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內營養半固化間斷喂養對降低危重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的效果研究

2020-08-13 07:09王英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危重患者

【摘 ?要】目的:對腸內營養半固化間斷喂養對降低危重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的效果進行研究。方法:隨機分組,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喂養方式,觀察組患者使用腸內營養半固化間斷喂養方式。結果:觀察組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總發生率為5.9%,其中腹脹占2.9%、腹瀉占2.9%,未見出血、嘔吐,以及腸鳴音異常,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腹腔壓力為(7.1±1.3)mmHg、營養達標時間為(2.3±0.4)d、住院時間為(7.9±0.7)d,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腸內不耐受的重癥患者進行半固化間斷喂養,可以在保證患者生存需求的同時,緩解營養不耐受的不良反應,并在此基礎上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在臨床護理中具有極高價值。

【關鍵詞】腸內營養半固化間斷喂養;危重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

【中圖分類號】R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0055-01

前言

腸內營養指的是患者代謝所需營養物質,以及其他營養素需求的總和。部分戰創傷危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腸內營養不耐受的情況,其不良反應主要為腹瀉、嘔吐以及腹脹等[1]。不僅會導致患者出現許多不良反應,延緩其創傷好轉的速度,更會因嘔吐物誤吸,導致患者出現窒息的風險。半固化間斷喂養指的是,將常規營養液加入果膠,使腸內營養液呈固化狀,并且間斷性給予患者。此治療方式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對腸內營養液的耐受程度,并在此基礎上提升護理質量。本文于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戰創傷危重患者中,隨機選取68例作為樣本,觀察了腸內營養半固化間斷喂養對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分組,觀察組(n=34)性別:男/女=20/14,年齡(48.5±12.0)歲。對照組(n=34)性別:男/女=19/15,年齡(50.8±11.3)歲。兩組數據可對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喂養方式。

觀察組患者使用腸內營養半固化間斷喂養方式,具體喂養方式如下:(1)喂養前的準備工作:護理人員在喂養患者前需配制好腸內營養液,以便降低患者腸內營養的不耐受性。將果膠與腸內營養液按照1:5的比例進行配比,并將配置好的腸內營養液盛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容器中。(2)喂養操作方法:首先,護理人員使用量杯量取患者每日腸內營養液的攝入量,并將其平均分成五份。此后,使用推注方式將腸內營養液注入,使用溫水將喂養管沖洗干凈。確定營養液全部注入后,將喂養管與喂養泵進行連接,并設定好喂養時間,將其控制在1h左右為宜。待喂養完畢后,再次用溫水將喂養管沖洗干凈,在喂養3h后對患者腹腔壓力進行測量,以此判斷患者對腸內營養液的耐受性是否良好。護理人員確認患者耐受性良好后,進行第二次喂養,并對以上操作步驟進行循環,并對每次喂養過程進行詳細記錄。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及表現

觀察組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總發生率為2例占5.9%,其中腹脹1例占2.9%、腹瀉1例占2.9%,未見出血、嘔吐,以及腸鳴音異常;對照組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總發生率為例9例占26.5%,其中腹脹2例占5.9%、腹瀉3例占8.8%,出血1例占2.9%、嘔吐1例占2.9%,以及腸鳴音異常2例占5.9%,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2.2患者腹腔壓力與干預效果對比

觀察組34例患者腹腔壓力為(7.1±1.3)mmHg、營養達標時間為(2.3±0.4)d、住院時間為(7.9±0.7)d;對照組34例患者腹腔壓力為(11.3±2.0)mmHg、營養達標時間為(4.0±0.9)d、住院時間為(10.3±0.3)d,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出現營養不耐受是臨床中常見的現象。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護理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常規不間斷喂養方法,患者對于腸內營養液的耐受程度較低,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大大增加,而且會給患者翻身,轉運等醫療操作帶來較多不便[2]。

使用腸內半固化喂養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腹瀉、腹脹、腸鳴音等不良反應出現的概率。并且在檢測過程中發現,患者腹腔壓力顯著下降,營養達標以及恢復出院所用時間明顯縮短。采用此種方法對患者進行喂養,可以根據患者耐受程度進行多次喂養,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對觀察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總發生率為5.9%,其中腹脹占2.9%、腹瀉占2.9%,未見出血、嘔吐,以及腸鳴音異常,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腹腔壓力為(7.1±1.3)mmHg、營養達標時間為(2.3±0.4)d、住院時間為(7.9±0.7)d,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對腸內不耐受的重癥患者進行半固化間斷喂養,可以在保證患者生存需求的同時,緩解營養不耐受的不良反應,并在此基礎上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在臨床護理中具有極高價值。

參考文獻

[1] 許伊佳,潘海萍.有創機械通氣腹內壓與腸內營養支持期間喂養不耐受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09):53-55.

[2] 龐璐.基于前饋控制理論的腸內營養支持聯合腹內壓監測對機械通氣患者喂養耐受的影響[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20,18(04):324-327.

姓名簡介

王英,重慶,本科,主管護師。

猜你喜歡
危重患者
急診內科危重患者氣管插管時機與方法探討
危重患者CRRT血管通路不暢的針對性護理效果分析
64例ICU科危重患者鎮靜治療的護理分析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在急診手術護理中的應用
研究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超聲定位在危重患者有創血壓監測實施過程中的應用
危重患者皮膚壓瘡護理預防
無創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危重患者32例臨床觀察
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