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角下“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研究

2020-07-28 05:44孫穎
廣告大觀 2020年11期
關鍵詞:學習通產出導向法課程思政

孫穎

摘要:英語視聽說課程,作為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對于培養具有英語實際應用技能的人才意義重大。本文將通過分析“英語視聽說”課程的特點和教學現狀,試圖從課程思政視角下,結合產出導向法(POA)理論框架中的教學流程,通過智慧教學平臺——學習通,探索實現英語視聽說課程思政的有效路徑及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課程思政;產出導向法;英語視聽說;學習通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飛速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偉大理念的提出,社會各界對懂英語,高素質,并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跨文化交際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英語人才聽力及口語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傳統的“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還在依據過去的教學理念,以老師為主體,學生很少參與課堂活動,重“聽”輕“說”的課堂現象屢見不鮮。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其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更大的收獲,筆者認為將“產出導向法”理念應用到英語聽說教學中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二、產出導向法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 POA)是文秋芳教授于 2015 年在《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一文中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理論。[1] 該理論包括 “教學理念”“教學假設”和 “教學流程”三個核心內容,并展示了三者相互之間的關系。教學理念包括“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和“全人教育說”三個方面的內容。教學假設包括“輸出驅動”、“輸入促成”、“選擇性學習”、“以評為學”四個方面的內容。教學流程包括 “驅動”“促成”和“評價”三個階段。

POA的教學理念倡導“學習中心說”,主張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時要實現設定的教學目標,促成學生有效學習的發生。在教學假設的驅動下,教師在課堂與課外的教學設計中的產出任務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為產出目標而進行輸入性學習。在POA的教學流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的產出任務給學生呈現有創意的交際場景,并描述學生產出任務的步驟和具體要求、學生進行選擇性學習和教師給予指導并檢查學生的產出結果。對于學生的產出成果,教師可進行及時評價和延時評價。[1]

POA 構建者一直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近幾年來,很多外語教師嘗試將“產出導向法”理論應用于課堂教學,但是,基于產出導向法的英語專業視聽說混合式教學的實踐卻寥寥無幾,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筆者嘗試將 POA 理論引入英語專業視聽說混合式教學課堂,改變英語聽說課堂上單一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的利用學校提供的教學條件及設備,提高教學效率。

三、英語視聽說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

(一)英語視聽說課程的特點

“英語視聽說”課程是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必修課程,該課程具有綜合性強,自由度高的特點,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技巧與能力,透過語言理解文化背景知識,擴大知識面,進而最終提高語言綜合能力。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既是一個語言學習的過程,又是對綜合語言技能的培養,同時還要填補中西文化和語言習慣之間的鴻溝。課程自由度高體現在不拘泥于單一的視聽材料和聽音方式,而可以采取多樣化、靈活性強、彈性大、富有創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二)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現狀

“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目前大多沿襲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往往選擇單一的教材,通過反復聽音、教師講解、學生機械模仿、教師公布答案的流程化方式來講授。聽力材料時效性差、教學模式僵化、“聽”、“說”、“學”、“用”往往是割裂開來的,并且學生聽教師講解聽力材料的過程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他們沒有主動參與,所以印象不深。這種將“學”與“用”割裂成互不相關兩個環節的授課方式與 POA 所倡導的“學用一體”理念顯然不盡相符。

此外,課程的評價方式也缺乏多元化,未能有效激勵學生和增加學生對課程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很多教師覺得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內容費時費力,最后往往放棄這方面的努力,以至于課堂上過于注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講授,忽略了文化與價值觀的傳遞,未能將專業課程與思政課有機結合,弱化了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然而,在課程思政的視角下,無論什么課程,都應承載核心價值觀的傳遞,培養學生客觀、公允看世界,堅定政治信仰和文化自信,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與外語專業素養及聽力能力的同步提升。因此,現行的“英語視聽說”課程仍存在教學內容滯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師思政素養不高、課程評價方式效力不高等問題。

四、課程思政視角下,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的革新

2016 年 12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要求“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2]。因此,“英語視聽說”課程可以從課程思政視角下,結合產出導向法理論框架中的教學流程,通過智慧教學平臺——學習通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深化愛國主義情懷。

