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現實價值

2020-08-13 07:22唐偉張海鷹
法制與社會 2020年21期
關鍵詞:現實價值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改革開放

唐偉 張海鷹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改革開放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現實價值

基金項目: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年研究生創新計劃項目“《共產黨宣言》的哲學精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研究——基于桂林高校的實證分析”(項目編號:MYYJ19S19)。

作者簡介:唐偉、張海鷹,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圖分類號:A8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261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為進一步研究所作的筆記,當時并沒有計劃發表,但作為馬克思為其哲學思想轉型打開的第一扇窗,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1]在新時代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提綱》中所闡述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將繼續是我們解放思想、探索真理應該堅持的基本立場和恪守的法則。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2]強調新時代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具有非凡意義。因此,在新時代的今天,研讀《提綱》,將其中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運用到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既是時代的召喚,也是人民的期許。

一、《提綱》中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提綱》雖然只有十一條,但有七條就提到了實踐一詞。在《提綱》中,馬克思以實踐為“利劍”,斬斷了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實踐觀存在的“生命線”,正式確立了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論證了社會歷史觀中的若干重大問題,指明了新哲學的歷史使命在于改變世界。

(一)正式確立了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在《提綱》中,馬克思脫離前人思想的束縛,對之前的一切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正式提出了批判,實現了歷史性超越。首先,馬克思揭露了舊唯物主義在解析路徑上只是從客體的方面去解析現實和對象,把客觀世界當作直觀的對象而不是實踐的對象的缺陷;指出了人是實踐的主體而不是直觀的主體,強調應該從主體的方面去認識世界,從實踐的方面去把握世界。[3]其次,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義自身的局限性,指出唯心主義雖然看到了能動的方面,但對于能動和感性的活動并沒有清晰的認識,只是將意識的能動作用錯誤的放大了,使其獨立于物質而存在。這樣,《提綱》一開篇,馬克思就為其定下了實踐的基調,正式確立了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二)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在《提綱》第二條中,馬克思闡明了實踐在認識論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首先,馬克思突破了以往哲學對真理標準問題的狹隘理解,批判了費爾巴哈的直觀反映論和離開社會實踐而空談真理標準問題的錯誤觀點,指出現實生活中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都能在實踐中加以解決,并在實踐中檢驗正確與否。其次,馬克思還指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如果離開實踐去爭論思維能否反映現實的問題,“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是復雜而無價值的。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只有馬克思,通過科學實踐觀的確立,才真正解決了哲學史上一直懸而未決的真理檢驗標準的問題。[4]

(三)論證了社會歷史觀中的若干重大問題

在《提綱》第三至第九條中,馬克思以實踐為基礎,論述了和人類密切相關,但舊唯物主義卻未確切認識和解決的社會歷史觀中一些重要議題。首先,馬克思打破了舊唯物主義在人與環境關系問題上的環境決定論,在人與教育關系問題上的教育萬能論,指出人與環境、教育的關系都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其次,馬克思批判了費爾巴哈把社會理解為單個人和單個人的具體的連結,把人的本質理解為“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錯誤認識,指出應該從實踐出發理解人類社會和人的本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最后,馬克思強調了理論對實踐的依賴性,指出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是實踐的,都是人類實踐活動所創造的。也就是說“一切社會現象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盵5]

(四)指明了新哲學的歷史使命在于改變世界

馬克思在《提綱》的最后一條中明確地揭露了新哲學和舊哲學的根本不同,突出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馬克思以實踐為基礎,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認為哲學的功能和任務不只是解釋世界,而是立足實踐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更為深刻的方面。解釋世界,即認識世界,目的是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掌握去改造世界,從而使哲學與客觀事物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統一。因此,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就必須正確的認識世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統一的。從舊哲學的只認識世界到馬克思的既要認識世界,又要改造世界去理解對待客觀世界的態度,馬克思哲學比以往一切舊哲學都更為深刻和先進。

