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限元軟件計算下的某穿堤涵閘基礎變形分析

2020-07-16 00:29王福家
水利技術監督 2020年4期
關鍵詞:割線閘室模量

王福家

(遼寧省北票市水務局,遼寧 朝陽 122100)

作為重要的輸水渠道,涵閘常常用來調控水位及調度峰、谷值水位,常用的涵閘不僅在河堤等建筑物中使用,在農田水利中亦會使用。涵閘包括了閘室、涵管及其他擋墻或翼墻,主要為鋼筋混凝土澆筑形成各部分結構,因而,涵閘常常被研究其穩定性與混凝土材料配合比[1- 3]。國內外已有較多學者或水利工程師們利用數值模擬、模型試驗以及室內試驗設計等手段,開展涵閘穩定性研究[4- 5],較多工程針對于軟土地基沉陷、水工建筑物滲流、閘基處理等方面,極大豐富了涵閘科學研究成果[6- 9]。而在目前我國較多地區涵閘穿越河堤工程,這對河堤滲流場以及涵閘穩定性均是一定的考驗,基于有限元軟件,并結合現場實測數據,分析涵閘穩定性,為此類工程設計處理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1 工程概況

某泵站為某地區應急排險提供水資源調度,該地區排澇標準設計為10年一遇暴雨,泵站水利建筑物還包括附屬的調度廠房、涵閘、消力池、輸水渠道。其中泵站所屬涵閘設備穿越堤防工程,埋設有涵洞管道,共有3孔,每孔高為2.5m,涵洞底部高程為2.6m,根據功能類型不同,可將該涵閘分為涵洞區、出水區、閘室區、進水區4個部分,如圖1所示。穿越堤防工程區段長度為32.8m,設置有4節箱涵,每節箱涵長度為7.5m,并覆蓋止水薄膜,進水區底板坡度為0.1%,高程低于閘室底板0.3m。穿堤閘室段采用C30混凝土澆筑形成,閘基配備0.4×0.4m的灌注樁,墊層鋪設20cm厚的C20混凝土,樁間距設定為1.8~2.2m,樁長均超過15m,順水流方向施工布置,保證閘基穩定性。

根據水文地質資料表明,堤壩高程為12.8m,修筑有3~4.5m寬的鄉道,壩基位于半風化的花崗巖基上,涵基位于人工填土上,厚度約有2.8m后,下部為淤泥質土,厚度超過15m,土層處于流塑狀態,壓縮模量經室內試驗測定為2.45MPa,再下部還包括有可塑性質的粉質黏土層,厚度約為1.4m,其余松散土層主要為砂礫石,厚度約有4m。由于淤泥質土滲透性較好,對堤身穩定性以及穿堤涵閘的滲透性均是一定的考驗。根據工程地質表明,地下水位位于15m,且下臥土層包括有軟弱土層,因而閘基豎直方向上沉降量勢必需要著重考慮,沉降量過大可能會造成涵閘閘室或涵管結構發生傾覆、滑移。

2 穿堤涵閘穩定性分析

2.1 計算模型及參數

本工程穿堤涵閘數值模擬計算借助MIDAS軟件,采用實體單元建模,巖土層選擇線性變形單元體,變形模量及力學參數均由室內試驗得到,土體在壓縮過程中變形模量持續處于動態變化中,因而采用線彈性理論來解釋土體變形是可行的[10- 11]。

圖1 涵閘幾何形態

涵管及涵閘其他部分結構,以梁單元體作為變形基本體,六面體單元設置,模型邊界荷載約束以實際荷載輸入,共獲得單元體個數220622個,41830個節點,閘室墊板及其他混凝土材料制作物均選用梁單元體,涵管表面設置為四個自由度變形。由于閘基為復合地基,因而灌注樁以實際長度倒置的梁單元體為變形量。結合各部分結構體,獲得整體模型圖,如圖2所示。

