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森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三個維度

2020-08-04 09:40吳寧寧甜甜孫魯
鄱陽湖學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人與自然霍華德

吳寧 寧甜甜 孫魯

[摘 要]霍華德·帕森斯深度挖掘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從三個維度發展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第一,深刻闡釋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與自然辯證統一的關系;第二,論證了馬克思恩格斯是非人類中心主義者,重新界定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立場;第三,系統分析了資本主義的“寄生模型”和生態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生態危機的解決路徑,描繪了從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向社會主義和諧生態過渡的美好藍圖。

[關鍵詞]霍華德·帕森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

霍華德·帕森斯(Howard ?L. Parsons,1918—2000)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會的奠基人之一,曾多次擔任會長。通過他的努力,來自蘇聯、古巴、南斯拉夫、保加利亞、波蘭、加拿大和美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們出席該研究會的年會。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話》(Dialogues on the philosophy of Marxism,1974)、《馬克思主義、革命與和平》(Marxism, Revolution, and Peace,1976)、《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多元視角》(Diverse Perspectives on Marxist Philosophy,1995) 中合編了這些會議的議程。他作為年會的東道主,招待了許多國際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并幫助美國公眾了解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運動。

帕森斯教授被俄羅斯和古巴的哲學家們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之一。他的學術工作主要集中于社會哲學、倫理學、宗教哲學和馬克思主義等領域。他是一位多產的作者,撰寫和編輯了多部專著,在哲學、宗教和教育的期刊上發表了200多篇文章。其主要著作有:《人本主義與馬克思的思想》(Humanism and Marxs Thought,1971)、《東方與西方的人》(Man, East and West,1975)、《自我、全球問題和倫理》(Self, Global Issues, and Ethics,1977)、《馬克思恩格斯論生態》(Marx and Engels on Ecology,1977)、《馬克思主義、基督教與人的價值》(Marxism, Christianity, and Human Values,1981)以及《蘇聯的基督教》(Christianity in the USSR,1987)。他是《自然、社會和思想》(Nature, Society, and Thought)雜志的副主編,曾在該雜志1995年第8卷第1期編輯了關于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特刊。帕森斯教授一生關注許多社會問題,特別是和平、貧困、生態和核裁軍。他對這些社會問題的看法,為馬克思主義文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從1963年到1993年,帕森斯在每屆世界哲學大會上提交論文并組織研討會。除了在美國的各種會議上提交論文外,還在印度、德國、波蘭、意大利、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日本、朝鮮、古巴和蘇聯等國的會議上提交論文。他還經常參加基督教與馬克思主義的對話。

帕森斯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享譽國際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也是美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關注到自然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試圖從生態學角度重新解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并將生態思想融入價值理論,以解決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問題。帕森斯發現了一個新的、“迅速增長的”觀點,即后資本主義的觀點。它是辯證的并將最終適合于即將到來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工人階級掌管國家并代表所有人的利益管理社會,最終將進入一個無階級的、不需要國家的共產主義社會?!度吮局髁x與馬克思的思想》把環境主義的道德責任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聯系在一起,認為馬克思恩格斯不是人類中心主義者而是超自然主義者,超自然主義是正確的本體論和科學的人類學,資本家是剝削勞動者和自然的寄生蟲,資本主義對自然的征服是環境遭到破壞的原因。他主張用重新解釋過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用社會制度改造現實的生態問題,通過生態解放與政治斗爭的結合,人類間的合作,以及國際間的合作三種途徑來實現從資本主義到生態社會主義的轉變。帕森斯詳細分析了歷史上每一種生產方式所體現的人與自然相處的模式,并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提出未來社會人與自然相處的模式,為我們呈現出人類歷史與自然歷史發展的具體圖景。

