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傳統磚石牌坊文物保護技術研究

2020-07-29 12:33劉奇俊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9期
關鍵詞:牌坊保護文物

劉奇俊

摘 要:牌坊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是我們認識和研究中華傳統文化的實物載體,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為此,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文物保護技術的研究和創新。文章以佛山祖廟褒寵牌坊修繕工程為例,從建筑歷史、建筑形制、裝飾藝術、疑點考證、病害殘損、修繕技術、技術創新七個方面對佛山祖廟褒寵牌坊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了系統研究和經驗總結,為嶺南磚石文物建筑保護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經驗參考。

關鍵詞:磚石;牌坊;文物;保護;研究

1 建筑歷史研究

宋元時期,佛山“郡馬梁”始祖梁詔經南雄珠璣巷入廣南遷,后定居南海西雍村。梁詔的第五世孫梁節迎娶了宋理宗趙昀之妹為妻,妻子隨后被封稱為郡主,梁節被封為郡馬爺,從此梁氏家族便被佛山鄉民稱為“郡馬梁”。梁焯是梁詔的第十三世孫,明成化十九年(1483)出生于佛山岡頭村(現石角村),明嘉靖七年(1528)去世。①明正德九年(1514)進士,任禮部主客清吏司主事(從六品),任職期間以“諫南巡”和“杖責火者亞三”事件名動京城。梁焯為官清廉,剛直盡忠,明正德十六年(1521)晉升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從五品),經考評最優,獲授承德郎銜,被朝廷委以重任。同年,梁焯組織南??し鹕奖ち菏霞易褰ㄔ炝丝ゑR梁大宗祠,祠堂前建造一座三間四柱三樓廡殿頂磚石牌坊,牌坊正面額枋陰刻明嘉靖皇帝敕賜“褒寵”二字,背面額枋陰刻明嘉靖皇帝敕賜196字詔書,以彰顯被皇帝嘉獎的殊榮。1972年郡馬梁大宗祠改建為佛山市第十中學(沿用至今),佛山市博物館將牌坊按原貌遷建至佛山祖廟花園內。褒寵牌坊在廣東省內屬于較為少見的有明代紀年的磚雕牌坊,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2012年被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政府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圖1)。②

從1972年至2019年,褒寵牌坊未進行過全面徹底的修繕和保養,牌坊出現不同程度的殘損病害和安全隱患。2019年1月,佛山市祖廟博物館啟動了佛山祖廟褒寵牌坊修繕工程前期勘察設計及修繕方案論證工作。2019年3月,佛山市禪城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核準了褒寵牌坊修繕設計方案。2019年5月,佛山祖廟褒寵牌坊修繕工程正式開工,2019年7月圓滿竣工并對公眾開放。

2 建筑形制研究

北宋時期,隨著社會文化的繁榮發展和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封建意識的普及深入,牌坊發展成為既有標識作用又有裝飾作用的自成一體的獨立建筑;明清時期,牌坊文化的發展更是達到頂峰,在建筑結構上出現了多柱、多間、多樓牌坊,在建筑材料上出現了磚石、木石、磚木牌坊。此時的牌坊已經成了統治階級提倡道德倫理、歌功頌德、維護統治的一種工具,褒寵牌坊便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作。

褒寵牌坊是一座典型的廡殿頂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主體采用磚石混合結構,主要材質為灰質沉積巖石和青磚。牌坊面闊三間6.67米(明間3.73米,次間1.47米),高度7.3米,高寬比1.09。褒寵牌坊和其他傳統建筑一樣,整體構圖分為三段式,臺基部分為基座及抱鼓石,屋身部分為豎向立柱及橫向額枋,屋頂部分為檐樓(圖2、圖3)。

2.1 基座

褒寵牌坊的四根立柱分別立于四塊獨立的石基上,石基分三層,長2.2米,高0.45米,與立柱及抱鼓石形成一個整體,使牌坊底部較為厚重。這樣的處理手法一方面令結構更穩定,另一方面可避免牌坊頭重腳輕,使整體視覺感受較為穩定平衡。抱鼓石是牌坊建筑非常重要的構件,在結構上起到加固立柱、提高整座牌坊穩固性的作用,裝飾上也是重點修飾部位。褒寵牌坊樓柱及邊柱兩側均有抱鼓石,共4組,形態尺寸一致,高2.3米,寬0.7米。每塊抱鼓石用整塊石材制成,最下層為三層雕花基座,中部為鼓面,鼓面光滑,無雕刻,鼓上為精美龍鳳浮雕(圖4)。