涵閘各部分物理力學參數為:涵管彈性模量為25000MPa,密度為2.5g/cm3;止水縫彈性模量為10kPa,灌注樁的彈性模量為5000MPa,密度為2.5g/cm3;土體主要包括了人工筑填土、淤泥土、砂土,彈性模量依次為9.5、5.2、25MPa,密度選擇1.6~1.8g/cm3;基巖彈性模量為80MPa,密度為2.2g/cm3;所有材料泊松比依次可設定為0.25~0.35。涵管及處理后復合閘基,施加邊界載荷參數后的數值模型如圖3所示。

圖2 數值模型圖

圖3 施加邊界載荷參數后的灌注樁數值模型

2.2 計算結果分析

圖4為該穿堤涵閘未進行地基處理前沉降變形云圖。從圖4中可看出,自流涵閘部位沉降量最大,可達到60cm,集中在自流涵閘頂部區域,各層土體分層沉降,最下層土體沉降量最小,僅有2.7cm;而壓力涵閘由于壓力流控制作用,在上頂端部土體中形成的沉降量并無自流涵閘顯著,最大沉降量為44.2cm,其余各層土體分布與自流涵閘一致。從地基未處理后最終人工回填土土變形云圖可看出,土體沉降集中在涵管與涵閘室中間部位,兩端回填土體并無顯著沉降值,控制穩定。從沉降量云圖趨勢來看,涵閘中間為最高,尤以涵管基底部位,沉降量相比兩側回填土高了50cm以上,根據規范設計要求,涵閘各部分結構沉降差過大,將導致涵管發生變形彎曲,影響輸水效率。

圖4 地基未處理前沉降變形云圖

為此,有必要對涵閘地基進行人工處理,減弱沉降量對涵閘運營影響。以灌注樁作為重要載體,增強復合地基承載力,提升自流涵閘與壓力流涵閘承載力特征值分別達到350.6kPa和421.3kPa,后對復合地基下涵閘沉降量變形結果開展分析。

圖5 地基處理后涵閘沉降計算結果云圖

圖5為地基處理后涵閘沉降計算結果云圖。從圖5中可看出,地基最終回填土后最大沉降量相比減少了18.3%,達到49.1cm,且最大沉降量并未集中在涵閘底板周圍,而是位于涵閘右側擋墻填土區域,這極大降低了涵管及閘室傾覆破壞性,另外兩側回填土層沉降量亦降低至1.7cm。從自流涵與壓力涵兩者沉降量來看,壓力涵閘最大沉降量為14.6cm,與周邊結構部位沉降差最大為7.3cm,自流涵閘最大沉降為19.5cm,最大沉降差達7.6cm,兩者最大沉降差較為接近一致,表明兩者變形具有一定協同性。筆者劃分出壓力涵各區段涵管伸縮縫沉降值,其中4#區段沉降值最大,達到13.35cm,1#區段沉降值最小,僅為6.05cm,從沉降值分布來看,中間區段沉降值顯著較高,兩端沉降量較小,分析此是由于復合地基處理后,承載力得到增強,但由于應力分布較為不均,造成局部涵管區段沉降量較高。根據實測資料表明,位移傳感器監測顯示最大沉降差為7.9cm,與本文數值模型計算最大沉降差較為接近。

表1為閘室底板水平向位移值。從表中數據可看出,各區段伸縮縫上端最大位移達到8.5mm,處于張開狀態,下端最大位移達到8.8mm,亦處于拉伸狀態,各區段上端部伸縮縫處于收縮狀態僅有3#與4#,平均收縮位移為2.35mm,下端部處于平均收縮位移為2.05mm。由此表明,各區段伸縮縫以張開為主,收縮位移占比區段較少。

表1 閘室底板水平向位移值 單位:mm

圖6為壓力涵底板高程曲線圖。從圖中可看出,壓力涵閘底板整體高程成“V”字形,在縱向距離為30m處時,底板高程最低,達2.612m。壓力涵底板高程曲線與沉降量分布云圖曲線有所類似,均是閘室中間段達到最低(沉降量最高)。