帕森斯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廣受國際學界關注。英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格倫德曼(Reiner Grundmann)和美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伯克特(Paul Burkett)、奧康納(James OConnor)都借鑒和繼承了帕森斯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帕森斯、格倫德曼和奧康納都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辯證關系,用重新解釋過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格倫德曼的《馬克思主義和環境保護》一書認為,“控制自然”的觀念以及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源自于帕森斯思想的影響。該書從對自然的支配的角度來論述帕森斯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奧康納吸收了帕森斯關于人與自然辯證關系的思想,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分析了資本主義的生態危機。福斯特和伯克特繼承帕森斯的思路,仔細研究了馬克思的各種文本,證明馬克思具有豐富的生態思想,并分別建立起自成一家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其中,福斯特繼承了帕森斯的致思路徑,繼續挖掘馬克思文本中的生態思想,成為美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集大成者;伯克特則進一步發揮了馬克思關于生態危機與自然、社會及其關系的思想。

中國學界專門研究帕森斯的論文數量不多。學者們認為,帕森斯所闡述的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引人注目。如郭劍仁撰文指出,帕森斯在《馬克思恩格斯論生態》中宣布“馬克思恩格斯有自己明確的生態學。主要體現為馬克思恩格斯社會與自然辯證關系的觀點,即通過勞動與技術實現的人與自然的相互轉換,必將經歷前資本主義的人與自然關系,資本主義的人與自然異化關系和共產主義條件下的人與自然統一關系,在資本主義社會達到頂峰的對自然的壓迫也將隨著階級關系的消除而消除?!雹亳R強強、齊艷麗提出,帕森斯的《馬克思恩格斯論生態》通過引述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態、環境、自然及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等方面的言論來證明馬克思思想的生態性。他們認為:“馬克思的生態思想主要表現在自然界對人及其勞動的第一性和優先性、人合理地運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自然界本身是辯證發展的、人與自然通過勞動實踐實現相互轉化等方面?!雹夙n立新認為,帕森斯作為一個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者,早在1977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論生態》一書,針對環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的挑戰,用了幾乎一半的篇幅直接列舉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關論述,本能地捍衛著馬克思主義的權威。②富丹則認為帕森斯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寄生生態。③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試圖考察帕森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三個內在關聯的維度:一是闡釋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辯證統一的關系;二是論證馬克思恩格斯是非人類中心主義者;三是探究資本主義的寄生生態模型和生態危機的解決路徑。

一、帕森斯闡釋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辯證統一的關系

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發展方式與生態環境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日益突出,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嚴重惡化,西方各國“綠色”政黨和環保主義者成為社會活躍力量,民眾關于環境保護的呼聲愈發強烈。社會問題的出現與解決問題的實踐,推動人類尋求科學的理論,并以此為指導化解在生態危機語境下如何與自然相處的社會難題。在煩嘖的探討聲中,帕森斯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進行再挖掘,以更為全面的視角,提出與西方生態中心論者依托資本主義發展方式緩和生態危機相左的方案。

馬克思主義在生態問題上的觀點經常被一些學者批判,這些學者并不認為“原教旨”的馬克思主義內蘊生態學的顯性基因。關于這一點,美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學派內部也未能調和,奧康納和福斯特開啟的長達幾代學者的爭論也證明了這一點。帕森斯在1977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論生態》一書中堅定地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具有非常明顯的生態思想,并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闡發,用接近一半的篇幅直接列舉馬克思恩格斯的有關論述:“通過摘選和組織,以便能清晰、全面地展示他們關于自然,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技術,人與自然通過勞動的相互轉化,前資本主義人與自然的關系,資本主義在工作場所與住宅方面對自然和人的毀滅,共產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轉變等方面的觀點?!雹芘辽乖诖嘶A上駁斥了一些學者對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自然、生態方面的誤讀,捍衛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權威,也對馬克思恩格斯生態理論提出了建設性的分析路徑和解決措施,實現了理論圓融。