2.2 額枋

褒寵牌坊四根立柱均為正八邊形石柱,柱與柱之間用石質額枋連接,結構體系與木牌坊基本一致。明間大小額枋之間為牌匾,正面陰刻明嘉靖皇帝敕書“褒寵”二字,背面陰刻明嘉靖皇帝敕書190字褒獎詔文。大額枋分為三層,層次豐富且分明。明間小額枋下設雀替,次間小額枋用雕刻手法刻畫出月梁及雀替效果,匠心獨運。所有額枋上均刻畫精美石雕,使簡單的建筑構成更加層次分明、富于變化、精致美觀(圖5)。

2.3 檐樓

檐樓是牌坊美學體現的重要部位。褒寵牌坊中,屋檐與梁柱之間用青磚斗拱連接。從外形上看,青磚斗拱分為四層,每層之間用青磚仿制斗及華栱出跳,共向外出跳三次,前后檐分別出挑0.58米。出挑的每一層青磚均制作成透空磚雕,題材不一,形態各異,與磚砌斗及華栱有序排列。原本厚重的結構因此更加輕盈,同時又創造出立體、精美的視覺效果。從結構上看,整個青磚斗拱分為兩部分,檐口以下,青磚層疊而上,逐級向外出挑,上一層的青磚壓住下一層,出挑穩定而牢固。自檐口以上,青磚逐級向內收進,這部分青磚不僅僅塑造出屋頂的坡度,更重要的是以自身重力壓住檐口以下出跳的青磚,使整個青磚斗拱達到平衡和穩定。如此看似再平常不過的構造其實實現了結構穩固與外形美觀的完美統一(圖6)。

2.4 翼墻

褒寵牌坊東西兩側翼墻為1972牌坊遷建時后期加建,不屬于文物本體。后加建的翼墻為磚砌墻體,面貼青磚片,屋面為傳統草筋灰筒瓦屋面,采用綠釉陶瓷瓦當和滴水瓦,墻脊下檐塑兩排白色佛手灰塑,墻體中部為綠釉陶瓷竹節花窗。后加建的翼墻與褒寵牌坊邊柱聯成一體,整體構圖比例和建筑裝飾手法與牌坊協調融合,既豐富了牌坊的構成元素,又增強了牌坊的穩定性(圖7)。

3 裝飾藝術研究

褒寵牌坊采用廣府建筑常用的“三雕兩塑”中的石雕、磚雕和灰塑作為建筑裝飾。

3.1 石雕

石雕是極具嶺南特色的一種裝飾藝術,華美精致的石雕往往代表著榮耀、地位和財富。褒寵牌坊的抱鼓石、額枋、雀替為石雕重點刻畫部位,雕刻技法主要以浮雕為主,雕刻題材為龍鳳、人物、故事、花鳥、動物、植物等,雕刻手法蒼勁有力,線條構圖變化豐富、寓意吉祥如意。

抱鼓石上部石雕為一對龍鳳,龍在前,鳳在后,似踏著祥云從天而降,相對而望,守護石柱,寓意“龍鳳呈祥”,鳳凰和蛟龍體現了牌坊的級別與尊貴,彰顯了家族的榮耀(圖8)。

牌坊明間大額枋正面石雕題材為“魚躍龍門”,額枋兩端為兩只傳統鰲魚造型,左側鯉魚越過龍門變化為蛟龍。隱喻梁焯受到皇帝褒獎、職位高升、飛黃騰達(圖9)。

牌坊明間大額枋背面石雕題材為“梁焯候旨”,額枋兩端為兩只傳統鰲魚造型,從右側開始依次為宣旨大臣、儀仗隊伍、皇帝使者,梁焯夫婦以及家人恭候皇帝褒獎詔書的場景,彰顯了梁焯作為臣子剛正不阿、盡忠職守,最終獲得了皇帝的認可和褒獎(圖10)。

