專業認同感強,在專業老師、專業課程的引導下,學生會逐步適應,支部也會慢慢融合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集體。反之,由于“冷門”專業被調劑的學生多,學生缺乏對該專業的熱情,他們會選擇留在原來的社交圈,與新同學交流少。這種情況會進一步導致新團支部集體觀念淡化、團日活動參與率低、新班委開展工作也困難重重。

(三)支部團員引導難度大

首先,專業分流的同時帶來班團重組,班主任也會隨之調整,新班主任需要重新了解班級同學的性格特點、家庭背景、專業學習等基本情況,在這個期間,師生彼此不熟悉,溝通交流比較表面,對學生深層次引導難度大。其次,專業分流過后部分學生沒有分到自己預期專業,心理落差大,對于新集體、新老師、新同學產生回避心理,再加之經過一年的大類學習已經完全適應了大學生活,與老師的聯系減少,進一步增加引導難度。

二、大類招生背景下團工作研究與實踐

大類招生模式下的團工作,要緊跟培養模式改革步伐,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年級層面系統規劃團支部建設

專業分流后新團支部需盡快走上軌道,年級層面應系統規劃團支部建設。第一,制定統一的團支部建設標準。圍繞組織建設、思想引領、骨干培訓、實踐教育等團工作重點內容,形成年級層面上統一的建設標準。在一個標準下,新支部開展工作能有制度可依、有經驗可尋,團支部建設更加規范。第二,向個別團支部資源傾斜。專業分流不平衡影響團支部建設不平衡,學院團委根據具體情況應向后進支部資源傾斜、個別指導,持續抓實支部整改,使其加快成長速度,跟上發展步伐。第三,加強團支部骨干隊伍建設。通過開展新任團支書上崗培訓會、新老團支部書記交流會,明確工作目標、職能分工,探討團支部工作開展新思路;開展團日活動創意評比等活動,提高團員骨干創新意識,激發基層團組織活力;做好團支書“雙述雙評”工作,加強過程化管理,提高團員骨干的綜合素質。

(二)因地制宜,制定個性化發展路線

分流后,各團支部應以團員需求為導向,廣泛征求建議,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發展路線。針對支部凝聚力不足現象,可開展系列團建活動,使團員迅速熟悉起來,增強團隊協作能力。針對專業認同感不強問題,一方面,充分發揮專業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的作用,通過專業課程教學、科研指導、專業座談會、信仰公開課等形式,在專業提升上給予指導、在育人氛圍中給予歸屬感,進一步幫助他們樹立專業自信。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企業等社會資源作用,組織企業參觀、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等活動,讓團員們實地了解行業動態,進一步明確就業方向。

(三)優化團員個人發展方案

第一,把好專業分流的“關鍵”節點。任何一個專業都有特定的知識聯系,如果不了解,學生選擇時容易出現“跟風”現象,盲目追求熱門專業。在這個背景下,“實行大類招生培養學生選擇專業的關鍵在于高校有效的指導?!痹趯I分流前,通過組織專業介紹講座、導師一對一咨詢指導等活動,指導學生尋找與自己的個性特點相匹配的專業,做出理性選擇。[2]第二,著力解決團員的實際問題。建立包括網絡新媒體在內等多種聯絡平臺,保障信息暢通,傾聽團員的各類訴求與困難,并及時解決,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第三,塑造優秀團員典范,發揮朋輩力量。通過優秀團員事跡宣講團、表彰,塑造新時期團員典范,加強思想引領,激勵中上游團員對標看齊;通過“一對一”幫扶活動,充分發揮團內優秀青年的主觀能動性,以“先學”帶動“后學”,從而實現共同進步。

三、結語

大類招生教育改革為高校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轉變傳統工作思路,主動適應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的新常態需要團工作者不斷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周嫣嫣[1], 陳益德[1]. 大類招生背景下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策略研究[J]. 長江叢刊, 2017, 000(015):P.204-204.

[2] 王恒安. 高校按“大類招生培養”的研究[D]. 汕頭大學.

猜你喜歡
大類招生
大類招生下計算機專業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改革探討*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下的經管類本科生專業認同度分析
大類招生背景下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涉農專業大類招生的探索
大類招生模式下大學生專業分流的影響因素分析
對“大類招生,分類培養”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淺論大類招生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
交通運輸大類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高校本科按大類招生相關思考
教學型高校實施大類培養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