西方環保主義者習慣性地將資本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一同進行批判,認為二者對待自然的態度都是“蔑視”的,推崇的人與自然關系都是索取性、對抗性的。帕森斯稱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誤讀,強調馬克思恩格斯表達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辯證統一而非拮抗的。帕森斯從歷史發展的視角,論述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他說:“馬克思認為,在人類行動之前,自然以生存手段和勞動工具的形式為人類提供了財富。自然的物理條件也束縛著人類?!雹萑撕妥匀痪哂刑烊坏霓q證統一的關系。帕森斯認為,在原始時代,自然“自發地”或“主動地”為人類提供資源,人類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獲取,這時人類在思想上容易脫離與環境的聯系,形成人控制自然的思維模式;而在封建時代,由于生產力水平較低,人只能被動地接受自然環境。這兩個時代都未能在思想上建立人與自然的恰當聯系。在資本主義時代,伴隨著機器的出現,人類從自然中獲取資源的能力大大提升,強化了這種“自發性”和“主動性”,降低了人類的勞動成本,控制自然的思維慣性也大大增強。資本主義時代對于自然的征服態度表現的是一種絕對的支配。馬克思恩格斯身處資本主義時代,能夠深切地感受到這種態度。在帕森斯看來,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能夠清晰地看到環境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制約,必然不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認同資本主義的人與自然關系。

帕森斯指出,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者因主張人與自然相“對抗”而被指責。①但事實上,馬克思并沒有過分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也沒有把自然看作人類的“假想敵”,而是呼吁要關注人類思考世界和自己的獨特力量,要關注對自然、社會和政治制度采取的行動并改變他們——總之,從事件和階級的盲目決定中解脫出來,為人類自身能力的充分實現提供自由。②“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時期就表達了對自然的審美態度,在中年時期又重點關注了經濟、政治和斗爭,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但理解和把握這種觀點和聲音并不排斥我們享受自然和社會之美?!雹叟辽拐J為,馬克思恩格斯并沒有否定人與自然統一的原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被認為是相互聯系的,這種聯系雖蘊藏于難以理解的上帝劇本之中,但可以借助運動的‘簽名(痕跡)來進行相近的解讀,因為自然界中各種事物都在普遍的共嗚中有類似的互應”。④

西方環保主義者認為,資產階級學者和馬克思主義者在討論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時都未能離開“對自然的支配”的邏輯。但帕森斯認為,資本主義對自然的支配強調的是征服,“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的‘策略是‘征服自然以滿足人類的需求”。⑤這種征服強調的是人對自然單方面的獲取,將負面的影響全盤拋給自然。而馬克思恩格斯更強調的是一種合理的控制。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是建立在汲取黑格爾辯證法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思想的基礎之上,所以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觀點具有近代哲學的“主客體”二分法內容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色彩。費爾巴哈認為,人類先有溫飽再有思考,對于溫飽的需求建立在約束人的身體、機能、自然資源、土地和水等的基礎之上?!兜路觇b》時期,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也流露出人本主義的色彩,關注的多是人類對物質生產方式的控制,缺乏人與自然關系的整體視角。但巴黎時期之后,馬克思關于人類社會思考中人與自然關系的因素愈加明顯。俄國評論家考夫曼在關于《資本論》的評價中寫道:“馬克思將社會運動視為由規律控制的自然歷史的發展,這些不隨人的意志、意識和意愿而轉移,而且反過來控制人類的意志、意識和意愿?!雹拮匀慌c社會的關系辯證統一地貫穿在馬克思的勞動、階級斗爭和社會演變規律的分析中。這種辯證統一關系的核心就是合理地控制自然。帕森斯認為,這種合理的控制,與“征服”的本質區別在于控制的目的和方式的不同。馬克思所言“對自然的支配”,不等同于剝削、干涉,而是在關注自然對人類的影響之下開展人類的活動。人類對自然的主要控制方式就是勞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物質變換過程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代表了人與自然的交互。在帕森斯看來,這種交互機制既有按自然規律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路徑,也有克服不合理的生產關系這一路徑。從目的來說,自然的作用在于滿足所有人的需要,而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過多地滿足了資本家的片面需求,生態危機卻需要人類共同承擔。馬克思恩格斯謀求的是人類對自然的“共同控制”。