圖6 壓力涵底板高程曲線圖

圖7為土層沉降分層總和法與有限元法計算結果對比,其中土層分層總和法主要通過壓縮模量與割線模量分別來計算。從圖中曲線趨勢可看出,不論是分層總和法亦或是有限元法,沉降曲線趨勢基本一致,均呈“V”型。對比壓縮模量與割線模量計算結果可發現,采用壓縮模量分層總和法計算結果顯著比割線模量計算結果要偏大2倍,壓力涵區段上壓縮模量計算結果最大沉降量為83.64cm,而采用割線模量計算所得到的最大沉降為41.8cm。綜上分析,割線模量計算結果與有限元結果較為接近,兩者之間沉降差值最大不超過1cm,沉降變化規律基本一致,因而割線模量的分層總和法更接近工程實際。

圖7 土層沉降分層總和法與有限元法計算結果對比

3 沉降對涵閘結構影響分析

3.1 計算模型及結果

為研究該穿堤涵閘受沉降量影響,以置換土層做為復合地基處理形式,分析涵管各區域內土壓力分布,模量取值為250MPa,劃分出該穿堤涵閘自流涵管網格圖,如圖8(a)所示。圖8(b)為土壓力計算結果。從圖8中可看出,平均土壓力達到370kPa,其中土壓力389.9kPa分布占比最高,超過50%,最大土壓力為445.6kPa,集中在頂板兩端區域,沉降差平均值為13.5cm。

圖8 網格圖和土壓力計算云圖

3.2 沉降對涵閘結構影響

沉降對涵閘結構影響,首當其沖即是涵管,因而本文將涵管頂板進行材料力學基本支座簡化,其中兩端為鉸接,具有2個自由度,上下段為固定端,僅1個自由度,簡化后配筋模型如圖9所示。

圖9 簡化后配筋模型圖

按照式(1)~(4)計算出自排涵閘在縱向沉降量影響下最大均布荷載,達254kPa,而上部設計荷載值包括土壓力與活動載荷,共212.5kPa,故而自排涵閘在結構設計上是滿足要求的。另一方面由于土壓力系數取值為1.5,此時縱向裂縫寬度為0.552mm,涵管受力為368.5kPa,此時已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因而,涵管沉降變形主要是由于閘基沉降作用,而非閘室本身沉降影響,從土壓力系數取值1.75時,沉降差超過15cm,縱向裂縫寬度超過0.67mm,表明涵管頂板沉降受復合地基沉降影響較顯著。

(1)

(2)

(3)

(4)

式中,α—構件顯著系數;η—鋼筋變形不均勻系數;σs—屈服荷載;Es—壓縮模量;cs—鋼筋保護層至底邊距離;ρre—配筋率;di—第i根鋼筋直徑;As、Ap—鋼筋截面積;Ate—混凝土截面積;dep—鋼筋等效直徑;ni—鋼筋根數;vi—混凝土與鋼筋間連接系數。

4 結語

依據某農田水利灌區工程,引入裝配式涵閘,利用有限元計算軟件,建立數值模型,分析了涵閘各部分沉降量,獲得了以下幾點結論與認識:

(1)自排涵閘在縱向沉降量影響下最大均布荷載,達254kPa,滿足沉降量影響范圍要求;當垂直土壓力系數取值超過1.5時,縱向裂縫寬度為0.552mm,涵管受力為368.5kPa,無法滿足安全設計要求。

(2)未進行地基處理前自排涵與壓力涵最大沉降量分別可達到60cm和44.2cm,沉降差最大可達50cm,無法滿足安全設計要求;經地基處理后最終回填土后最大沉降量相比減少了18.3%,達到49.1cm;壓力涵中間區段沉降值顯著較高,兩端沉降量較小,且各區段伸縮縫以張開為主。

(3)土層沉降計算分層總和法與有限元法結果趨勢基本一致,均呈“V”型,但采用割線模量計算結果更接近有限元法,兩者沉降差值最大不超過1cm。

猜你喜歡
割線閘室模量
重力式襯砌閘室墻的剛體極限平衡法分析
紅黏土路基的動態與靜態回彈模量對比分析
高良澗擴容船閘閘室計算研究
高勁度模量瀝青混合料在京臺高速車轍維修段的應用
室內回彈模量和回彈再壓縮模量試驗參數探討
瀝青混合料動態模量比對試驗研究
淺談中學物理圖像中的斜率
從一道試題談圓錐曲線的切割線定理
從圓的切割線定理談起
探析水利水閘工程設計存在的問題與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