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優做強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的思考與對策

2020-07-09 03:47盧夢玲王友海呂志藻
湖北農業科學 2020年6期
關鍵詞:宜昌市產業獼猴桃

盧夢玲 王友海 呂志藻

摘要:在調研、分析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整合科技資源,科學規劃布局、優化品種結構,健全基礎設施、延長產業鏈條,加大科研投入、突出科技支撐,注重人才培養、強化隊伍建設,加大警示宣傳、提高防控意識,擴大品牌影響、提升品牌價值等戰略對策,對促進宜昌市獼猴桃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宜昌市;獼猴桃;產業

中圖分類號:S663.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06-0165-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6.034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and strengthening

kiwifruit industry in Yichang city

LU Meng-ling1,WANG You-hai1,LYU Zhi-zao1,YAN Hua-jie1,CHEN Dan-dan1,

LI Hong-chang1,LYU Min1,HUANG Sheng-dong1,LI Qiong-jie2

(1.Yich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ichang 443004,Hubei,China;2.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kiwifruit industry in Yichang cit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d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integr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scientifically planning layout, optimizing variety structure,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extending industrial chain,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highligh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cusing on personnel training, strengthening team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warning publicity, raising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xpanding brand influence, enhancing brand value.The suggestion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kiwifruit industry in Yichang city.

Key words: Yichang city; kiwifruit; industry

宜昌市是世界獼猴桃的原產地,發展獼猴桃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2018年9月,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下發的《湖北省推進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力爭到2022年將獼猴桃產業打造成為湖北省繼柑橘、桃、梨之后的第四大特色水果產業,成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產業。宜昌市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獼猴桃產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助推精準脫貧的大事來抓[1]。本研究在調研、分析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這方面發展提供參考。

1 ?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現狀

1.1 ?獼猴桃種質資源豐富

宜昌市獼猴桃野生資源豐富,自然分布廣泛,在夷陵區、興山縣、長陽縣、秭歸縣、五峰縣等地分布較為集中[2]。據記載,宜昌市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占全國的50.8%。海沃德、三峽1號獼猴桃都是從野生資源中選出的,小紫晶和甜蜜A8(正在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權)軟棗獼猴桃是武漢植物園從牛莊的野生軟棗獼猴桃中選出的。

1.2 ?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目前,宜昌市獼猴桃主要產區包括夷陵區、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興山縣、遠安縣、秭歸縣,其他地區有零星種植。截止目前,全市獼猴桃種植面積約0.13萬hm2,其中夷陵區500.40 hm2,五峰縣145.93 hm2,長陽縣347.33 hm2,秭歸縣121.87 hm2,宜都市43.33 hm2,興山縣36.67 hm2,遠安縣116.67 hm2,其他地區8.67 hm2;主要種植的品種有紅陽、東紅、金魁、翠香、翠玉、米良一號、金艷、金桃、Hort16A等。

1.3 ?經營主體逐步壯大

目前,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相關經營主體共有53個,其中夷陵區10個,五峰14個,長陽10個,秭歸7個,宜都3個,興山2個,遠安6個,點軍區1個。大多數經營主體實行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企業(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生產資料、技術和服務,農戶按企業(合作社)要求組織生產和管理,年底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紅。

1.4 ?精準扶貧帶動力強

獼猴桃生產企業(合作社)帶動周圍貧困戶發展獼猴桃產業,帶動力度一般為10~40戶,解決了宜昌市中山地帶產業空心化問題,有力地帶動了貧困村的產業發展。

1.5 ?種植模式不斷創新

由于獼猴桃前3年投資大、收效微,多地區采用獼猴桃園套種蔬菜、藥材、豆類等矮桿作物,做足“獼猴桃+”的文章。如五峰栗子坪在獼猴桃投產之前采用獼猴桃+辣椒的種植模式,投產之后采用獼猴桃+中藥材的種植模式,五峰白溢坪在新建園第一年采用獼猴桃+粉葛的種植模式,五峰牛莊采用獼猴桃+中藥材的種植模式。這些種植模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應。

1.6 ?技術培訓有序開展

一方面,宜昌市農業系統近兩年連續開設了多期新型職業農民獼猴桃和電商培訓班,通過理論學習、田間實踐和外地考察相結合,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和銷售人才。另一方面,鄂西南獼猴桃綜合試驗站依托湖北省科技創新行動項目平臺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同時,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三峽職業技術學院、三峽植物園等科研單位的科研人員深入一線,線上、線下聯動開展技術服務,將生產中的問題和難題作為科研的切入點和方向,切實做到服務地方產業。

