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設計:催生高質量童話學習

2020-07-23 07:08趙雪梅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20年14期
關鍵詞:示意圖蜘蛛預測

趙雪梅

微課程教學法系統設計與傳統的教學設計或教案撰寫不同,它本質上是一種學習設計,即為怎樣讓學生學得更好而設計,處處體現對學習規律的思考,助推教師轉變觀念,由“教本位”轉向“學習指導者”。

為了讓學生獲得真正的學習力,教師必須具體精準提煉達成目標,杜絕“高大全”或“少慢偏廢”的教學;為了保證學生抵達目標,教師必須遵循目標管理原則,以“問題導向”的任務驅動學生“愛思考”“真思考”;為了保證投入學習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必須開發或提供能夠支持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習資源,給出相關性極強的學習方法建議,以幫助學生收獲發現式學習的成果,達成課前學習知識的目標;為了讓學生發現課前學習與課堂學習的關系,從而自覺完成好課前學習任務,并為課堂內化知識、拓展綜合能力、發展核心素養做好鋪墊,教師必須智慧創設“課堂學習形式預告”,既引發學生完成課前學習任務的自覺性,又引發學生對課堂學習充滿向往。

正是這樣一種周密的學習設計方式,為學生打造了從事高質量學習的學習鏈,最終催生出高質量學習。

● 瞄準要素,目標精準

統編版第四冊第20課童話故事《蜘蛛開店》是童話主題單元的第二課,課后習題中提示該課核心目標是“根據示意圖講故事”“續編故事”,而這一單元的四篇童話中,還有兩課的課后習題中分別出現“分角色演一演這個故事”“借助提示講故事”——無論是站在童話文體角度,還是單元整體教學視角,“講故事(續編故事)”都是該篇課文的核心目標,也是指向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高階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將這一課的目標進行分解,將課前自主學習的目標定位于字詞、課文朗讀,以及“看示意圖講故事法”的學習,將課堂學習的目標定位于操練、內化“看示意圖講故事法”這一學習方法,具體如下頁表所示。

實踐證明,正是由于精準的目標指引,這一課時的學習效果很好: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階段學習“看示意圖、畫示意圖”這一旨在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學習方法,課堂上分小組“看示意圖講故事”,并在微項目“我給蜘蛛出主意”的學習中先續編示意圖,再看著示意圖續編故事,真正掌握了通過示意圖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結構和內容的學習方法。

童話故事《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統編版第五冊第12課)處于第四單元,人文主題是童話故事,語文要素是預測閱讀策略。這一課的教學要求為“能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去猜想”“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依據題目、插圖、上下文、生活經驗去預測”。

鑒于單篇教學目標以及單元整體目標達成最優化設計的需要,筆者將這一課的課前自主學習達成目標設計為:①能有意識地邊讀邊預測。②能對故事情節做有依據的預測。并將課堂學習達成目標設計為:①樂于分享自己的預測,感受預測的好處。②在預測實踐和交流中,懂得預測是有依據的(題目、插圖、故事內容、生活經驗)。③能有依據地預測故事的情節發展,改編故事。課前和課堂的目標設計要清楚且有梯度,課前進行學習預測,課堂上做理性歸納,并在改編故事中操練預測這一閱讀策略。

● 項目學習,任務驅動

筆者從微課程教學法學習知識主要在課前、內化知識主要在課堂的基本特點中提煉出“學啥會啥”的教學原則。要實現“學啥會啥”,關鍵是把所學知識與經驗結合起來,真正實現內化知識。筆者在這兩課的“翻轉”教學中,分別創設“我給蜘蛛出主意”和“故事新編我能行”的微項目學習主題,讓學生在諳熟童話情節結構以及語言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童話故事創編。

續編故事,需要透徹理解原文,遵循原文的邏輯,通過想象對原文做合理的延伸,是一種半命題的語言創造。續編故事對學生的要求較高,續編前,要能熟讀原文,把握故事框架,洞察故事細節,了解人物性格,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寫作是最好的理解”的功能,又要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預知事物的能力。