3.2 磚雕

褒寵牌坊屋檐與梁柱之間用青磚連接,僅方寸之地,磚雕藝術被發揮到了極致。磚砌斗拱中,外立面的每一塊青磚均為鏤空磚雕,這在牌坊建筑中是極為少見的。為了強化鏤雕通透立體的效果,磚砌斗拱在結構上也進行了巧妙的處理。青磚仿制斗拱承托鏤雕青磚出跳,青磚背部臨空,與后面青磚相隔60毫米。這個簡單的設計使厚重的青磚斗拱變得更為輕巧,結構受力更為合理,整體結構更為穩定。褒寵牌坊正樓青磚鏤雕共計184個,邊樓青磚鏤雕共計156個。340個磚雕采用龍、鳳、祥云、花鳥、魚蟲、八寶等嶺南傳統雕刻圖案(圖11)。

明間小額枋正面磚雕題材為“八仙過?!?,八仙故事始于唐而盛于明,人物紛雜不定。明代中期八仙人物漸漸固定為漢鐘離、張果老、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鞍讼蛇^?!钡窨碳y飾在明代中后期嘉靖和萬歷年間最為盛行,這也正是褒寵牌坊建造的年代(圖12)。

明間小額枋背面磚雕題材為“雙龍戲珠”,兩條龍戲?;驌寠Z一顆龍珠。西漢時期,“雙龍戲珠”紋飾便成為一種吉祥喜慶的題材,常用于建筑彩畫、裝飾雕刻、器皿紋飾,寓意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幸福長壽(圖13)。

3.3 灰塑

褒寵牌坊唯一的色彩體現在灰塑上,正脊以青磚砌筑,塑造成龍船形狀,中間局部鏤空。龍船屋脊整體以黑色為底,飾以白色卷草紋灰塑,中間是重點刻畫部位,牡丹叢中兩只喜鵲踏立枝頭,活靈活現(圖14)。

褒寵牌坊屋脊上共有立體灰塑20個,其中正脊鴟吻為鰲魚,垂脊端部均為獅子滾繡球,一層檐樓中部為獨角獅。相傳,明代初年,佛山出現了一頭怪獸,經常偷吃家禽和莊家。鄉民為了驅趕這頭怪獸,便請當地竹篾匠人用竹篾編織了一只外表猙獰兇殘的獨角獅子擺放在宅院和農田四周,用“以怪制怪”的辦法將怪獸嚇跑。自此,獨角獅的形象便在佛山民間流傳至今,廣府建筑中,獨角獅以灰塑和陶塑的形式出現在屋脊上,寓意辟邪、鎮宅、平安、吉祥(圖15、圖16)。①

4 史料疑點考證

4.1 銘文考證

牌坊正面牌匾陰刻明嘉靖皇帝敕賜“褒寵”二字(圖17)。

牌坊正面牌匾陰刻嘉靖皇帝敕賜190字褒獎詔書全文:“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春卿掌邦禮之司,任為持重主事,佐郎官之政,責亦匪輕故必才行之俱優,庶其委畀之不負,茲惟慎選,務在得人爾,禮部主客清吏司主事,梁焯家傳,經術名起,甲科首擢,屬于春曹,實分司平,邦制勛請,故典茂彰,信理之能,恪守官箴,不替操持之志,歲年寖久,聲舉誕開,屬最考之方書,豈褒恩之可,后式昭寵,數用勵賢能,茲特進爾,階承德郎,錫之敕命。于戲!官在明揚簡拔,尚需于來效恩,當固報懋修,勿替于初心,勉副訓詞,嗣膺顯擢,欽哉。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保▓D18)

4.2 年代考證

關于褒寵牌坊的建造時間,以往的研究均認為是明正德十六年(1521)。但是,從牌坊上的敕書來看,敕書的頒發時間為明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牌坊修建的時間必定晚于此時間,基本無法在正德十六年建成。因此筆者推測,褒寵牌坊的建造時間應該晚于1521年,具體時間有待繼續考究。

4.3 敕書考證

關于牌匾上的“褒寵”二字及背面的敕書,以往的研究認為是正德皇帝朱厚照親書。但是,敕書落款時間是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根據史料記載,正德皇帝朱厚照于正德十六年四月去世,其堂弟朱厚熜于同年五月即位,次年改元嘉靖。另外,民國版《佛山忠義鄉志》卷十四人物志一梁焯中記載:“世宗登極,念焯以諫被杖,賜銀十兩,加俸一級?!雹谟纱送茢?,為梁焯及其父敕賜褒獎詔書的并非正德皇帝朱厚照而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5 殘損病害研究

