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鉛山畬族山歌中的假聲運用問題

2020-07-11 06:47李新榮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0年15期
關鍵詞:假聲畬族歌者

◎李新榮

任何一個民族都會有其自己鐘愛的藝術表達形式。畬族山歌,即是鉛山畬族人特別喜愛的一種藝術生活方式,鉛山畬族山歌是當地人民生活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鉛山畬族山歌具有優良的傳統和悠久的歷史,形式多樣,種類齊全,已經成為本地區少數民族傳遞思想的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瑰寶之一。

一、鉛山畬族山歌的概況

有關畬族的發源問題,直到今天依然有眾多學說,比如,有學者認為“苗、瑤、畬”同源,這一派被稱之為“武陵蠻”;有學者指出“畬族是越人的子孫”;還有學者提出“畬族源自于遠古時期粵地的土著人群”等,這些學說都有各自的理由,至今為止還不能有一個明確的結論。有資料顯示,畬族人群的主要生活地集中在粵、閩、浙、贛之間。

當前,我國的畬族山歌主要在浙西南一帶的畬族聚集地區較為流行。浙西南當地人民自古就喜歡唱歌,已經廣為流傳。畬族山歌種類繁多,包括識理斗智歌、革命山歌、時令歌、時政歌、敘事歌、兒歌、祭祀禮儀歌、雜歌、小說歌、情歌、勞動歌、風俗歌等等。

江西地區的畬族群聚地主要是在鉛山縣,鉛山畬族山歌的分布情況及其山歌現狀如下表所示:

?

二、假聲演唱畬族山歌的因緣

(一)歷史的因緣

鉛山畬族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鉛山畬族的人民遭受了嚴重的民族壓迫和歧視,長期居住在深山僻林之間,過著非常窮苦的日子。而正是因為這種悲慘的生活,使得整個民族逐漸形成了一種壓抑、凄涼的心情,因此山歌也成為了其宣泄悲苦心理的途徑之一,長此以往形成了這種如泣如訴、幽怨、纖細、輕聲的音調特色。

(二)民間風俗的因緣

鉛山畬族人民主要聚集在高山深壑之地,流傳著鉛山畬族生來就愛唱歌的說法。無論是喜慶節日,還是男女相戀,亦或是喪葬祭祀、社會交往,都可通過歌聲來表達和交流感情。歌手大多相隔較遠,隔著溪谷、山野對唱,同性之間基本不會對歌,大多為男女對唱形式。而由于男女之間音色、音區具有顯著差異性,假嗓的音色和音區比較接近,因此男的唱得高,才能和女的平音。在選擇理想的伴侶時,鉛山畬族的青年男女也會通過對歌的形式尋找,男女之間的對歌活動往往持續較長時間,歌手們使用假聲可以保持一種省力的狀態,長時間唱歌也不會勞累的假聲唱法,在這種民間風俗下,最終逐漸形成了男女均可使用的這種演唱方法。

(三)自然地理條件的因緣

鉛山畬族人民經常住在交通閉塞的地方,而且多數在山地,環境優美,風景秀麗,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鉛山畬族山歌的演唱風格。鉛山畬族人民對自然環境的感受也在長期文化發展中升華為一種藝術體驗。長期感受泥土芬芳、綠樹成蔭,群山環抱的自然美,自然而然就會發出飄逸而纖細、清麗的假聲。因此,與我國其他的少數民族地區假聲相比,雖然鉛山畬族山歌不如高原的高亢豪邁,也不如平原的空靈久遠,但是我們明顯看到鉛山畬族山歌獨特的藝術特征,明顯具有江南水鄉山地所獨有的柔美秀麗。

三、假聲在鉛山畬族山歌中的運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將平常說話的聲音成為真聲,將與結實、明亮的說話聲完全不用的聲音成為假聲,這種聲音不僅毫無色彩且又虛又弱。但是從聲樂的角度進行分析,假聲指的是歌者在演唱時通過有意識地控制,使聲帶部分振動而發出的聲音,其音色也不同于生活中的假聲,不僅晶亮而且透明。比如在鉛山縣太源鄉畬族山歌《山歌要打話要談》(譜例見下方)中,很多假聲就是這樣的:

