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病原微生物標本不合格原因及管理對策

2020-08-11 10:40容,周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0年15期
關鍵詞:條碼病原內科

代 容,周 林

重慶市榮昌區人民醫院院感科,重慶 402460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多種傳染病仍然是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最重要的一類疾病,病原微生物檢驗對疾病的診斷和指導臨床用藥有著重要意義。準確的檢驗報告除了需要儀器和檢驗技術外,送檢標本的質量也是影響檢驗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文主要查找與分析病原微生物標本送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提出管理策略并對其進行應用評價,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根據榮昌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微生物標本接收、拒收標準,選取2018年3-12月在本院進行病原微生物檢驗的26 318例標本中不合格標本1 354例,回顧分析不合格標本組成情況、不合格原因,并給予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措施。采用標準操作規程進行環節質量控制后,統計分析2019年3-12月24 898例標本中的1 120例不合格標本。

1.2流程再造與實施 根據存在的問題,對現有臨床病原微生物標本采集和運送流程進行改造。與臨床、實驗室溝通建立各種臨床病原微生物標本采集和運送標準操作規程。標準操作規程具體內容包括:(1)血培養標本采集與運送標準操作規程;(2)痰培養標本采集與運送標準操作規程;(3)手術切口標本采集與運送標準操作規程;(4)尿培養標本采集與運送標準操作規程;(5)糞便標本采集與運送標準操作規程;(6)腦脊液標本采集與運送標準操作規程;(7)膿液標本采集與運送標準操作規程。重點干預的科室有重癥監護病房、骨科、呼吸內科、泌尿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

1.3環節質量控制 實施標準操作規程的同時,建立有效監督機制,由院感專職人員、護士長對各環節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執行力和依從性。在實施過程中,結合臨床實踐不斷優化和改進標準操作規程,確保標準操作規程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1.4效果評價 實施標準操作規程3-6月后,進行效果評價。評價主要包括實施標準操作規程前后病原微生物標本不合格原因分析、重點干預科室不合格標本分析。

1.5統計學處理 收集資料,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比較標準操作規程實施前后的差異,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病原微生物檢驗不合格標本類型分析 2018年3-12月本院1 354例不合格標本中,對不合格標本類型進行分析,痰液標本占86.85%(1 176/1 354),糞便標本占6.20%(84/1 354),尿液標本占5.61%(76/1 354),分泌物、咽拭子、腹水各占0.37%(5/1 354),血液標本占0.22%(3/1 354)。

2.2病原微生物檢驗不合格標本原因分析 病原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采集方法不當、標本容器錯誤、不合格痰標本、運送不及時、送檢標本與條碼不符等,對檢驗質量影響較大。標準操作規程實施前后,各類不合格標本統計見表1。

表1 標準操作規程改進前后標本不合格原因統計(n)

2.3優化標準操作規程前后病原微生物合格標本情況 2018年3-12月于本院進行病原微生物檢驗的不合格標本(1 354例)占該時期所有進行病原微生物檢驗標本(26 318例)的5.14%。標準操作規程優化后,2019年3-12月于本院進行微生物檢驗的不合格標本(1 120例)占該時期所有病原微生物檢驗標本(24 898例)的4.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標準操作規程提高了全部病原微生物送檢標本的合格情況。其中痰里有食物、其他送檢標本為尿液與條碼不相符、送檢標本為大便與條碼不相符、標本損壞、送檢標本與條碼不符、其他等問題均有所下降。

2.4標準操作規程實施前后重點干預科室送檢標本合格率 骨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等科室送檢標本合格率上升,重癥監護病房、泌尿外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等合格率有所下降。干預前后所有重點科室的送檢標本合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標準操作規程實施前后重點干預科室送檢標本合格情況

2.5標準操作規程實施前后重點干預科室不合格標本數量統計 骨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的不合格標本量均有所下降。見表3。

表3 標準操作規程實施前后重點干預科室不合格標本數量統計

3 討 論

病原微生物檢驗對于臨床診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目前對于病原微生物檢驗的需求不斷增大,同時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及時性、可靠性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病原微生物標本采集和運送流程不規范,各項操作規程執行力不高,以及缺乏規范化管理,導致微生物實驗室分析前質量控制不佳,嚴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病原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原因,規范流程,及時排除不合格因素,嚴格控制微生物檢驗質量[2],以達到最佳檢驗結果,更好指導臨床。臨床醫生、護士、檢驗人員、護工和受檢者本人都應該連接標本采集各個環節,嚴格執行標準操作規程,確保檢驗質量。

3.1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3.1.1根據檢驗人員在臨床工作中的微生物檢驗標本常見不合格原因統計記錄[3],以及標準操作規程實施后數據,痰里有食物、其他送檢標本為尿液與條碼不相符、送檢標本為大便與條碼不相符、標本損壞、送檢標本與條碼不符、其他等問題均有所下降。

3.1.2在微生物檢驗中,操作人員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保證檢驗步驟符合規定,對每個環節嚴格把控,密切監測[4]。標準操作規程實施后,標本類型錯誤的標本數量有所上升,因此,對標本類型的質量控制還要進一步加強。

3.1.3加強臨床與檢驗之間的聯系,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程在合理的時機進行標本采集,及時運送和檢驗。標本的正確采集是前提,因此,要強調正確采集標本的重要性,規范操作流程,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和監督管理機制,以提高送檢標本的合格率。由研究結果可知,實施標準操作規程后,病原微生物標本總體不合格情況有所改善。

3.2管理對策 重視質量控制管理不僅能切實解決病原微生物檢驗現存的問題,更能保證檢驗準確性及檢驗質量[5-6]。因為病原微生物檢驗標本從標本的采集至對標本進行檢驗的過程包括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可能對標本的質量造成影響[7]。本研究對病原微生物標本采集與運送流程進行優化,并探討其可行性和依從性,評價其在提高臨床檢驗質量中的作用,能夠提高病原學檢查準確性和可靠性。但是標準操作規程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優化改善,并且要提供科學的管理方法。因此,要縮小病原學檢查質量與臨床需求的差距,保證檢驗結果符合臨床需求,提高檢驗質量,更好地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臨床后續探討中,應完善質量控制對策,擴大標本選取數量,増加研究的臨床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條碼病原內科
熱線互動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2014~2018年門急診手足口病的病原構成變化
淺析影響商品條碼質量的主要因素
呼吸內科治療慢性咳嗽的臨床治療體會
日雜商品條碼質量現狀研究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原流行病學調查
急診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療
ISSN條碼的制作和印前輸出要點
PBL教學法在中醫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