四十余年來,褒寵牌坊未進行過全面修繕保養,現已出現不同程度的殘損病害和安全隱患。在確定修繕方案前,修繕團隊對褒寵牌坊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病害勘察,并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殘損狀況進行了重點分析研究。

5.1 磚石構件

褒寵牌坊的磚石構件整體保存較好,但4根立柱下的石基座風化較為嚴重。研究發現,褒寵牌坊最主要的危害來源是風雨侵蝕和高溫高熱(圖19)。

5.2 灰塑構件

褒寵牌坊的灰塑有兩種類型,浮雕及立體雕。殘損狀態主要有脫落、開裂、褪色。具體情況如表1:

正脊鰲魚及戧脊獅子開裂脫落情況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灰塑內部骨架為鐵絲,鐵絲易銹蝕膨脹,從而導致灰塑破裂。銹蝕后的鐵絲無支撐力,開裂嚴重的灰塑大面積斷裂脫落。仔細查看褒寵牌坊開裂脫落的灰塑,裂縫處都能清晰看到銹蝕的鐵絲。第二,除了鐵絲外,立體灰塑還以瓦片為骨架。瓦片強度不高,且本身無凝膠力,瓦片交接處為脆弱部位,較易開裂脫落。獅子灰塑中,腿部及繡球均用瓦片做骨架,瓦片交接處均有不同程度裂縫,嚴重處瓦片整體脫落。

一層檐樓中部的四只獨角獅保存較好,無開裂,雖有褪色,但底色仍完整保留。這可能與獨角獅的位置有關,其位于二層檐樓之下,相比其他灰塑而言,較少受到雨水沖擊,骨架未銹蝕,灰塑表面也較光滑完整(圖20、圖21)。

5.3 屋面構件

牌坊屋面均為傳統的草筋灰筒瓦屋面,瓦件均為素色,兩翼花窗墻脊屋面均為草筋灰綠釉琉璃筒瓦屋面,瓦件均為綠釉色,與牌坊本體形制不符(圖22)。

牌坊屋面和花窗墻脊屋面風化、開裂、移位,瓦件松動、殘損、缺失,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圖23)。

6 修繕技術研究

6.1 修繕原則

遵循“四個保存”原則,即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對構件維修執行能維修、加固后使用的應維修、加固后使用,不隨意更換、增減構件。

遵循“藝術構件實行保守對待”原則,本次維修中對一些存在殘損,但不影響藝術審美、不危及文物安全、暫時不修不會造成損壞加劇的,實行不全面修復原則。僅對有確定依據的藝術構件給予恢復。

遵循“現代材料的使用應可逆、隱蔽”原則,為了保護更多有價值的構件,允許科學地使用現代材料。但使用時應遵循在重要部位使用后應是可逆的,或使用后不影響今后的保養維修。重要部位使用現代材料,應進行必要的試驗。

遵循“能小、中修的不大修”原則,維修中認真鑒別各種殘損情況,分析其損壞成因及對建筑造成的危害,根據對建筑安全構成的威脅大小,采用最恰當的維修方法。

6.2 修繕技法研究

6.2.1 灰塑

根據殘損分析中灰塑不同程度的殘損現狀,修繕方案分為三種。

第一,對于殘損嚴重的灰塑,重做或修補主體結構,徹底消除安全隱患,重塑或修補殘損部位,再批灰上色。

第二,對于局部缺失的灰塑,重塑缺失部位,再批灰上色。

第三,對于保存較好的灰塑,清理表面風化污漬,再批灰上色。

針對傳統灰塑容易爆裂、缺失、脫色、酥堿、風化、殘損等情況,本次修繕從內部骨架和表面顏料兩方面進行了病害研究和工藝改進。

第一,原灰塑采用鋼筋作為主骨架,鐵絲作為塑形骨架。本次修繕為了解決鋼筋和鐵絲容易銹蝕的問題,同時遵循現代材料的使用應可逆、隱蔽的原則,將主骨架更換為高強度不銹鋼筋,將塑形骨架更換為黃銅線。由于不銹鋼和銅具有較高的耐久性和可塑性且不會生銹,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灰塑的安全可靠性和結構穩定性,提升了灰塑的整體使用壽命(圖24、圖25)。