1.7 ?品牌建設初見成效

2018年宜昌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將“宜昌獼猴桃”作為城市新名片來打造;2018年6月,以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為主體申報的“宜昌獼猴桃”順利通過由國家農業農村部組織的專家評審,9月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書;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持續放大宜昌獼猴桃的品牌影響力。宜昌獼猴桃農產品地理標志首批授權6家公司(合作社)使用,后續將陸續擴大品牌使用范圍。宜昌獼猴桃城市新名片在武漢LED終端傳媒、宜昌火車東站、三峽機場、桃花嶺飯店以及湖北日報荊楚網、三峽電視臺等省市媒體全面進行廣告宣傳,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2 ?宜昌市獼猴桃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獼猴桃品種布局有待提高

目前,在宜昌市規模種植的獼猴桃有中華獼猴桃、美味獼猴桃以及少量軟棗獼猴桃。在調研中發現,海拔1 000~1 400 m區域種植有紅陽、東紅,紅陽、東紅均為2倍體中華獼猴桃,抗寒性較差,適宜中低海拔區域發展;海拔200 m區域種植的有長江1號(軟棗獼猴桃),為北方型品種;全市海拔800 m以下范圍內種植紅心獼猴桃的比例較高,約占50%。宜昌市獼猴桃品種布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

2.2 ?獼猴桃標準化栽培技術缺乏

2.2.1 ?建園標準偏低 ?宜昌市部分種植戶因不了解獼猴桃的生長特性和對其環境條件的要求而盲目擇地,部分果園地下水位高影響苗木成活率,使后期長勢變弱;另有相當部分果園采用傳統的小穴定植方式,影響根系的生長、地面部分的發育。部分園區棚架建設標準偏低,主要表現在:架面高度過低(1.6 m)導致果園通風透光性差,且不利于田間操作;或架面過高(2.2 m),不利于田間操作;架面主線和輔線選擇塑包鋼絲,豐產年不能承重;水泥邊柱未用地錨固定,造成豐產年棚架不穩定。

2.2.2 ?管理水平不高 ?多數種植戶因苗期管理不到位,導致幼年樹上架慢、結果推遲2~3年;部分園區幼苗期抹芽不到位,與主干爭奪營養,樹形凌亂、架面枝條縱橫交錯,株與株之間也交織在一起,導致架面下枝條結果少,主要是上層枝條結果,產量降低;大部分園區結果面積僅占棚架面積的1/3至1/2;大部分園區雌雄株定植比例為10∶1甚至更高,雄株配置偏少,且有的園區雌雄株花期不一致,導致受精不良、畸形果偏多;部分種植戶對獼猴桃花期和果實病害的防控還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獼猴桃采收后軟腐病嚴重,影響品牌形象。

2.3 ?病蟲害防控意識淡薄

大多數獼猴桃種植戶缺乏危險病蟲害的防控意識。調研中發現,種植戶大多從陜西、四川、湖南省購買苗木,由于陜西、四川、湖南省存在獼猴桃潰瘍病,所購買苗木存在感染獼猴桃潰瘍病的風險。在定植第二年或第三年在葉片上初顯潰瘍病癥狀,第四年樹體增加果實負載,園區管理不到位,第五年或第六年潰瘍病大爆發,嚴重至毀園。有些園區本來苗木不帶病,但通過購買花粉在園區進行人工授粉時感染了潰瘍病。

2.4 ?缺乏深加工技術支撐

全市深加工企業較少,目前僅4家企業(合作社)涉足獼猴桃深加工,其中有1家企業(合作社)從事獼猴桃果糕生產、銷售,3家企業(合作社)從事獼猴桃酒加工,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撐。由于獼猴桃酒加工屬于作坊式加工,在各項指標達標后,還存在辦理生產許可證難的問題。

2.5 ?政策支持力度不夠

宜昌市獼猴桃產業在2018年之前一直歸林業部門管理,與柑橘、茶葉等特色產業比起來,規模較小。由于缺少政策性資金的投入,在2015年前,獼猴桃產業基本屬于種植戶獨立發展狀態[3]。2015年8月26日,宜昌市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獼猴桃產業發展專題會議后,林業部門在2016—2018年多次邀請新西蘭皇家植物與食品研究所高級科學家吳金虎博士為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市農業部門接管獼猴桃產業后,2018—2019連續兩年安排資金用于獼猴桃標準園建設和品牌培育,但資金額度有限。

部分縣市區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獼猴桃產業進行一定扶持。遠安縣2019—2021年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支持水果產業發展、培育新型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規范化建設,新建果園連片1.3 hm2以上的,建成當年按照15 000元/hm2給予獎補,對評選為規范合作社和規范家庭農場的,分別獎勵10萬、5萬元。宜都市對于發展獼猴桃產業的貧困戶按照15 000元/hm2給予獎補。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爭取到湖北省獼猴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 000萬元,用于縣內新建園和老園的改造。