“馬克思恩格斯對于自然關系剖析的這種‘探索不是盲目的反對和破壞。它是辯證的轉變,其中自然和人都被保存、改變和重新創造?!雹倥辽拐J為,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觀點從無產階級解放的視角出發,認同“自然不是人類的敵人”“自然也不是人類的上帝”,人與自然是辯證統一、動態平衡的,人控制自然并創造出“第二自然”。馬克思認為,應當克服人類內部的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實現一種合理的“共同控制”,避免資本主義將全部自然都納入“第二自然”的設想,也避免極端環保主義者將自然同“第二自然”完全對立起來。

西方環保主義者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而非統一,這是對馬克思恩格斯生態觀的片面認識。在與自然的對抗中提升生產力,是發生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當時生態危機并未出現,這是馬克思恩格斯辯證法中抓住主要矛盾和重點的體現。從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主義理想來說,共產主義社會就是一個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無產階級社會。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理論中,人與自然的沖突并未成為理論全部,人與自然的和諧從未被低估。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是在環境承載力之內實現人類自身的發展,不是少數人通過支配絕大多數人來完成對自然的剝削,而是人類逐步掌握自然規律,在適應環境變化中完成自身發展,在“斗爭”的同時實現與自然的“團結”。帕森斯還提到,人的創造力是負熵,而自然界的運動是一個熵增的過程,即一個混亂程度逐步增加的過程,人也身處熵增的自然界運動之中。人的創造力的根本作用在于減少這種混亂,實現自然界的和諧,其中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帕森斯論證馬克思恩格斯是非人類中心主義者

西方環保主義者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堅定的人類中心主義者,未能建立生態的道德和秩序體系,甚至否定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在帕森斯看來,這種批評是對馬克思恩格斯生態觀點的誤讀。馬克思恩格斯歷來尊重人類價值,但絕非人類中心主義者。

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西方產生了非人類中心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兩種生態倫理思潮。西方環保主義者認為,資本主義和馬克思恩格斯雖然認為人類社會內部運作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都主張從人類立場出發對自然進行開發利用甚至掠奪。雖然馬克思恩格斯并未將人與自然“二元對立”,但分析“主體—客體”“精神—物質”只是哲學思考的局部分割。帕森斯指出:“我們可以將‘無生命的物體視為‘物質,盡管我們對它們的感受是‘精神的,這是一種非自然的二元論?!雹诘桥u者認為,馬克思恩格斯仍未能與“人類中心主義”徹底割裂。非人類中心主義者在不完全考慮人類的利益情況下秉持對生態關注的道德律令和自發愿景,將生態環境作為理論和實踐的追求。批評者認為馬克思恩格斯缺少這種自覺而人本氣息濃重。帕森斯對此并不贊同,并認為這種非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在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多有體現:“在多產的巴黎早年時期,馬克思指出,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和陽光是客觀環境中的事物,通過我們與它們的富有成效的互動,我們維持著身體的存在。甚至更重要的是,這些事物構成了我們精神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理論的對象,也是自然科學和藝術的對象。馬克思稱它們為人的‘精神的無機界‘精神的食糧?!雹賹ψ匀坏淖杂X關注和研究成為馬克思恩格斯理論的“應然”,并不存在像批評者所說的“生態缺位”?!度R茵報》時期,馬克思所寫的《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一文其實早有對生態的自發性維護。那時關押在普魯士監獄里的很多犯人,是因撿拾地上的枯樹枝而被抓起來的農民,理由是破壞了私有產權。這種干涉農林一體生態系統的行為,讓馬克思拍案而起。這次辯論雖著眼于保護農民的林權,但卻把森林等生態單位與所有人聯系起來。由于經歷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同時也目睹了歐洲生態環境的惡化,對于良好生態環境的期盼已經融入馬克思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共產主義的愿景之中,并伴隨著生態運動,延續成為今天馬克思主義的紅綠交融。