第二,相關研究顯示,傳統灰塑如采用普通化學顏料上彩,一般在3年左右即會出現明顯褪色的情況,若采用礦物顏料上彩,色彩可維持10年以上。褒寵牌坊原灰塑所采用的色灰和顏料成分由于年代久遠,目前已經無從考證。本次灰塑修繕為保障修繕質量,均采用礦物和植物顏料。為此,我們對灰塑顏料的主要成分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和研究(圖26)。

傳統灰塑采用的上色顏料主要分為礦物和植物兩類。

①礦物顏料:

黑色顏料,采用石墨、煤晶、紫膠泥、鐵粉為原料,直接研磨捶細漂制成“烏煙黑”。

紅色顏料,采用天然朱砂礦石直接研磨捶細漂制成朱砂。

黃色顏料,采用雄黃、雌黃、赭石、赤石等礦石直接捶細研磨漂制而成。

藍色顏料,采用天然純堿、硫黃、高嶺土、木炭為原料,經高溫煅燒而成。

綠色顏料,采用天然銅礦石加清膠和青料研磨捶細,清水淘洗去渣后清漂,積淀出石綠、石青。

②植物顏料:

茶藍、藤黃、梔子、姜黃、胭脂、紅花、紫草等植物趁其鮮潤進行收集,各料洗凈,分類碎細,分缸發酵,釀化熟透,分別榨汁、浸漿、漬淀、晾干。

6.2.2 屋頂

褒寵牌坊屋面為傳統草筋灰筒瓦屋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開裂、瓦壟風化、瓦件殘損等病害。為保證屋面修繕質量,本次修繕將屋面進行了整體揭瓦重鋪。牌坊的屋檐為青磚結構,筒瓦屋面對青磚斗拱產生了豎向壓力,從而更有利于青磚斗拱的結構穩定性。本次修繕為了避免破壞屋檐結構的穩定性,采用揭瓦與重鋪同步進行的施工措施,揭一部分鋪一部分,從而將施工措施對屋檐結構穩定性的影響降到最低(圖27)。

6.2.3 基座

褒寵牌坊四個沉積巖石基座風化情況比較嚴重,為此,我們對石質文物風化原因進行了分析研究,相關文獻顯示石質文物風化形態一般有五種:復試、開裂、脫落、空鼓、破損。其風化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雨水溶解,水是強溶解劑,酸雨對石質文物進行沖刷,巖石中的可溶物質會被溶解,使巖石孔隙增大,降低了巖石強度和堅硬程度,從而更易導致巖石疏松出現風化。

②高溫影響,石質文物白天在陽光下暴曬,高溫高熱造成巖石表面溫度很高,巖石內部受高溫影響較小溫度較低,夜間巖石表面迅速冷卻收縮,內部因緩慢受熱膨脹,這種表里不一的膨脹收縮導致石質文物順著巖石紋理裂紋。

③風力侵蝕,風力造成石質文物表層疏松、開裂、松動的部位脫落,新的石材表面裸露在外,風化作用進一步向石材深層發展。

④生物作用,微生物穿透巖石表層導致裂縫,它們的分泌物會腐蝕巖石中的礦物質引起巖石變質。

石質文物保護措施主要包括清洗、加固、防護等,我們在研究清楚石質文物風化的原因后,結合褒寵牌坊巖石基座的病害程度,在保證牌坊整體安全的前提下,不采用加固方式進行維修,從而避免文物遭受更嚴重的破壞。

本次修繕采用清水對風化部位進行清洗,將微生物、雜草、可溶物質、粉化物質、灰塵污垢等清洗干凈,采用12毫米厚鋼化透明玻璃保護罩對石基座進行物理防護,玻璃罩兩側開設透氣孔以利排氣,既滿足了文物防護需求,也滿足了文物展示需求,既實現了對文物的最少干預,也實現了對文物的有效保護(圖28)。

6.2.4 翼墻

后加建的翼墻墻脊采用綠釉陶瓷瓦當和滴水瓦,而牌坊屋面皆為素瓦,視覺上圍墻喧賓奪主,整體協調性欠佳。本次修繕將翼墻瓦面進行了拆除,統一更換無釉素瓦,從而與牌坊瓦面形制保持一致(圖29)。

7 技術創新研究

草筋灰是傳統筒瓦屋面的主要修繕材料,傳統草筋灰需要將稻草切割成小段和石灰漿攪拌均勻后密封、浸泡、發酵15~30天,稻草在石灰漿中進行化學分解反應,這個過程需要耗費較長時間,對工程建設進度產生較大影響。在文物保護工程建設中,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如何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時間成本,是我們文物保護工作者需要重點研究的范疇。

