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某辦公樓空氣質量監測分析

2020-08-04 09:13朱春鄒永剛劉思坦王麗娜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 2020年7期
關鍵詞:智能監控室內空氣防疫

朱春 鄒永剛 劉思坦 王麗娜

【摘要】本文為測評檢驗辦公場所在防疫復工期間的空氣質量,本文選取上海靜安區某典型辦公場所,連續監測一周5個工作日的室內空氣狀態,發現防疫期間辦公場所,包括大空間辦公區、小型辦公室和會議室等工作場景均有良好的空氣環境保障。

【關鍵詞】室內空氣;空氣測檢;防疫;智能監控

2020年2月中旬,新冠疫情在我國得到良好的控制,上海等各大中城市進入了復工模式,許多辦公場所已經開始啟用。在疫情嚴峻的形式下,加強對辦公場所的衛生環境管理,切實有效防控新冠毒病傳播,實現對辦公環境空氣質量保障,是每個企業和產業園區的重要任務。

為測評辦公場所空氣質量,在上海市一處面積約為1000m2辦公場所,安裝設置了多個環境監測點,全面啟用了在線空氣質量監測系統,該系統可實時感知室內空氣環境溫度、濕度、PM2.5、CO2、甲醛和TVOC等典型環境空氣參數。通過智能環境監測網絡平臺,實現手機、計算機、大屏幕等實時數據和數據曲線展示,并實現遠程環境數據服務管理。

本次選取2月10~14日,即防疫期首個工作周的5個工作日的環境監測數據,重點測評分析大空間辦公區、小型辦公室和會議室等工作場景的環境數據。具體測試場景如圖3。

防疫期間選取典型環境參數,一周測評結果如下。

1.溫度

防疫期間所有辦公區域沒有開啟空調系統,根據圖4一周溫度監測曲線數據,室內一周平均溫度依次為:小型辦公室17.7℃>會議室15℃>開敞辦公室14.7℃。小型辦公室溫度高于其他空間約2.5℃,這主要是由于小型辦公室屬于辦公內區,與其他區域空氣不流通,通過南向外窗攝入陽光有蓄熱作用。會議室處有西向外窗,在下午時溫度較高。通過測評可知,防疫期間正值春季,對于開敞式辦公空間,建議辦公人員多加衣物保暖。

2. PM2.5

如圖5周PM2.5監測數據變化曲線(其中室外PM2.5由上海環境監測站提?。?,室內PM2.5濃度基本小于室外環境,并隨室外濃度有規律變化。測試一周期間,3個測點的PM2.5濃度均值在24~27μg/m3,認為3個辦公地點PM2.5濃度一致,沒有顯著偏差。室外PM2.5室外計算得I/O(室內濃度與室外濃度比值)為0.68。測評期間,室內通風和凈化系統沒有開啟,室內僅通過圍護結構對室外PM2.5過濾效率約30%,防護作用有限。在霧霾天情況,引起室內PM2.5濃度升高。這對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的防控不利,將加大衛生防疫難度。因此,建議在霧霾期間,辦公場所設置空氣凈化設施,盡可能降低室內PM2.5濃度。

3. CO2

圖6給出了疫情期工作時間段的各監測點CO2的平均濃度沒有顯著差異,在480~490ppm范圍,比較正常工作期開敞辦公區、小型辦公室、會議室的CO2平均濃度為690~750ppm。即防疫期間的CO2濃度僅為正常工作期間的64%~71%,這個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防疫期間,企業采取了人員調控,一半以上辦公人員采取居家辦公,對選擇辦公場所工作人員,也采取上下午分時上班方式,因而辦公場所的人員密度顯著降低,由此有效防控疫情傳播的發生概率。

4.小結

通過應用室內空氣質量監測平臺,在辦公場所設置典型傳感監測儀,可以實時在線監測室內熱環境、顆粒物環境和典型化學氣體參數,并通過遠程監測管理室內環境質量,實現辦公、商場、居住、交通站廳、車廂等公共環境、居家環境的環境質量監管、實現室內空氣污染防控,以及有效應對衛生防疫等需求。

參考文獻

[1]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T 18883-2002[S].室內空氣質量標準,2002

[2]朱春,劉思坦,滕振飛,等. 談學校教室通風的必要性[J].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0,1:25-26

(作者單位:1.上海迪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 佛山市順德區意艾蒲電器有限公司;3.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中圖分類號】TU834.8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3362(2020)07-0056-02

猜你喜歡
智能監控室內空氣防疫
“豪華防疫包”
春節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復工當“三員”
端午節俗與夏日防疫
基于ARM的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與控制系統
基于單片機的室內空氣凈化系統
室內空氣PM2.5超標不容忽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