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質量評估體系構建研究

2020-07-20 00:43徐玲玲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18期
關鍵詞:評估體系護理質量急性心肌梗死

徐玲玲

【摘要】目的 分析構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質量評估體系的方式。方法 選取本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期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納入研究,受檢例數為200例以此作為病例資料,再選擇22名心血管科急癥醫療專家和護理專家作為專家組,針對護理的重點,制定護理質量評估體系。結果 ①第一輪的專家咨詢權威度0.915高于第二輪專家咨詢權威度0.905。②一級指標的W值為0.383,二級為0.337,三級為0.300,指標操作W分別為0.299,0.240,0.217。結論利用DM進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質量評估體系構建,具有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可以將此作為護理理論的體系用于臨床。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護理質量;評估體系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8..02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常見的急危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還會出現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情況,較為容易猝死,對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并且還會很容易出現醫療糾紛。為了改變以上的情況,減少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的并發癥和醫療糾紛,對護理管理的環節和質量需要重視和提高。護理質量評估指標是評定護理治療的重要依據[1-2],能夠不斷的改進護理質量,如實且科學的指標將護理質量的水平一一的反應出。目前國內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質量評定體系還仍缺乏,所以本文通過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途徑和相關的護理模式作為基礎,查詢相關的資料和文獻,并且和專家進行咨詢,制定專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質量評估體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所有的研究對象選擇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計200例作為研究的病例,另外選擇本市4所三級甲等醫院抽取的22名心血管科急癥醫療專家和護理專家,以上的人員均需要從事該病研究和護理十年以上,資深的專家中有9名專家,13名護理專家,男7例,女15例,年齡在33~46歲之間有5名,47~58歲之間有17名。

1.2 方法

①在正式開始實驗之前,先成立專業的研究小組,組內的成員由10名急診內科的醫生和相關的護理人員組成[3],成員們查閱國內外心肌梗死相關的治療手段和護理方式,組內成員確定好函詢的專家,并與其進行聯系,以及對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②組內成員查閱相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質量評定的文件和資料,例如《護理管理學》、《護理實踐以及研究》、《內科護理學》等,之后依據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要點,先構建出相關的護理質量評估指標的體系。③小組的負責人利用DM調查表,對22名心血管內科的專家醫師以及專業的護理專家進行護理指標的咨詢。專家咨詢以電子郵件、微信或者是電話的形式進行[4],提前在組內通過討論制定好問卷,包含以下的內容:先進行第一輪的咨詢,請專家依據急性心肌梗死急癥病房不同的病情程度和級別進行護理指標的第一輪的刪選,并且能夠依據不同的指標作出護理質量的重要性評定,1分為不重要,5分為很重要,以1-5為評分,分數越高,證明越重要,待專家回答完畢,將第一輪的咨詢問卷進行回收和統計,根據統計的結果再一次對問卷內的指標內容進行調整和刪除,之后制定好第二輪咨詢的調查表;進行第二輪的咨詢時[5],需要先將第一輪的咨詢結果作為展示,將第二輪需要咨詢的目的,填寫方式等作出解釋,專家學者進行回答,之后將結果回收,以此作為最終指標篩選的標準,并且組內成員需要依據專家的意見再進行綜合的調整。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分析2輪專家進行咨詢的權威程度,該判定由熟悉程度、判斷依據進行決定,計算公式:專家權威程度=(熟悉程度+判斷依據)/2,當所得值越高,即可證實專家權威程度更高。

記錄專家意見協調程度結果,利用W、df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方式

所有試驗患者的數據均統一使用IBM SPSS 24.0軟件進行處理,并且配合使用W、df的值進行評定。

2 結 果

2.1 2輪專家進行咨詢的權威程度

第一輪的專家咨詢權威度高于第二輪專家咨詢權威度。詳細情況如表1:

2.2 專家意見協調程度結果

當進行第二輪的咨詢之后,一級指標的W值為0.383、二級為0.337、三級為0.300,指標操作W分別為0.299、0.240、0.217。

3 討 論

當進行第二輪咨詢之后,形成了一個含有三個一級指標和六個二級指標,十八個三級指標的護理質量評估體系,詳細如下:①一級指標:準備階段、治療過程、預后;②二級指標:知識技術水平、環境營造、設施構建、相關的治療方式、心理健康宣教、患者的滿意度調查、意外事件的處理和護理;③三級指標:對患者過往的病情有所了解、并且也能夠正確的評定患者的病情、對于生命體征的檢測,例如: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監測的技能、治療的醫生具有專業的搶救技能和接診流程、護理人員對于儀器的使用和搶救藥物的使用十分的了解、對于病房能夠保持通風和整潔、病房保持安靜、對于監護儀、除顫儀等的使用保持正常、阿司匹林、他汀類的藥物保持充足[6];將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記錄,并且能夠結合患者的臉色變化和過往的病史作出正確的分診、作好靜脈通路,并且留好血液標本、在十分鐘內完成吸氧以及氧流量的選定、按照醫囑準備好溶栓的藥物和鎮靜藥物和止痛藥、給予體位上的指引;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心理情緒上的引導,并給予指導、制定滿意調查表,了解患者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制定好并發癥的產生應對方案、組內討論好感染、藥物外滲、壓瘡、脫管等意外事件的處理方案。

護理質量評估體系作為在復合成本的基礎下,為患者提供專業的照顧和監護的機制,采用完整的護理標準,為護理人員制定好質量標準的制定,確保護理質量達到標準。同時制定出的三個一級指標和六個二級指標,十八個三級指標的護理質量評估體系,每一級都有著理論支持和意義,一級是按照疾病治療的時間進行制定,這樣能夠讓專家更好的顧及到細節,和有效性;二級是以患者為中心,并且結合了醫護人員的能力作為考慮,將知識能力水平、環境的營造等歸為二級;三級則是在初步制定的方案上經過不斷調整所得,讓所有的工作人員能夠有專業的流程來規范,提高護理的質量,以此也能提升臨床療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在本次研究中,第一輪的專家咨詢權威度0.915高于第二輪專家咨詢權威度0.905;一級指標的W值為0.383、二級為0.337、三級為0.300,指標操作W分別為0.299、0.240、0.217。這進一步說明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質量評估體系具有科學性。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質量評估體系采用DM進行構建,各項評定具有科學理論支撐,可將此作為護理理論的體系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盧甜甜.急診病房急性心肌梗死單病種護理質量評估體系構建[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1):1-3.

[2] 張秀華,康 璇,張翠紅,等.構建護理服務質量關鍵指標評價體系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8):581-583.

[3] 王艷艷,劉 娟,張 俊,等.基于德爾菲專家咨詢法和層次分析法對兒科門診護理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22):2036-2040.

[4] 呂艷紅.急癥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質量評估體系構建[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3):1-3.

[5] 張華甫,張 華,張 燕,等.天津市護理質量評價核心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J].天津護理,2016,24(6):485-488.

[6] 樓 婷,柏曉玲,王 狄,等.基于三維理論的臨床護理路徑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6,32(7):539-542.

猜你喜歡
評估體系護理質量急性心肌梗死
基于系統思維的高職產學研合作評估體系探析
“互聯網+”二手汽車交易模式探析
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和評估體系創新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證護理效果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