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天氣預報的危與機

2020-07-09 21:02王琳紅陶杰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1期
關鍵詞:路徑依賴

王琳紅 陶杰

摘? ? 要: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媒體對于氣象信息獲得的方便性與精確度,給傳統媒體視頻天氣預報帶來危機。

關鍵詞:電視天氣預報;拼織小眾需求;交互性強;精準分辨受眾;路徑依賴

區別于傳統媒體,自然隨著科技的發展,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新媒體開始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開始為人所用,甚至有了要取代傳統媒體的趨勢,那么新媒體的定義是什么?

在百度引擎搜索的結果顯示:“新媒體(New Media)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比缭~條顯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是相對的概念,那么新媒體是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那么傳統媒體就是有著很長遠發展史的報紙、廣播、電視,這些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始終沒有被淘汰的基本傳播媒體。

依據網友總結的四大媒體的異同點與優劣勢比較中提到電視的優點是“受眾面廣,權威高,時效性強,不受時空限制,視聽合一,動態感強”,而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的特點是“集中了影像、聲音、文本等多種媒介形式,互動性,小眾傳播,能超越國家,文化、地域的限制,容量大,速度快,開放式信息傳播平臺”。正是由于電視媒體受眾面廣的特點,為電視媒體制作的天氣預報節目為了更多受眾的需求,不得不把一些小眾的需求組織起來,拼織成一個完整的節目,如華風影視集團提供給CCTV-1的天氣預報節目后面有每個省會城市的天氣預報信息,省級衛視播放的天氣預報節目為了照顧各地級市的需求,最后總會有每個地級市的天氣預報,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而拼織小眾需求而成的天氣預報節目導致了節目中有大量的信息對于受眾來說是無效信息。如果以食材來比喻節目內容,天氣信息就好比蘿卜或是香菜。每個地區的天氣信息就好比蘿卜或香菜的一部分,或是不同產地的蘿卜或香菜。蘿卜或香菜再好吃,它也是輔助食材,不能作為主菜或主食材。把氣象信息比作蘿卜的話,你不能因為有的人喜歡吃白蘿卜,有的人喜歡吃紅蘿卜,你就把紅蘿卜和白蘿卜一塊炒,就算你蘿卜加的種類再多,那也是一盤蘿卜開會,食客得自己去挑喜歡的蘿卜種類。把氣象信息比作香菜的話,你不能因為有人喜歡香菜葉,有人喜歡香菜梗你就做個涼拌香菜,讓食客囫圇把葉和梗全都吃下肚。以前只有傳統媒體的時候,你不想看到這些無效信息就看不到有用信息,想了解有用信息就得忍受這些無效信息。

而新媒體興起以后,觀眾的選擇也多了。新媒體依托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天生就有具有交互性強、能精準分辨受眾的特點。在新技術帶來的精準投放對比下,傳統的節目內容設計套路已經失效,觀眾對于無效信息的容忍度急劇下降。就比如BTV-衛視的《新聞天氣預報》,收視率長期穩居頻道第一,21世紀初收視率能達到19%,即算現在也有9點擊的收視率。但是同樣的節目放到視頻網站上播放,點擊量最高的時候沒超過8千,后期穩定在1千多點。同樣的節目內容為什么在電視媒體和新媒體渠道表現出如此巨大的差異呢?我覺得還是因為無效信息影響了新媒體渠道的受眾的收視?,F在的天氣網,打開主頁就能看到運行瀏覽器的電腦所在位置的天氣情況,多點一個按鈕就能查看到運行瀏覽器的電腦所在位置七天的天氣信息,再多一步就能看到8~15日的天氣信息,方便又快捷,而且內容層層推進,但是觀眾不主動點擊就只能看到最基本的信息。但是有多少人關注7天以后的天氣呢?第二天的本地天氣預報應該能滿足多數人的需求了,7天天氣對于多數的觀眾來說就是一種無效信息,甚至是干擾信息,8天以后的天氣信息對于絕大多數的觀眾來說肯定屬于無效信息。手機上的天氣信息更是如此。手機主屏幕上就已經有手機所在地的實況信息和預報信息了,通過設置還可以固定顯示家庭所在位置或用戶指定位置的實況信息和預報信息,只要點擊天氣信息就可以24小時逐小時的天氣信息和未來7天的天氣信息。

(從實際角度看,超過兩天以上的天氣情況其實還是受很多人關注的,比如出差人群,比如當地有會議接待,等,可能占比重比較小。這部分是否需要考慮進去?)

那么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能這么方便又精確的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那么對于電視天氣預報這種強制性傳播、夾雜著許多無用信息的資訊類節目,為什么在電視這種傳統媒體上還是能保持收視率排前列呢?這就是所謂的收視習慣來決定的,或所謂的“路徑依賴”理論來解釋了。什么是“路徑依賴”理論呢?“路徑依賴”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慣性,是指事物一但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以前新媒體沒有興起的時候,觀眾只有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有限的信息獲得渠道,而電視由于相對報紙雜志能更好的呈現出視聽效果,從而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新媒體崛起后,由于大齡觀眾的路徑依賴性,一部分年紀偏大的觀眾還是習慣于從電視獲得信息,從而保持了一定的收視率。而年輕觀眾由于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學習能力更強,所以很快就改為從新媒體獲取信息。年輕觀眾改為從新媒體獲取信息后,原來不得不收看的無效信息對于他們來說就變得無法忍受了。所以出現了按老形式老內容編排的電視天氣預報長期位居電視臺收視率前列而打不開新媒體市場的情況。(年輕群體更注重快捷便捷,另一方面是年輕群體對手機的使用率高,再者是手機端(或者移動端)獲取信息不受時間地域限制)

那么該如何適應新媒體的傳播規律編排一檔能打開新媒體市場的視頻天氣預報節目呢?這就有賴于投身氣象影視行業的各位大拿們來點亮智慧人生了。

注釋:

摘自嘎啾妹兒(西南交通大學)

https://www.applysquare.com/topic-cn/LwP8Tq60s/

注釋:摘自百度知道網友045wGw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68545802085081347.html

猜你喜歡
路徑依賴
閆群力:健全制度不能養成“路徑依賴”
閆群力:健全制度不能養成“路徑依賴”
企業動態能力倒U型作用的實證研究
路徑依賴理論對高考升學決策的指導意義
政策變遷中的路徑依賴:我國養老公平問題審視
報酬遞增視角下信息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管理系統工程》課程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