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國輿論場》視角下的新聞評論節目的融媒體創新路徑分析

2020-07-28 05:44盛亞楠
廣告大觀 2020年11期
關鍵詞:融媒體創新

盛亞楠

摘要:伴隨當今融媒體時代的來臨,電視節目向“融媒體化”轉型已形成一種潮流,而電視新聞評論作為一種比較典型且常見的電視新聞節目,其融媒體改革與轉型已成必然。本文以央視節目《中國輿論場》為例,分別從其節目形態、內容生產、傳播渠道等方面,探討其融媒體創新路徑,望能為此領域研究提供些許借鑒。

關鍵詞:《中國輿論場》;新聞評論節目;融媒體;創新

當前,廣大民眾借助直播、微信、微博等途徑,越來越多的參與到或融入到各種媒介內容的生產與傳播擴散當中,怎樣在對受眾參與媒介內容生產這一要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承擔社會責任,引導社會輿論,已經成為當前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需要迫切解決的重、難點問題。針對《中國輿論場》而言,其于2016年3月由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所推出,是國內首檔基于融媒體架構的新聞評論節目,面向全世界進行直播。此節目借助大數據,對全媒體平臺當中的一些輿論熱點進行全面、深入分析,并與民間輿論進行多元化、深層次互動,以此達到對正確輿論方向進行引導的目的,因而得到廣大受眾的一致好評,被國家廣電總局評選為“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等殊榮。本文圍繞此節目,就其在融媒體時代下的創新路徑探討如下。

一、節目形態創新

(1)將“虛擬在線觀眾席”引入節目當中。各個國家的網友都能借助微信搶票這一方式,入座“在線觀眾席”,如此一來,“虛擬在線觀眾”便對傳統的真實現場觀眾進行了取代,其頭像在演播室大屏幕上被呈現出來;而對于其所提問題而言,可能會被節目主持人抽中,并且得到評論員嘉賓的回復或是現場解答;另外,“虛擬在線觀眾”還能夠對某一嘉賓進行指定,實時解答專門領域中的各種問題。(2)采用大數據分析手段。節目組與央視網積極展開各項合作,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全天候、實時性監測輿情變化,全網輿情的所有載體均在其監測范圍之內。還需要指出的是,每期節目都會對最近(1周內)全媒體平臺比較關心的輿情熱點(一般為10個)進行梳理,且依據輿情熱度指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列,形成熱榜單,以此來實現受眾關注點與選題聚焦點之間的深層契合,推動輿論引導的有效性與話題設置的科學性的雙重提升。(3)以“邊看邊聊”為特征的“跨屏互動”?!吨袊浾搱觥穼鹘y平臺的局限性進行了突破,并將社交思維融入其中,在節目微信公眾號的“在線互動”這一板塊當中,專門設置了“邊看邊聊”這一頁面,把網絡互動、電視直播均融入進來,網友評論自手機發出后,經后臺審核(節目組),會在演播室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顯示,具有與“彈幕”相似的效果,因而可實現移動端、網絡端與電視端之間的跨屏實時互動;這不僅與融媒體時代框架下受眾的媒介使用喜好、習慣相符,而且還能較好的彌補傳統電視媒體在社交性、移動性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受眾粘度的提升。

二、內容生產創新

(一)內容豐富,多維互動

(1)主持人在互動過程中對話題空間進行擴展?!吨袊浾搱觥返拿恳黄诠澞烤x擇的是雙主持人模式(男女同臺主持),一共配置有4位主持人(王端端、魯健、王世林與董麗萍)。這些主持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為:其一,既往均參與過新聞類節目的直播活動,或者是直播主持活動,具有豐富的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其二,不僅有多年的新聞工作經驗,而且還具備記者、編輯的基本素養。在節目所搭建的直播場景當中(虛擬在線觀眾、時事評論員與廣大網友之間的實時互動),支持人面對民間輿論場(以網絡媒體為代表)與官方輿論場(以主流媒體為代表),實現對話題走向進行準確把握,以及對話題空間進行深度拓展的駕馭職能。(2)嘉賓在互動過程中對理性思考進行深化。對于節目所邀請的各類嘉賓,比如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員等,其作為當前社會的主流輿論代表,有目的性、針對性與選擇性的對“虛擬在線觀眾”(民間輿論的代表)所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深入解答與剖析,在深化互動的大框架下,加深觀眾對一些熱點輿情的理性認知,以此對民間輿論偏差進行糾正,對正確輿論方向進行引導,最終達到強化其傳播效果的目的。

(二)滿足需求,多元話題

針對《中國輿論場》來講,其無論是在延展話題方面,還是在生成話題上,均對受眾的主導性給予高度重視,通過對全網數據的實時抓取,來達到焦點聚類的目的;然后與各大門戶網站所推送的熱點新聞、百度熱搜內容相結合,生成話題列表,將輿情熱度準確且詳細的呈現出來。另外,還需要指出的是,基于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特色定位,話題不僅涵蓋外交、軍事與國際政治,而且還囊括民生、經濟與文化,因而有著豐富且多元化的內容,這些可以較好的滿足此頻道面向特定受眾的各種需求。

三、傳播渠道創新

《中國輿論場》通過對社交媒體、網絡媒體等平臺的傳播優勢進行充分利用,達到對原有節目傳播渠道進行拓展與優化的目的。當在各個端口同步直播之后(網絡端、央視電視端等),除了會在全網對依據議題剪輯好的視頻偏短進行進一步分化之外,還邀請一些專家、學者,圍繞節目當中還沒有得到有效解答的問題,繼續與網友進行深層次討論與互動,以此達到對節目容量進行拓展,以及對節目熱度予以延續的目的。需要強調的是,與《中國輿論場》相配套的微信公眾平臺,不僅是受眾與節目之間深層次、廣泛化互動的重要平臺,而且還能對節目傳播效果進行持續深化的不錯渠道。在此公眾號當中,一共設置有3個板塊,分別為“我”、“在線互動”與“中輿指數”。其中,點擊“中輿指數”后所彈出的“中輿最熱評”,都時節目嘉賓對當前熱點問題所給出的一些微評論(1~2分鐘),相對于電視直播,其與手機終端網友的碎片化、淺微性的閱聽習慣更為相符。因而可達到再次傳播節目當中的亮、熱點的目的。而對于“在線互動”來講,其下設置有視頻征集鏈接、主題化的照片,以及“直播”平臺、“邊看邊聊”頁面,與節目開始前、進行中與播出后受眾與節目的在線互動相對應。這不僅能使各環節緊密融為一體,而且還有助于受眾粘性的增加,提高傳播的廣度與深度。

四、結語

綜上,《中國輿論場》的開播與發展,較好的填補了媒介融合大背景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空白,為新聞評論節目的今后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啟示。在各種新媒介日漸增多的大背景下,唯有不斷更新傳播渠道、表達方式與創作理念,方能更好的打造出優質作品。

參考文獻:

[1]? 李永健,張弛. 融媒體時代多元化場景建構《中國輿論場》——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創新探索[J]. 電視研究,2017,000(010):44-46.

[2]? 張騰之,陳貝貝. 打造智慧融媒體打通兩個輿論場——央視新聞評論節目《中國輿論場》創新實踐[J].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000(004):5-10.

[3]? 苑麗娟. 融媒體環境下我國電視媒體的影響力重塑——以《中國輿論場》為例[J]. 傳媒,2017(20):89-91.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中醫醫院)

猜你喜歡
融媒體創新
傳統媒體在融媒體時代內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