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干預應用于急診科患者對心理應激改善及效果研究

2020-08-12 11:41陳云飛魏長江
介入醫學雜志(英文) 2020年3期
關鍵詞:急診科心理干預臨床療效

陳云飛 魏長江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干預對急診科患者心理應激改善的情況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60)和觀察組(n=60),對照組行常規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心理干預,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軀體性、精神性焦慮情況,臨床效果。結果:經過相應方式心理干預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軀體性、精神性焦慮評分明顯更低(P<0.05)。結論:心理干預應用于急診科患者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應激情況,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急診科;心理干預;心理應激;臨床療效

急診內科大多數患者的病情均較為兇猛,如消化道出血,冠心病心絞痛,咯血,肢體偏癱等,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從而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產生影響,使患者的疾病治療不能按照計劃進行,并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心理疾病,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被降低,不能取得較好的疾病預后[1]。所以根據急診內科患者的病情特點,為其開展有效的心理干預,可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得以有效緩解,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進而改善患者的疾病預后[2]。本次研究就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患者120例,探討心理干預對急診科患者心理應激改善的情況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60)和觀察組(n=60)。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2~68歲,平均(41.9±5.6)歲;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20~65歲,平均(40.8±5.3)歲。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干預,包括病情觀察、病房環境干預、用藥干預、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心理干預,包括:(1)醫務人員在與患者相處的過程中,態度需要親切友好,從而使良好護患關系得以建立,并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使患者能夠感受到醫務人員的熱情和關心,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保密。將患者疾病相關的知識,以及所采用的治療方法,可取得的治療效果告知給患者,使患者排除心中疑慮,將自身病史,以及相關感受告知醫護人員,方便為其制定相應的治療和干預措施。醫務人員須以成功案例來鼓勵患者,增強患者的疾病治療信心。(2)為患者提供心理輔導。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實施定制心理輔導。醫務人員要根據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段,性別,學歷等,患者的興趣愛好,患者的性格等來對患者實施相對應的心理輔導。一般來說,最好的心理輔導時間是下午6點到晚上9點,這段時間患者的心態較為平靜,容易接受心理輔導。在開展定制的心理輔導時,醫務人員不能太過急躁,而是要循循善誘,了解患者內心深處的想法,找到根源之后,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患者的心結,只有這樣,心理輔導的效果才能更好。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醫務人員要讓患者感到親切,這樣患者才會主動傾訴。同時醫務人員要不斷安慰患者,幫助患者打開心結。(3)在干預過程中融入“家庭系統理論”。醫務人員應告知患者,初期心理上出現不良情緒是人之常情,隨著治療的進行,各種臨床癥狀的消失,其不良情緒也會慢慢消失,在此過程中,醫務人員可指導家屬學習一定心理學知識,從而幫助促進患者心理不良情緒的消除。(4)情緒干預:醫務人員需鼓勵患者對自身的內心情緒進行合理宣泄,鼓勵患者之間交流正面積極的內容,從而減少患者獨處時間,避免其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病情以及不適感上,可根據患者的喜好,為其播放輕音樂,使其注意力得以分散,從而使患者的情緒能夠保持穩定。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軀體性、精神性焦慮評分,臨床療效。軀體性、精神性焦慮評分參照相關文獻[3]開展,項目共14個,每個項目為5級評分,得分為0~4分,無癥狀則為0分,癥狀較為輕微則為1分,癥狀中等則為2分,癥狀重則為3分,癥狀極為嚴重則為4分。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 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相應方式心理干預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軀體性、精神性焦慮評分明顯更低(P<0.05)。

3 討論

有學者通過研究報道稱,急診科患者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反之負性情緒的存在又會使患者的機體出現不適,從而導致其機體相關疾病進展得以加快,從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被降低。本次研究通過設立對照的方式開展,探討心理干預對急診科患者的心理應激改善及治療效果的影響,最終研究結果顯示,在開展有效的心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軀體性、精神性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析其原由,可能與心理干預的實施,有效的緩解了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從而避免了負性情緒對疾病進展的影響,促使患者的疾病癥狀改善有關。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應用于急診科患者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應激情況,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秀霞,胡琴節,陳麗麗等.心理護理對成年人嚴重創傷后生活質量、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8(14):1651-1653.

[2]劉紅麗,李楠,李艷華等.急診外傷患者的疼痛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4):1667-1670,1671.

[3]夏宗燕.??谱o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措施探討[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50-52.

猜你喜歡
急診科心理干預臨床療效
急診科護士分層培訓的實踐與探索
分析急診科腦出血昏迷患者搶救治療的臨床效果
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