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火針聯合頸痹康顆粒治療頸肩綜合征的臨床觀察

2020-07-20 00:43楊曉榮付麗范魏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18期

楊曉榮?付麗?范魏

【摘要】頸肩綜合征是頸部、肩部及臂肘并聯發生酸軟、痹痛及功能障礙等臨床表現的病癥。歸屬于中醫“項痹”的范疇。中醫治療本病針藥并用,效果十分顯著。筆者跟師期間臨床曾治療本病186例,以中醫辨證論治思想及整體觀念為指導,根據經絡分布及腧穴主治特點,運用毫火針聯合頸痹康顆粒臨床治療頸肩綜合征,收到很好療效??偨Y如下。

【關鍵詞】毫火針;頸痹康;頸肩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8..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病例為包頭市蒙中醫院我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86例患者,男96例,女90例,所有患者臨床癥狀均符合頸肩綜合征臨床診斷標,年齡20~75歲,平均50歲;病程3天~8年,平均2.1年。頸椎片示:頸椎有不同程度生理曲度改變或頸椎骨質增生。

1.2 診斷標準

按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1]中的風寒濕型及氣滯血瘀型診斷標準。a、風寒濕證:以頸、肩、上肢麻痛,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受風著涼后加重,伴頭重如裹,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緊。b、氣滯血瘀證:頸肩部、上肢疼痛性質為固定刺痛,兼有肢體麻木。舌質暗,脈弦。同時參照西醫診斷標準a、有長期勞損或外傷史、先天性頸椎畸形、退行性頸椎病變;b、長時間伏案工作或頸椎姿勢不良習慣者,多慢性發病;c、頸項僵硬疼痛,疼痛放射至前臂,活動頸項時疼痛加重;d、可在以下部位出現壓痛點:完骨穴后方(胸鎖乳突肌乳突端)、C7棘突旁、T1棘突旁、肩井穴處、肩胛骨內緣等。⑤ 頸椎片檢查提示頸椎不同程度的增生、生理曲度異常改變,或頸椎無明顯異常改變[2]。

2 治療方法

186例均符合頸肩綜合征診斷患者,行毫火針聯合頸痹康顆粒治療,選阿是穴(疼痛點)、新設穴(項部第4頸椎橫突尖端,斜方肌外緣,風池穴直下2.5寸)、頸夾脊為主穴,配穴根據病癥特點可選風池、肩禺、肩井、肩中腧、肩外腧、肩髎、天宗、曲池、養老、外關、合谷、項痹穴(位于足三里下1寸,偏于腓側),具體根據經絡分布特點及穴位主治特點,每次治療選4~6個穴位。具體操作:患者取坐位,選取針刺穴位,75%酒精常規皮膚消毒,左手持止血鉗夾75%酒精棉球(捏干防酒精溢出)并點燃,靠近針刺部位,距針刺部位2~5 cm,右手拇、食、中指夾持直徑為0.25 mm、長度為25~40 mm毫火針,以握筆式姿勢持針,針尖指向火焰,將針尖針體深入火的外焰燒紅或燒至發白后,果斷迅速的刺入腧穴或施針的其他部位,留針約30秒左右,快速出針。不得歪針、拖針。隔日一次,1周為一個療程。同時予患者口服自擬頸痹康顆粒(方劑組成:川芎、葛根、杜仲、羌活、獨活、桑寄生、伸筋草、桂枝、赤芍、防風、蔓荊子、雞血藤、灸甘草),每日一劑,1周為一療程。

3 治療效果

3.1 療效評定

痊愈:臨床表現均消失,正常工作生活,2個月內未復發。顯效:疼痛消失,但勞累后或著涼后有頸項部不適感。好轉:臨床表現較前改善,勞累或著涼后復發。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

本組186例,經1~4療程治療,治愈106例,占56.99% ;顯效54例,占29.03%;好轉24例,占12.9% ;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9%。

4 體 會

針藥并用治療本病具有獨特優勢,且本病我科治療屬純中醫療法。在《內經》中早有火針記載,火針燒紅迅速刺入穴位,可激發經氣,調節臟腑功能,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強筋壯骨之效。毫火針是火針的一個分支,屬中醫的微創技術。從傳統“火針”和“毫針”擇優而來,刺激較火針柔和,較其它針感更強,即通過穴位的快速溫熱刺激達到溫經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阿是穴是疾病的敏感點,從中醫學整體觀念講,阿是穴通過經絡與臟腑組織相聯系,刺激阿是穴可運行氣血、營養全身,使經絡脈道通暢,達到“通則不痛”的作用?!鹅`樞·本藏》云“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也?!苯浲馄嫜i新設穴(項部第四頸椎橫突尖端,斜方肌外緣,風池穴直下2.5寸)是治療頸肩風濕痹痛要穴,頸夾脊、肩髑、肩髎、肩貞等穴位均位于病變范圍內,其穴位深層有大圓肌、岡上肌、岡下肌、斜方肌等肌肉;有肩腳上神經、肩腳背神經、腋神經、橈神經等通過,穴位近治作用可達到疏通經絡、消除痙攣的鎮痛效果。諸穴共用,有溫通經絡、扶正祛邪之效。最近研究表明針刺阿是穴和頸夾脊穴可使炎癥吸收加速、組織水腫減輕、血液循環加速,血管神經營養改善 ,有效減輕頸肩綜合征的疼痛不適[3-6]。導師治療頸肩綜合征經驗穴“項痹穴”(位于足三里下1寸,偏于腓側)具有榮筋、利關節、驅寒的功效,強刺激可轉移大腦皮層疼痛興奮灶,使患者頸肩部產生有效的鎮痛作用。針刺項痹穴采取的是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的方法。兩者結合可以有效的改善局部疼痛,解除肌肉痙攣,使機體經絡之氣的運行通暢,改善周圍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有效治療的目的。中醫認為針灸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經絡有“行氣血,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的生理功能,通過針灸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溫熱作用,可以引導營衛之氣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濡養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肌肉,暢通經絡,使氣血得以調整,從而達祛風止痛目的。同時配合中藥頸痹康顆??诜?,主要是利用其祛風通絡、活血散結止痛的作用。頸痹康方藥物組成:川芎10 g,葛根20 g,杜仲10 g,羌活10 g,獨活12 g,桑寄生12 g,伸筋草15 g,桂枝10 g,赤芍10 g,防風10 g,蔓荊子10 g,雞血藤10 g,灸甘草6 g,隨證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1周為1個療程。重用葛根升舉陽氣而益腎壯督,且擴張血管改善頸項強痛;雞血藤、伸筋草、赤芍、川芎活血舒筋通絡;防風、羌活、獨活祛風濕、止痹痛;桑寄生、杜仲補肝腎,強筋骨;桂枝發汗解肌,溫通經脈;灸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舒筋活血,通絡止痛。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9.

[2] 尚秀葵,胡明海,孟 紅.等.針刺“四天”穴為主治療頸肩綜合征[J].針刺研究,1998,23(4):284—286.

[3] 楊世毅,江 瑜.針刺配合走罐法在治療頸肩綜合癥中的臨床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1,3(23):80.

[4] 顧鈞青.輸刺頸夾脊穴治療頸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5):382-383.

[5] W an BJ,Huang W Zhang YX,et a1.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point towards electroacupuncture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 opathy [J].JAcupunct Tuina Sci,2014,12(1):44-48.

[6] Jing L,Deng H Wang WL,et a1.Th erapeutic eficacy observation on combining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fumigation for cervical

Radiculopathy[J].JAcupunctTuina Sci.2013,11(5):308-3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