在古代,傳統草筋灰屋面開裂漏水的問題始終是傳統建筑中難以杜絕的問題,為了解決屋面開裂的問題,古代工匠便在石灰砂漿膏中加入草筋作為拉結材料,加強草筋灰屋面的結構強度和堅硬程度,大大緩解了屋面開裂和漏水狀況,草筋的作用類似于現代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傳統草筋灰要求草筋纖細柔軟、韌性十足,滿足灰膏攪拌及施工要求。受古代生產力水平限制,古代匠人無法通過人工將稻草切割成纖細如絲、質地柔軟的草筋,只能將稻草切割成段在石灰漿水中進行化學分解,從而將稻草段改造成符合使用要求的草筋纖維。如果稻草發酵僅僅是為了獲得纖細柔軟、韌性十足的草筋纖維,那么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現代化的粉碎設備,將稻草粉碎成規定尺寸以滿足灰膏攪拌使用,這樣就可以節約大量時間,進一步提高修繕施工效率。

褒寵牌坊東西兩側翼墻為1972年牌坊遷建時加建,不屬于文物本體,墻脊屋面采用傳統草筋灰筒瓦屋面,我們在這個部位進行了成品草筋灰實驗。將傳統稻草發酵草筋更換為成品絲狀草筋,即用粉碎機將稻草粉碎成寬度1~3毫米、長度不超過50毫米的成品草筋。草筋灰攪拌時,將525千克石灰、2.5千克糯米粉、1.75千克紅糖、75千克細砂、1.5千克草筋同時攪拌30分鐘,放置1~2日,待砌筑瓦壟時加入10千克水泥攪拌均勻后即可投入使用(圖30—圖34)。

本次采用成品草筋調制而成的草筋灰修復瓦壟嚴格遵循“現代材料的使用應可逆、隱蔽”的原則,修復后的瓦壟完成面美觀、光滑、平整、堅固,從外觀來看與傳統工藝修復的瓦壟完全一致,經實踐檢驗取得了較好的修繕效果,顯著提高了修繕效率,降低了修繕成本(詳見表2)。今后我們將對成品草筋灰制作的屋面瓦壟進行長期監測,為此新材料的推廣應用提供實踐基礎。

8 結束語

牌坊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是我們認識、了解、學習、研究中國傳統文化、道德價值觀的實物載體,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佛山祖廟褒寵牌坊修繕工程在文物本體修復和保護方面,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的四保原則。在非文物本體修復和保護方面,成功將一種新型材料“成品草筋灰”運用于筒瓦墻脊的修復中,經實踐檢驗取得了較好的修繕效果,顯著提高了修繕效率,降低了修繕成本??茖W的修繕和保護,使這座五百年的古建筑再現昔日風采,繼續擔負起傳承和頌揚傳統文化及優良道德觀、社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

參考文獻

[1]王其鈞.中國建筑圖解詞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2]佛山市圖書館.民國佛山忠義鄉志[M].長沙:岳麓書社,2017.

[3]佛山市博物館.佛山祖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4]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廣東省佛山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M].佛山:佛山市嘉俊彩印有限公司,2013.

[5]程宜.“褒寵”牌坊后的生命探析—梁焯研究[D].佛山: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83-88.

[6]賴瑛.珠江三角洲廣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7]林暢斌.嶺南廣府地區建筑灰塑工藝及保護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1.

[8]胡剛.湖南石雕牌坊及其裝飾設計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9]袁曉春.明朝戚繼光石牌坊綜合保護技術探究[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8(12):72-74.

[10]高業京.明十三陵牌坊石雕彩畫淺析[J].古建園林技術,2018(6):13-17+67.

[11]金其楨.牌坊中國[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

[12]羅越楠.中國古代牌坊設計的倫理思想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3.

[13]魏筠.廣州地區古建筑裝飾語言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8.

[14]梁正君.廣州陳氏書院建筑裝飾工藝中的辟邪物[J].東南文化,2003(6): 69-73.

[15]郭曉敏 劉光輝 王河.嶺南傳統建筑技藝[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牌坊保護文物
中國現存牌坊文化遺跡的地域分異及成因
安徽桐城六尺巷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讓文物講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竊
文物掉包案
斷劍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