帕森斯在馬克思恩格斯對于生態危機的預測中也找到了相關的線索?!榜R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的描述是對私人財產關系和交換機制如何挫敗能源生產和分配的一種闡述,因此對他們來說,這種危機將是可信和可以預測的?!雹谶@種生態限度取決于自然界內部的物質運動并能為人類所認知。這種預測和界定出于對生態的自發重視和對生態規律的敬畏與尊重,具有一定的“底線”意識。帕森斯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非人類中心主義者而不是生態中心主義者,他們對于環境污染等生態危機的界定上轉向了人類社會內部:“環境污染是整個系統的內在結果,所有從事生產和分配的人們也從事著污染?!雹塾纱丝梢?,馬克思恩格斯所崇尚的既不是人類中心主義也不是生態中心主義,而是一種中立主義或超自然主義。

帕森斯對馬克思恩格斯是非人類中心主義者的認識還源于對馬克思勞動理論的解構。馬克思認為,人的勞動本質上是根據人的目的調控的物質變換過程,包括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材料。從人的目的的角度來分析,馬克思的勞動理論的確呈現出了人類中心主義的色彩,人類向自然注入目的、具有支配自然的意愿,從而進一步使自然屈從于人的意志。但帕森斯另辟蹊徑,深刻把握物質變換過程的意義,認為物質變換具有同化外部物質和將獲得的物質異化到外部兩條路徑。從人的方面來看,勞動對象只能是外在的、暫時的、偶然的;從自然質料的方面來看,自然質料雖然要進入人類社會、被賦予人的屬性,但并不會因此被消解,向原初自然回歸的運動始終在進行。帕森斯套用馬克思提出的中性“產品”概念,認為產品在第一條路徑中被制造出來,在第二條路徑中被分解消失,但自然質料卻始終存在,通過第二條路徑成為“自由體”,人類在對自然的現實支配過程中不能實現自己的中心地位。在勞動的具體實際中,人類雖然可以克服勞動目的中主客體的不平衡性,但在第一條路徑上還遠未達到絕對支配的程度,在第二條路徑也缺乏實踐性。這充分說明對馬克思恩格斯是人類中心主義者的批評是一種誤讀。帕森斯認為,馬克思主義一直存在著自然主義或非人類中心主義的因素,但帕森斯并未由此延續下去,關于物質代謝的生態思想在約翰·貝拉米·福斯特那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從人的思想意識中降低人類的地位,否定將人的內在價值作為自然價值,將道德關懷的對象擴大到人之外的自然界,并賦予自然界所有生物相等的自然權利。生態中心主義強調地球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優先性,主張建立生物與人平等的倫理道德,認為人類中心主義主導的倫理道德體系不可能解決生態問題,應當建立“自然價值”和“自然權利”。此外,生態中心主義缺乏對技術的信任,認為人類中心主義主導的科學技術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帕森斯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非人類中心主義者但不是生態中心主義者,并與生態中心主義者完全不同;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仍然處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框架下,雖尊重自然但未抑制人的地位和價值,也從未表達過人與生物或生態完全平等或臣服于生態系統的觀點,不贊同人類與生態的對立關系;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自然的認識中,沒有舍棄提升生產力的觀點,反而認為提升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基礎,人類不應該放棄科技而退居到田園烏托邦式的生活中去。帕森斯堅持認為,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并不存在“人學空場”,也不認同生態中心主義關于人類、科技與自然的對立關系,而是認為生態危機的根源是未能尊重人的基本價值觀的資本主義制度。他指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自然的原始統一、制造業與農業的統一被破壞,人類在不可預見和有害的后果中突然改變自然。資本家的浪費,土壤枯竭,砍伐森林,破壞自然的物質循環、對自然貪婪的政策,忽視人類的福利,對自然和人類都是具有毀滅性的?!雹倥辽箤︸R克思恩格斯的非人類中心主義和人類基本價值的闡釋,有力地駁斥了對西方環保主義者馬克思恩格斯和馬克思主義的批評。