(一)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寓思政元素于教學之中

語言的教學要為其功能服務。然而,現在的“英語視聽說”課程主要聚焦于語言技能的學習,因此,應在教學內容中融入英語國家文化介紹,并適時進行中西文化對比,同時,喚醒學生對等、有效的文化自覺,進而激發對本國文化的認同,培養堅定的“文化自信”[3]。在此基礎上,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思辨力的培養,通過正確的問題設置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和討論,使課堂活躍起來。秉承“課程承載思政”和“思政寓于課程”的理念,優化課程內容。借助優質網絡資源,如 Ted Talk、China Daily、BBC 等網站,精心挑選能對接“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思政教育內容應用于課堂教學,從新穎的視角擊中學生的需求。在豐富課堂活動、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將基于中國文化的內容自然而然地融入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建立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喚醒他們傳承中華文 明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4]

(二)基于產出導向法,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式課堂

在教學中,最大化地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學習通智慧教學平臺創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課堂,讓學生多維度地享受到個性化、人性化、現代化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高效地學習。線下的課堂教學為教學的主陣地、主渠道,教師設計豐富的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拓展、交流與 互動,磨練聽力技能,同時融入貼合學生興趣與需求的思政內容,隱形浸潤,適應時代發展。同時,利用學習通智慧教學平臺,線上為學生提供充沛和多樣化的聽力資源和其他語言學習資源,使學生能隨時隨地進行語言實踐和專業學習。此外,教師也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立體課堂,促進線上線下聯動,靈動教學、形成課程整體育人的聯動效應。

(三)改變學生傳統學習模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辨能力

嚴嬌蘭(2014)指出中國大學生缺乏學習中的思辨能力,與中國古代文化教育理念有關。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 生更多依賴教師的課堂講授,自主學習能力差,分析思考問題能力受限。尤其是在英語視聽說課堂上,因為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興趣、自制力等各方面原因導致一些學生思辨意識缺席,仍按照傳統的聽課模式進行視聽說課程學習。[5] 這與新時代大學生人才培養目標不符。因此,在“英語視聽說”課上,教師要刻意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使學生意識到:在“英語視聽說”課上不僅是為了獲取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尤其是自主學習和思辨能力。另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不僅滿足于詞匯的積累和語音語調的正確性,局限于沒有深度的會話交談話題,在課內還應該敢于接受教師布置任務的挑戰,充分發揮積極性參與到話題討論中,并克服畏懼心理,勇于提出觀點和見解。課外學生應注重知識面的拓寬,尤其借助多媒體網絡資源在學好教材的基礎上,多多關注各種學習資源,使本學科與跨學科學習相結合。既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散思維,又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培養。

(四)改革考核內容與方式,建立新的激勵體制

考核是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驗和促進教與學的有效途徑。傳統的考核模式不夠科學,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阻礙了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為了增強學生對課程的認同感、獲得感、成就感,需要改革考核內容和方式,并建立恰當的激勵機制。例如,可以將師生的實時互動和課堂參與納入考核范圍,同時將課程思政成效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注重思政與語言學習的自然融合,把學生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人文精神與考核掛鉤,引導學生實現學習觀念與學習效率的雙重轉變。[6]

五、結語

綜上,在“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中充分運用“產出導向法”的理念,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把中國文化融入到“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有助于利用網絡平臺打破傳統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助于充分展示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樹立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助于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 文秋芳. 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 [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

[2]?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中國教育報,2016(12).

[3]? 彭靜.課程思政視角下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

[4]? 王卉.基于泛在學習環境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融入路徑探 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

[5]? 嚴嬌蘭.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0).

[6]? 聶春閣,徐輝.淺談英語課程思政[J].卷宗,2018,(17).

(作者單位:西安外事學院)

猜你喜歡
學習通產出導向法課程思政
基于學習通的《數字圖像處理》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研究
超星學習通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信息化模式在設計初步課程教學方面的應用與研究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基于移動學習APP的政治理論教學改革研究現狀
產出導向法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嘗試
淺論“產出導向法”研究及其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