對于鉛山畬族山歌的演唱形式來講,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方法是用真聲進行演唱。鉛山畬族人民將此種演唱方法稱為平講。歌者在演唱過程中的音域比較低,接近日常說話,在小字一組到二組之間。使用這種方式唱歌,氣息較淺,發聲的位置較低,缺少抑揚頓挫,極易造成聲音發白,集中在口咽腔,聲帶也不緊繃較為松弛。真聲演唱節奏緊湊,曲調簡單,聲音較為低沉,給人一種沉重、悲痛的氣氛。因此真聲演唱大多用于死者出殯前或喪事時,在公共場合聽不到。此外,使用真聲演唱的歌者其年齡比較高,多為男性究其原因是因為年老體衰失去了假聲,但是也應明確,鉛山畬族人民在學歌的過程中有時也會使用真聲。

第二種方法是用假聲進行演唱。鉛山畬族人民將假聲演唱成為假聲唱。從上文得知,假聲演唱是歌者對聲帶的有意識控制而產生的聲音,與整個聲帶振動相比,假聲的聲音更高,音域在小字一組的g到小字二組的g之間,與平講調相比音區高了四、五度。假聲的聲音效果是亮、尖、高,音質有金屬般光彩,聲音穿透有力。假聲唱法中,歌者喉嚨處于打開的狀態,其呼吸支點位于小腹,硬腭向上抬起,假聲演唱的山歌旋律和節奏相對復雜,對歌者控制聲音音量強弱、音色明暗的能力要求也比較高。

第三種方法是用真聲與假聲互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演唱。在演唱過程中,真聲和假聲的比例比較合理,低聲區假聲為輔,真聲為主,與單純真聲演唱相比聲音富有彈性且較為渾厚;在高聲區,則以真聲為輔,假聲為主,與單純假聲演唱相比,具有更加豐富的共鳴效果,且聲音更有力度,更加結實。在長期的演唱過程中,歌者會逐漸摸索到真聲與假聲結合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替演唱,聲音的明亮程度和位置都不會發生顯著變化,且都有一個明亮的“芯”。這種演唱也讓人聽起來真假難分,假中有真,真中有假。

在一般情況下,同一首歌中放高音、假聲唱、平講調三種不同的演唱方法往往會同時存在。但是對于鉛山畬族人民來講,假聲演唱流傳得更佳廣泛,男女老少均會,掌握得也最為嫻熟。在鉛山畬族人民眼中,假聲演唱較其他演唱方法具有更高的藝術魅力,也更能表達出其感情。

四、鉛山畬族山歌中的假聲演唱對中國民歌的啟示

從聲樂教學的角度分析鉛山畬族山歌中的假聲演唱的特點,不難發現其具有一定穿透力和較為明亮的色彩。鉛山畬族山歌中的假聲演唱講究畬語押韻,追求古樸、恬靜,很多人都可以即興編唱。

不同民族唱法都是依據本民族的欣賞習慣和審美原則產生的,民族語言作為歌唱的基礎,以寬廣明亮、甜美悠揚、清脆優美為特點,有效結合了腔、字、聲。上文中提到鉛山畬族山歌的演唱方法包括混合演唱、假聲唱和平講調三種,其中放高音適合演唱低聲和中聲區的歌曲,如郭蘭英演唱的民歌《繡金匾》;假聲唱比較適合演唱柔和的作品,如云南民歌《猜調》;混合演唱如果可以與共鳴、氣息有效結合在一起,就會充滿表現力,且剛柔并濟。因此,很多民間藝術家在結合了鉛山畬族音樂特有的曲式特點和科學發聲方法后,又創作了大量的富有現代化特點的鉛山畬族歌曲,包括《畬鄉風雨橋》《請到綠谷畬鄉來》《畬家的美麗》等。

五、結語

鉛山畬族山歌不僅是鉛山畬族人民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也是我們祖國廣闊大地上盛開的一朵民間文藝小花,我們在欣賞其美的同時還必須時刻記得傳承和保護這一民間藝術的風格和特色,努力把畬族山歌藝術演唱運用到新民歌的聲樂教學中,在新的歷史時期,讓民間藝術走出千家萬戶,走出山村田埂,走在新時代的全民幸福健康的大道上,不斷提升藝術水平,不斷創新藝術形式,與時俱進,將我們的鉛山畬族山歌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假聲畬族歌者
非遺活態傳承下畬族銀飾創新設計及營銷策略探索——以畬族銀飾品牌“珍華堂”為例
唱支山歌給黨聽——記畬族三月三節
永安“三月三”
草原人民的歌者——記蒙古族詩人包·布仁
畬族“三月三”民族文化節慶活動
男教師假聲示范在女生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假聲位置真聲唱的運用及分析
歌者和履痕
裸露
黑暗中的歌者——試析《尋找小糖人》的敘事技巧和情感訴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