很多批評者認為,馬克思主義過度強調人的價值而貶低自然的價值。帕森斯在《馬克思和恩格斯論生態》中指出,馬克思恩格斯從來沒有貶低過自然的價值,相反,他們認為自然與人具有同樣的價值?!榜R克思認為,在人的行為之前,自然以生存手段(如肥沃的土地、魚等)和勞動工具(如瀑布、可通航的河流、樹木等)的形式為人類提供了自然財富?!雹谠谠忌鐣?,“舊石器時代的工具最初可能來自切割、削磨動物的牙齒和爪子或者鋒利的鳥喙等等”。③“自然不僅為人類提供了生產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還為人類提供了‘精神食糧”。④帕森斯指出,認為自然是不重要的或虛幻的并使天堂成為人的目的地,促使人類漠不關心或蔑視自然的超自然主義哲學,會導致貧瘠的人格,其感官生活、情感和想象力,以及對世界認知的和與世界的創造性聯系將繼續貧瘠和不發達。人類不可能僅僅依靠自己的知識和智慧來生存。雖然馬克思恩格斯經常出于哲學和辯論的目的來論證人類自由的獨特力量——“人是唯一從動物狀態中解脫出來的動物”,但他們同時認為,“大自然是如此有序,以致人類為了生存而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以致人類不必發揮自己的能量和聰明才智來謀生、衣食和庇護自己”。⑤隨著工具和機器的發明,人類能夠滲透到自然界最重要的秘密中去,包括人類歷史、細胞、基因、生物進化、物理進化、原子等,但人類不會因為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工具的革新而脫離自然?!皺C器是人腦和手力的物化,是大自然發現自身的方式”,⑥“人類的‘誕生和與自然的臍帶分離并不意味著人類不再是動物,不再是自然系統的組成部分”,“人的需要與自然堅定完整地聯系在一起,因此無法在不滿足自然的情況下改變和滿足人類”。⑦

三、帕森斯探究資本主義的寄生生態模型和生態危機的解決路徑

資本主義發展進入20世紀,生態危機頻繁爆發。就美國而言,1943年洛杉磯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原因是汽車排放的氫氧化物在紫外線的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致使大多數市民患上眼紅、頭疼等癥;1955年、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類似事件,并造成人員死亡;1948年多諾拉發生煙霧污染事件,有6000人出現眼痛、喉嚨痛、頭痛、胸悶、嘔吐和腹瀉等癥狀,并有17人死亡。帕森斯身處美國資本主義生態危機最為嚴重的時期,將生態納入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路徑,剖析了資本主義寄生生態模型和生態危機產生的資本主義根源。

帕森斯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是寄生的生態,社會主義社會才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最高階段”,①解決生態問題的方案就是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生態學的轉變。帕森斯指出,“資本家與自然的關系就像他們與工人的關系一樣,以剝削、污染和毀壞為特征”,②為了眼前利益過度使用、開發自然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導致了生態危機。生態危機的加劇給人類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數億人患有失明(維生素A缺乏癥)、貧血(鐵和葉酸缺乏癥)、地方性甲狀腺腫(碘缺乏癥)、腦損傷(蛋白質缺乏癥)以及其他致殘和致命疾病”。③帕森斯認為,資本家之所以肆無忌憚地破壞生態環境,是因為在他們“眼”中,生態僅僅是“喂養”人類或為機器提供“飼料”的工具,“資本主義的‘策略就是‘征服自然以滿足人類的需求”。④資本家不相信把自然的繁殖力所必需的條件保持在特定的范圍內是有必要的。他們將地球變成了“售賣的對象”,對待自然同對待人類一樣毫無顧忌,在資本擴張的過程中任意砍伐森林、犁地、大肆掠奪自然的饋贈——石油、天然氣、礦石和土壤中的肥料,從而造成了河流枯竭、森林消失、能源匱乏和環境污染。

