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策略

2020-07-07 09:34何靜
法制與社會 2020年17期
關鍵詞:思政工作創新策略互聯網

關鍵詞 高校 思政工作 創新策略 互聯網

作者簡介:何靜,貴州中醫藥大學。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214

近年來,在互聯網不斷深化發展的背景下,我們迎來了新媒體時代,這推動了高校教育途徑的有效拓寬,為高校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契機。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也加劇了學生的思想變化,在新媒體時代學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互聯網等獲取各個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有好的,也有壞的,會導致學生思想受到較大的影響,加劇了思政教育的難度,因此也迫切要求高校教師要積極對思政教育方法進行創新,如此來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傮w可知,新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政教育帶來了機遇,不過也使其面臨較大的挑戰,高校只有結合時代變化及時進行思政教學的創新,迎合時代發展與變化,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才能夠不斷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所以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意義重大。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意義

高校思政工作是高校中的重要部分,關系到高校的文化建設、風氣建設等內容,對于高校的穩定持續運行有較大的意義,不過當前我國很多高校對思政工作的重視度都不夠,在思政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教育效果,而通過對思政工作進行創新,則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對高校長遠發展意義重大。

(一)有助于提升師生對思政教育的重視度

高校運行中很多教師都較為關注學生的專業課成績以及專業能力等,往往會忽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情況,這對于高校校園文化以及和諧校園氛圍的構建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學生長遠發展。而通過對思政工作進行創新,積極進行新型思政工作模式的運用,摒棄之前傳統落后的教育手段,則能夠使師生認識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對這一工作提升關注度,并積極參與其中,對于思政工作效果的提升是有利的。同時,對思政工作進行創新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思政教育方式的創新、內容的創新以及工作模式的創新等,能夠在高校中掀起一股思政改革大潮,以此帶動各個層面工作的改革,對于高校的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

(二)有助于增強思政教育的效果

傳統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較為落后的,通常都是采用教師對學生面對面教育的形式,教師處于課堂中的主導地位,為學生講解這方面的知識,而學生處于被動聽課的地位,整個課堂中氛圍較為沉悶,學生參與度以及與教師的互動性極為低下,教學效果十分不好。而在新媒體環境下對思政工作進行創新,則能夠積極將新媒體引入到教學工作中,將傳統的教學方式摒棄掉,這不僅是迎合時代發展變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時,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生對新媒體的運用率極高,思政教育中引入新媒體是與學生需求相符合的,也有助于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有助于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

新媒體的發展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而互聯網具有較強的共享性和開放性,信息流通速度是較快的,能夠實現信息的大范圍流通,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的時候合理將互聯網引入其中,借助于新媒體來實現教育創新,能夠引導學生對互聯網進行科學運用,并借助于互聯網、新媒體等進行有關內容的搜集,這就能夠使思政教育的內容得到豐富。同時,互聯網中的很多熱點問題和信息等也具有較強的思政教育價值,教師可以以這些信息為基礎來開展思政教育,也能夠促進思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拓寬其教育范圍。

二、新媒體為高校思政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高校思政教育帶來了較大的機遇,推動著高校思政工作的不斷創新,另一方面也為思政教育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加劇了學生思想變化,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復雜性。

(一)機遇

1.促進思政教育方式的多樣化。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更為靈活多樣,教師可以借助于新媒體有效進行教育方式的創新,積極進行各種教育方式的嘗試,從而突破傳統模式的弊端,不斷提升教育的有效性。比如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方式等,這都能夠促進思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新型教育模式下,教師傳統的思想觀念也能夠得到改善,會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行調動,并且還能夠引導學生從多個層面出發進行教學活動的參與,有助于提升學生思政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十分有利。

2.促進思政教育范圍的不斷拓寬。如上我們介紹過,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容更為豐富,教師可以借助于互聯網、新媒體等進行各個方面有關內容的搜集,這就能夠推動思政教育范圍的不斷拓寬。如此一方面能夠使思政教育更為深入,幫助學生學習更多有關的內容,提升學生對思政課的認識,促進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和優化,另一方面還能夠推動思政教育效果的好轉,意義重大。

(二)挑戰

1.思政教育的難度不斷提升。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對互聯網的運用率不斷提升,當前我國大學生已經成為互聯網運用的主力軍,借助于互聯網大學生能夠對各個方面的信息進行了解,而由于很多大學生沒有較強的自我控制力,很容易沉迷于網絡,或者被不良信息迷失雙眼,從而導致思想向不良的方向發展,這就會導致高校思政教育的難度不斷加大。在這種背景下,教師要想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需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深入分析,詳細了解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這要比傳統模式下思政教育更為繁瑣,考慮的內容更多。