續編式的語言訓練要求的是廣義上的“真實”,它允許且要求我們沿著一定的軌道去虛構,去想象——軌道就是原文中的人物性格、情節邏輯。例如,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學生的續編應該是圍繞著“要倒—倒不了”這樣的情節邏輯來進行。

續編故事的思維活動,除了想象以外,還體現為推測,推測要比想象更復雜一些,因為它融合了不少判斷。例如,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從老屋慈祥的面容中,能推測到它接下來如果再遇到小動物求助會怎么說、怎么做。在《蜘蛛開店》中,從蜘蛛的“簡單思維”中可以推測到,如果不做改變,蜘蛛依然會遭遇窘境,而“我給蜘蛛出主意”的故事新編,就必須跳出這樣一種“簡單思維”,進行更深層次的再創造。

筆者執教《蜘蛛開店》時,在“我給蜘蛛出主意”環節,先拋出問題:“如果你是蜘蛛,接下來你打算怎么做?”然后,提示學生先完成續畫示意圖,再看著示意圖組內輪流講故事,最后推薦一位同學向全班學生展示。

● 資源支持,質量管控成為現實

微課程教學法系統設計是一個系統最優化的學習設計過程:要求保證學生完成了與達成目標相匹配的學習任務,就能達成學習目標。

質量管控的路徑是這樣的:在供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所用的“自主學習任務單+配套學習資源”中,教師必須具體精準提煉達成目標,使學生清晰了解學什么、要學到什么程度,以及怎么學能夠達成目標;教師必須根據目標設計“問題導向”的學習任務,使所有的學生都會自主學習;教師必須針對學習任務中完成起來可能有困難的任務開發或提供配套學習資源,給出有針對性的學習建議,以便支持學生有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達成既定學習目標。于是,學習質量成為一個可以管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凸顯出來,成為翻轉課堂成功的關鍵。這樣的話,課堂上完成“內化知識”的使命就有了底氣。

在《蜘蛛開店》一課提供的學習視頻中,筆者針對“完成示意圖”這一任務,從示范用不同符號圈畫文中關鍵詞開始,到將關鍵詞填充到示意圖中,繼而引導思考關鍵詞和示意圖的關系,幫助初次接觸思維導圖的二年級學生學會梳理材料、提煉框架。

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中,針對“學會預測”這一任務,筆者提供的學習視頻里,首先引導學生“一邊聽故事,一邊猜情節”,提醒學生邊猜邊與原文做比較,引入家長對學生的協同評價,以促使學生能“積極猜想、言之有理”;接著讓學生“一邊讀一邊猜”,從題目開始,將自己的猜想明確化,讓預測閱讀成為有意識的活動。這樣,難度得到合理的分解,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猜想的方法。

微課程教學法提倡課前學習知識,將學生需要學習的概念、原理、方法等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從事發現式學習,并且通過錄制視頻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具有一般意義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借助對一般意義的知識的理解舉一反三,完成形式多樣的學習任務。到了課堂學習階段,學生將所學新知應用于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從而實現內化知識,獲得學習成就感。

在微課程教學法系統設計視域下,高質量學習是大概率事件,這就考驗著教師的學習觀、學科素養、信息水平、心理學悟性、批判性思維等專業素養,也倒逼教師進行自我革新、持續發展。當我們見證“設計決定學習質量”的時候,教師也就進入到“主導新境界”的新高度。

參考文獻:

[1]金陵.新體系:微課程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2]金陵.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金陵.翻轉課堂:技術如何支持提升學習質量——微課程教學法視域[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3):11.

[4]李會功.微課/翻轉課堂設計制作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5]汪潮.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童話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17(03).

[6]葉曉微.借助三大策略,優化童話教學——“部編版”低段童話類課文教學例談[J].教育學文摘,2019(10).

猜你喜歡
示意圖蜘蛛預測
選修2—2期中考試預測卷(B卷)
選修2—2期中考試預測卷(A卷)
小蜘蛛凍僵了,它在哪兒呢?
蜘蛛
大蜘蛛
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示意圖及參考文本
《福彩3D中獎公式》:提前一月預測號碼的驚人技巧!
“三定兩標”作好圖
俄歐天然氣管道示意圖
中緬油氣管道示意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