帕森斯指出,人與環境構成的統一生態系統內最主要的關系就是“食物鏈”。帕森斯將資本主義的生態系統內部分為生產者和寄生者(或捕食者),生產者指社會的勞動者和被剝削者,寄生者指資本家。生產者、寄生者和環境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相互關聯。帕森斯用“食物鏈”比喻資本主義,借助生態系統闡述勞動者和資本家的關系:“在寄生者和獵物之間的交換中,寄生者只歸還生產者沿著食物鏈傳遞的部分。因而,食物鏈是不完整的。在自然界中,寄生者會暫時增肥起來,而生產者則萎縮并死亡。與其他系統中的獵物不同,充滿寄生階級的人類社會的獨特性在于被捕獵的生產者能理解他們的捕食條件,并采取行動推翻這些條件,從而建立新的社會關系系統?!雹輳倪@個生態系統中可以看到資本家剝削的實質,生態學可以與政治經濟學聯系在一起。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與生產者形成了這種寄生關系。這種關系也同樣表現在生態上:“資本家與自然的關系就像他們與工人的關系一樣,以剝削、污染和毀壞為特征。馬克思恩格斯觀察到資本家在不付任何代價占用地球資源,將地球變成了售賣的對象?!雹?/p>

帕森斯認為,資本家對自然的剝削也同對雇傭者的剝削一樣,無視自然的惡化和“訴求”。機器是人腦和手力的物化。人類努力從大自然中獲取物質,并對其進行目的性調整的創造性累積。機器的大規模應用促使對于生產者和生態的剝削進入新的階段,資本家需要更少的雇傭成本,對自然質料的攫取也更為便利?!皺C器雖然總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勞動過程,但只能逐漸地進入價值生產過程?!雹偃说膭趧恿κ前雌诮Y算,而機器具有一次性投資的成本,使用和維護費用低,壽命長,適應范圍廣,耐受惡劣環境。機器的使用提升了自動化程度,生產原料范圍由棉花等農作物向金屬、礦物、煤炭、石頭、原始森林等擴展,寄生者的捕獲量也隨之增加。

帕森斯提出,資本主義的制度設計決定了寄生者在生產者和機器的輔助下,對自然界進行無休止的剝削,將自然環境控制在資本之下??萍荚谫Y本的干涉下被異化,生態危機進一步加重。首先,生產者的轉移破壞了農業和工業的統一。城市集聚大量勞動力,工廠占領田地,擾亂了人與土壤間的物質循環,造成了物質變換的裂縫,人類從土壤中獲取的物質不能返回土壤,不能實現生態系統中的循環,導致土壤荒蕪或肥力缺乏。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大量使用化肥,造成了環境污染,打破了自然的預設;工業的發展造成農村勞動力減少,人工成本增加,農業發展低緩,農作物產量質量下降。更長遠地看,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逐步惡化,旱澇災害的出現,部分農作物的疾病,將會對農村地區產生更深層次的毀壞。但隨著工業的無節制發展,城市和農村都受到負面的影響,“時至今日,在美國發達資本主義的城市和農村貧民窟,數百萬人仍然被譴責生活在骯臟和貧困之中……數百萬人仍然工作在充滿脅迫、疾病和危險的地方。每年噪音、灰塵、污垢、煙霧、氣體、有毒化學品、毆打、輻射和不安全器械所造成的污染,使我們國家的8000萬工人一半以上生病、受傷和死亡”。②在資本主義制度的籠罩之下,這種生態環境惡化轉化成工人的生活環境的惡化,資本邏輯是生態危機的元兇。帕森斯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自然的原始統一被破壞,資本的逐利性和貪婪性使得資本家以擴大利潤為目的而忽視生態環境。因此,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方法就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社會主義是人與自然關系的最高階段,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和將有滿足人的一切基本需求的社會豐富性:“人類彼此之間的關系將不再愚蠢或貪婪,將不再被迫視對方僅僅是環境的一部分或僅僅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他們將彼此視為目的?!雹?/p>