二、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深化改革開放提供了理論根基

社會和歷史發展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是正確的、科學的和先進的。改革開放是黨帶領廣大人民在我國發展的重要歷史環節做出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創舉,實踐證實,它是正確的,契合世情、國情。改革開放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和發展,離不開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運用,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提供的理論根基。

(一)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改革開放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馬克思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作為黨帶領廣大人民在我國發展的重要歷史環節做出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創舉,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深入發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提供的堅實的思想基礎,離不開億萬中華兒女的實踐創造。事實勝于雄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成就已經證明,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提供的思想基礎,不堅持貫徹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我們就會犯“左”的錯誤,就要載跟頭。新時代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指導下,各種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辦法、新計劃應用而生,將為改革開放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使改革開放的構筑更具現實性

馬克思在《提綱》第八條表明一切社會問題都可以在實踐中找到源頭,并通過實踐來解決。偉大政策來自現實土壤,同樣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的提出也是來自中國的實踐土壤。四十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收獲,是黨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在中華大地實踐的土壤上不斷探索,辛勤耕耘取得的。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視域下看改革開放,我們會發現改革開放并不是“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在黨的領導下,廣大人民群眾與時俱進地立足我國改革開放最真實的實踐,腳踏實地干出來的。

(三)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改革開放提供了科學的檢驗標準

《提綱》第二條揭示了“人的思維、任何一種理論體系、任何一種方針政策等社會意識和人的行動正確與否,歸根到底是由實踐來檢驗?!倍覍嵺`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能由實踐來檢驗。一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國家層面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以及戰略目標是否正確,要在實踐中加以檢驗,在實踐中完善和發展。另一方面,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取得的成果,是否真正解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6],是否取得的成就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也必須回歸于實踐的“大煉爐”,在實踐中由廣大人民群眾去檢驗。

(四)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使改革開放以造福世界為價值目標

馬克思在《提綱》第十一條中指出,實踐的最終目標是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改造世界,其中改造世界是更為重要的方面。歷史和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不僅造福廣大中國人民,而且也有益于全球各國人民;不僅推動中國的發展,而且也促進全球的繁榮。一方面,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偉大實踐,使中國這個人口大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的物質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另一方面,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倡議和理念,充分展現了我國對世界精神文明做出的不朽貢獻。展望未來,在新時代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只有繼續立足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才能為造福世界的價值目標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

三、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對深化改革開放的現實價值

《提綱》中豐富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不僅為深化改革開放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根基,而且新時代與時俱進的推進改革開放深入發展,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也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一)有利于改革開放的發展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

偉大事業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引。作為指引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發展的重要法寶之一,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是科學的。四十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正確指引,通過對世情、國情的正確把握,才使改革開放成為一條發展之路、富強之路。進入新時代,只有繼續以高度的信仰奉行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以堅定不移的態度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才能使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發展。

(二)有利于改革開放的理論始終保持不斷地創新

結合時代發展的實際,適時地進行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優秀的理論品質之一。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指引下,始終以我國改革開放不斷變化的實踐為立足點,“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出了1600多項改革方案?!鼻袑嵧ㄟ^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保證。進入新時代,只有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立足我國發展最真實的實踐,著眼世界發展的客觀實際,才能使實現改革開放的理論始終保持不斷的創新。

(三)有利于更好地發揮人民群眾在改革開放中的主體地位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备母镩_放四十年來,我們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更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工作崗位上躬身實踐的默默耕耘和腳踏實地的堅持。因此,在新時代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只有繼續立足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堅信人民群眾既是偉業的開拓者和建立者,更是改革開放的檢驗者和踐行者,做到改革開放為了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成果由人民群眾共享,才能更好地發揮人民群眾在改革開放中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9.

[2]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2-19.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33-136.

[4]黃秋生.馬克思批判理論的邏輯進路[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76.

[5]黃玉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對實現“中國夢”的啟示——基于《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思考[J].傳承,2015(8).

[6]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現實價值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怎樣起步和前行的
我們,與改革開放同行
改革開放四十年頌
改革開放 如沐春風
實踐:馬克思的新哲學觀
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當代價值
新媒體在高職生政治價值觀教育中的價值研究
淺談《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實踐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