2.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高校思政教師要想借助于新媒體來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須要有較高的新媒體運用技能,能夠合理對新媒體進行運用,以此對學生的思想情況進行分析,跟蹤學生的發展變化等,并積極進行新教學手段的引入。但是從實踐情況來看,當前我國很多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年齡都比較大,他們的思想觀念較為固化,并且對新技術的運用能力并不強,難以對新媒體進行科學運用,所以對于他們來說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策略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策略是比較多的,需要教師做好全面性分析,合理對新媒體進行運用。同時還要對學生的思想情況以及思政工作的現實教學情況等進行分析,在對現有信息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對應的創新策略。

(一)創新思政工作的理念

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要加強理念創新,相關的領導要積極為教師培訓新理念,使教師認識到當前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新媒體時代,合理對新媒體進行運用是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也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不僅思政課教師要做好新媒體的運用,樹立良好的新媒體理念,其它學科的教師也要樹立新媒體理念,積極對這一時代工具進行運用。同時,還要對教師的考核方式、評價方式以及教學流程等都進行科學設置,使其與新媒體教學相符合,以更好地提升教師對新媒體的運用力度和重視度。另外,高校還可以構建相關的激勵措施或者獎懲措施,定期對教師新媒體的運用效果進行評價,并作出獎懲,激發教師對這些內容和技術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師新媒體運用水平的全面提升,在院校中形成一股良好的新媒體學習風氣。

(二)創新思政工作的方式

在新媒體環境下,教師要對思政工作方式進行優化,盡量采用多樣化的手段來開展思政教育,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要創新網絡教育平臺,構建思政教育的網絡陣地。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要對微博、微信以及QQ等平臺進行有效運用,從多個層面出發加強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的手段更為靈活,并開展多種形式的網上活動,加強自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比如可以借助于微信構建微信群,每天在群中發布一些思政教育有關的內容,或者發布一些熱點事件、學生感興趣的事件等,激發學生參與分析、探討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思政內容;還可以開通微博賬號,及時在賬號中更新思政有關的內容,鼓勵學生進行評價或者發表觀點等。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傳統的“灌輸式”理念中走出來,逐漸適應“滲透式”教育模式,循序漸進為學生滲透有關的知識。其次,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新媒體時代系統化教學方法也是比較多的,教師要了解多種方法,盡量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比如,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方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要提前進行思政課教學短視頻的錄制,并定期將其發送到有關的平臺中,供學生自主下載學習。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自主暫停和重復觀看等,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再比如,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直觀呈現思政知識,由于思政課屬于一門抽象的課程,其中很多知識都較為抽象,單靠教師的口頭講述,難以取得更好效果,所以教師應當借助于多媒體,采用圖片、視頻或者音頻等形式進行內容的呈現,如此能夠促進學生的深入理解。

(三)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師應當多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感知思政知識,更為深入地挖掘思政教育的內涵,掌握更為深刻全面的知識內容。比如,引導學生參觀歷史文化古籍地,鼓勵學生開展免費救助活動,免費為社區老人提供幫助等,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將所學生的內容轉化為實踐,促進學生整體技能的提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另外,由于新媒體環境下,信息量較大,教師也應當構建對應的溝通機制,及時對學生進行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引導學生如何對信息進行篩選,避免被不良信息所侵害,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和辨別能力。比如可以借助于大數據技術來跟蹤或者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明確那些學生需要得到引導和鼓勵等,并及時為學生提供疏導,幫助學生走出陰影和挫折。如此能夠提升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確保思政工作與時俱進,并且能夠推動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四、結語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空間更大,不過需要明白的是,新媒體為高校思政教學所帶來的并非全部都是有利的作用,同時也為其帶來了諸多挑戰,要想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變化,促進思政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須要做好思想觀念的創新,積極進行新教學方法的引進,并不斷提升實踐教學的效果。需要教師把握大局,多學習新媒體技能,并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緊跟學生的發展變化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本文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系列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陳立影.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創新策略探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6(5).

[2]王趙園,柴麗君.淺析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9(2).

[3]魏西林.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隱性教育研究[J].青年時代,2017(7).

[4]張琳.探究隱性教育在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J].決策探究,2017(6).

[5]楊建武.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行為新樣態與引導策略研究——基于湖南地區大學生思想行為的調查分析[J].特立學刊,2017(2).

猜你喜歡
思政工作創新策略互聯網
國企企業文化和思政工作實現融合的有效方法與途徑探究
宣傳工作對事業單位思政工作的探討
互動與互補:《新周刊》微博傳播策略淺析
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和淺談
新形勢下企業干部管理的創新策略探究
國有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的創新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