帕森斯建構的資本主義寄生生態模型,揭示了資本主義所追求的人與自然關系是緊張的、對抗的。寄生者從利益出發,對工人和生態環境缺少人文關懷,通過剝削工人勞動力和生態環境,實現利潤最大化。正是資本的效用原則,使自然界的一切領域都服從于生產,在自然領域造成異化,使自然成為牟利的一種工具,不斷地侵吞“第一自然”。同時,資本追求增殖的本性,也激勵著生產的持續擴大,將生產納入資本的效用體系,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和異化消費。自然的被剝削和剩余價值的被榨取,其實就是資本積累過程的兩個方面。帕森斯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時代,沒有面臨嚴重的生態危機,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論述是社會主義生態學的底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培育生態文明、解決生態問題,就在于它摒棄了資本邏輯,捍衛著生態邏輯。社會主義社會不以資本為中心,不按效用原則將“第一自然”納入效用體系,也不會出現生態危機。生態的解放其實早就內置于人的全面發展之中,人的全面發展理應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這是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今天與生態危機斗爭與昨日的共產主義革命一脈相承,生態問題與政治斗爭相互雜糅,生態解放孕育在政治斗爭之中。

帕森斯提出將生態解放和政治斗爭相結合。生態解放應當作為當前無產階級政治訴求的重要內容。無產階級只有通過對自然資源的控制和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反抗的雙重路徑,推翻資產階級的寄生優勢,建立新的社會關系系統,才能實現自身經濟、政治、社會地位的根本性轉變。帕森斯主張構建全社會的生態聯盟。社會各個階層都應該具有馬克思所認為的對自然的“有責任的支配”,避免科技異化、消費異化,建立起社會內在的環境保護機制,實現生態均衡和社會監督,任何人或團體都不能從生態不法行為中“獲利”。

帕森斯提倡開展國際間的有效合作。生態問題遍布各個國家,是全球性的。各個不同制度、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合作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十分必要。各個國家應加強整體性思維,將生態問題納入全局性戰略進行考量。國家之間應開展技術合作,完善生態技術的轉移,實現對于生態問題的有效治理。國家之間應加強社會溝通,凝聚社會共識,形成完備的遠程規劃。帕森斯首開用馬克思主義回應生態危機的先河,他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四、結語

帕森斯深度挖掘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中的生態思想,從三個維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思想。第一,帕森斯深入探討了馬克思主義所認同的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并非“人—自然”單向度的征服型對抗性關系,而是一種和諧的關系,追求的目標是人類合理地控制自然。第二,帕森斯系統地描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學立場并非人類中心主義而應從屬于超自然主義,揭示了馬克思恩格斯對生態危機的預測是從自然視角出發指向人類社會內部,指出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勞動關注的重點是從人的意志向物質變換偏移,認為這種與自然的互動過程重現了人與自然的平等關系。第三,帕森斯創造性地提出了資本主義寄生生態模型,認為生態危機正是源于資本主義制度,資本家從“寄生”中獲益,而生態危機卻由全社會承擔;只有實現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制度轉變,才能根本性地解決生態危機。帕森斯結合“寄生模型”構建了三種解決路徑,即通過生態解放和政治斗爭相結合,構建全社會的生態聯盟,以及開展國際間的有效合作,進而優化“人—社會—自然”三位一體的協調關系,謀求全人類對自然的共同的“合理控制”。

責任編輯:安 吉 徐 敏

猜你喜歡
人與自然霍華德
偷畫的人
維權事件
自救
保持微笑
悠悠琴聲百年情
切實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設生態文明
羅伯特?弗羅斯特田園詩中人與自然的對話
從文學倫理學角度分析《青草在歌唱》中人與自然的關系
谷底魔獸
文化哲學中人類基本的文化關系的論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