3 ?對策與建議

3.1 ?加強組織領導,整合科技資源

①成立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領導任組長,財政局、科技局、農業局、農科院、各縣市區農業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制定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發展規劃和項目指南,組織實施并協調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各縣市區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形成市-縣(區)-鄉的領導體系,推動獼猴桃產業的有序發展。②成立宜昌市獼猴桃產業專家團隊,以湖北省科技創新行動項目鄂西南獼猴桃綜合試驗站(宜昌市農業科學院)為依托,整合三峽職業技術學院、三峽植物園等市級研發力量,加強與華中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長期合作關系,進一步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建立宜昌市獼猴桃產業聯盟。③成立宜昌獼猴桃產業協會,為全市獼猴桃相關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搭建交流平臺,推動宜昌市獼猴桃產業抱團發展[4]。

3.2 ?科學規劃布局,優化品種結構

宜昌市自然條件和生態條件優越,適宜獼猴桃栽培的區域較大,加之國內需求潛力較大,為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一是園區選址,選擇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無霜凍、海拔適宜的地域;避免在山谷、低洼處位置建園,風害較大的地區,在主迎風面建設防風林或防風網;平地建園要挖好排水溝,起壟抬高定植,避免積水。二是品種選擇,根據品種特性選擇最佳的生態適宜區,避免盲目發展,抗性較差的品種要求海拔600 m以下,抗性中等的品種要求800 m以下,抗寒性強的品種要求海拔1 200 m以下。三是品種結構,要早中晚熟合理搭配,避免成熟期集中而影響銷售。

3.3 ?健全基礎設施,延長產業鏈條

一是整合涉農資金,加大獼猴桃園區周圍道路、蓄水池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補貼;二是劃定片區建設一定數量的冷庫,用于獼猴桃的采后貯藏;三是完善冷鏈物流,強化電商銷售;四是通過農旅結合,開辦獼猴桃采摘節,提升產品附加值。

3.4 ?加大科研投入,突出科技支撐

一是建立市縣兩級獼猴桃產業發展基金,著力本地獼猴桃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突出關鍵和薄弱環節,圍繞標準化生產、綠色防控、采后處理、精深加工等關鍵技術開展科研攻關;二是通過“派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與國內外科研單位的交流合作,建好一批高標準示范園。

3.5 ?加大警示宣傳,提高防控意識

獼猴桃潰瘍病是對獼猴桃極具威脅的危險性病害,一旦大爆發就會造成死樹,甚至毀園,影響整個獼猴桃產業的發展[5]。陜西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等獼猴桃果園已有發生。因此,做好潰瘍病的警示宣傳,提高種植戶對潰瘍病的防控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3.6 ?注重人才培養,強化隊伍建設

一是鼓勵市級科研單位研究人員到新西蘭、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學習深造;二是培養一批縣市、鄉鎮技術骨干,采取室內學習和現場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定期更新專業技術知識,實現每個重點鎮有骨干技術員,打造一支過硬的技術隊伍。

3.7 ?擴大品牌影響,提升品牌價值

宜昌市獼猴桃已得到廣泛認同,其品牌影響力也正在不斷顯現。建議制定公用品牌使用管理辦法,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包裝標識,對使用“宜昌獼猴桃”品牌統一標示包裝銷售的企業(合作社)給予補貼;通過省市媒體廣告宣傳、參與全國各類農博會等方式,加強“宜昌獼猴桃”宣傳推介,打響城市新名片。

參考文獻:

[1] 謝合平.宜昌:推動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J].中國果業信息,2018,35(11):50.

[2] 萬永明.對宜昌市獼猴桃特色產業發展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8(22):82-83.

[3] 陳宏彥,張惠琴,梅朋森,等.宜昌市獼猴桃產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湖北林業科技,2015,44(5):46-48,77.

[4] 鐘彩虹,李大衛,龔俊杰,等.湖北省獼猴桃產業發展調查與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2):2496-2501.

[5] 趙建華,譚克華,周 ?平,等.宜昌市夷陵區獼猴桃潰瘍病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治策略研究[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9(6):81.

猜你喜歡
宜昌市產業獼猴桃
摘獼猴桃
提取獼猴桃的DNA
摘獼猴桃
養個獼猴桃
美麗鄉村要靠富民產業支撐
從產業發展看日本1920年經濟危機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學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第21題
務實創新 開拓奉獻——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兩周年掃描
我國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廣研究——以宜昌市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