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利用生物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科興趣

2020-07-30 16:22姜長吉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3期
關鍵詞:現實價值生物實驗策略

姜長吉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多種新型理念不斷涌現,為教學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生物是一門理科類課程,其中包含大量知識點,若是僅以理論講解為主,必然難以促使學生真正地內化、吸收知識,因此新形勢下應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本文將對生物實驗教學的現實價值展開分析,并從多個方面討論了相應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實驗 學科興趣 現實價值 策略

生物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為了打造高效課堂,展開生物實驗的勢在必行的。學生身為課堂學習主體,他們的學習興趣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也關系學習能力能否得以提升?,F如今,如何充分利用實驗,有效激發學生學科興趣已然成為一項備受關注的研究課題。以下則是筆者就此的分析與論述。

一、生物實驗教學的現實價值

生物屬于自然學科,實驗是其最為核心的教學組成。從本質上分析,生物實驗教學的現實價值主要體現為:

1.傳承經典實驗,增強學生直覺感

生物教材包含大量經典實驗,這些實驗呈現出科學家的探究精神以及邏輯思維,在展開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認識經典實驗,使學生可從中汲取一定的經驗,有效增強學生的直覺感。同時,可構造課堂學習氛圍,滿足新時期學生的實際需求[1]。

2.優化教學課堂,拓展學生知識面

若是僅以理論講解為主,課堂上學生的個性思維發展必然會受到限制,長時間下去還會對生物學科產生抵觸情緒。而利用生物實驗,可優化教學課堂,盡管完成實驗需遵循規范性原則,但在此過程中學生思維可有效拓展,掌握實驗方式、步驟的同時,也可適當地增添個人想法,進而達到拓展自身知識面的目的。

3.凸顯創新元素,培養學生自覺性

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今天,生物技術不斷革新與升級,在展開生物實驗時,教師應結合時代變化,將更新的生物技術呈現在課堂上,使學生能夠了解新興技術,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可依托信息技術,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示生物實驗,使學生可構建生物模型,并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自覺性。

二、利用生物實驗激發學生學科興趣的有效策略

1.落實實驗教學,凸顯教學目的

通過分析生物教材,可發現其已將各個實驗分類并整合,與考試大綱一一對應,且這些實驗與理論教學緊密銜接,及時展開實驗教學,一方面可加深學生知識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科興趣。從本質上分析,高中生物實驗課堂側重于理性指導,即教師立足于教學內容,把握兩者之間的關聯,確定實驗形式,凸顯教學目的,科學規劃實驗方案,在每一環節當中拓展學生個性思維。生物實驗種類較多,包含觀察類實驗,如“觀察細胞質”的流動,也包含探究類實驗,如“探究影響淀粉酶活性的條件”等等,盡管實驗種類各不相同,但具體教學過程中都采用了小組合作這一方式,同時針對性地提出問題,促使學生可自主展開生物實驗,通過分析交流,得出相應結論,或者驗證理論性原理。實驗教學課堂上,學生始終保持著探究精神,為了充分落實生物實驗,教師應遵循民主的原則,實現科學分析,同時在不打斷學生思路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指導,幫助學生梳理思路,使學生切實體驗實驗的嚴謹性與應用性,進而真正地達到教學目的,并有效激發學生學科興趣。

2.展開實驗活動,保持學生興趣

相對來說,生物實驗獨立于理論教學,這并不是指兩者之間毫無關聯,而是指生物實驗往往是在理論教學完整之后獨立展開的,在實驗課堂上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以及深化學生探究思維。高中生思想逐漸趨于成熟,他們更加渴望通過個人努力與合作探究完成生物實驗,因此為了進一步保持學生興趣,教師應在基礎實驗的根本上進行延伸,設置實習型的實驗活動,促使學生協同合作,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以“種群密度取樣調查”為例,課上必須要讓學生了解并熟悉不同的調查方法,適當地給予引導,幫助學生建立知識與實踐之間的共通橋梁。通過互聯網平臺搜集相關實驗資料,用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仔細觀看、分組探究,確定調查對象以及方法。接下來,各小組結合所學知識以及經驗,規劃本次實習型實驗的具體方案,方案中包含調查對象特點、選樣數量、選樣標準、組內成員各自任務等等,并預測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什么問題,提前制定解決策略。通過這樣的實驗活動,可增強學生探究性思維,也可促使學生充分掌握生物知識,同時也有利于保持學生學科興趣。

3.挖掘實驗素材,豐富教學內容

展開生物實驗應遵循規范性、標準性的原則,以這樣的原則完成各個實驗,學生可養成良好習慣,實驗過程中的出錯率也會持續遞減。高中生物實驗數量是有限的,且受到種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其中一部分實驗效果很難提升,因此新形勢下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實驗素材,在此基礎上延伸課堂實驗,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同時盡可能有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以“DNA”教學為例,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DNA是遺傳物質”,可通過模擬演示的手段將“艾弗里”實驗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帶來更為直觀的視覺體驗,之后鼓勵學生展開思考與分析,充分感知科學家的探究精神,并獲得一定的實驗思維。再以“植物生長素的發現”為例,可將教材中“達爾文實驗”以同樣的手段呈現出來,在網絡上搜集相關視頻,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思索空間,在給定實驗結果的前提下,進行理論探究與剖析,此過程中,以小組合作為主,鼓勵每一位學生主動表達個人觀點,互相分享、溝通,在此基礎上達到激發學生潛在興趣的目的。此外,當某一學生對教材實驗存在困惑,組內討論進行解答之后,必然會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加強重視生物實驗已然成為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可保持學生對生物這門科學的興趣。因此,作為新時期教師應充分把握生物實驗現實價值,并從落實實驗教學、展開實驗活動、挖掘實驗素材等多個方面做起,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興趣,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實驗課堂,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齊國民.基于信息技術構建高中生物實驗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9(04):118-119.

[2]馮浩,田鑫.淺談有效開展高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2):105+109.

[3]菅江鶯.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3):140-141.

猜你喜歡
現實價值生物實驗策略
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當代價值
盧卡奇物化理論對中國當代啟示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
新媒體在高職生政治價值觀教育中的價值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