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安全管理實施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20-08-13 22:03王曉紅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危重患者護理安全管理急診

王曉紅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安全管理實施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12月(實施護理安全管理相關措施前)急診科接收的60例危重患者為對照組,選取我院2018年1~12月(實施護理安全管理相關措施后)急診科接收的60例危重患者為觀察組。對比兩組檢查等待和轉運時間、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檢查等待時間和轉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后,急診危重患者院內檢查等待時間和轉運時間均縮短,且不良事件減少,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安全有效的急診護理服務。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672-3783(2020)08-0192-01

急診科室主要接收急危重癥患者,對其實施搶救來挽救患者生命,在后續還需要被轉運送達相應科室[1]進行進一步診斷和治療。由于危重癥患者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即使轉運時間很短,在轉運過程中也可能造成患者出現不良事件[2]。鑒于此,我院在2018年1月開始在原來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基礎上,完善了急診轉運急危重癥患者相關安全措施,旨在提高轉運患者護理安全性,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12月(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前)急診科接收的60例危重患者為對照組,選取我院2018年1~12月(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后)急診科接收的60例危重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56.51±10.29)歲。觀察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40~74歲,平均年齡(56.92±10.3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一步展開比較。

1.2方法

從2018年1月起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具體為:

(1)評估:在進行患者轉運前,對其病情狀況進行評估,主要評估患者是否具備轉運條件、轉運中存在的風險,根據評估結果與臨床醫師共同制定搶救方案,做好隨時搶救的準備。

(2)做好對接:與相關科室做好對接,告知需要轉運的患者病情和生命體征,便于接受科室(檢查科室、病區)準備床單元和急救物品。

(3)轉運流程:將轉運流程規范化。①對急診科的所有醫護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并進行分組配備,減少因為轉運前安排人員所耗費時間,轉運人員包括一醫一護和兩名推車人員,定期對其進行醫療護理安全管理培訓,重點培訓護理急救技能以及轉運中對各個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②轉運前,向患者家屬交代清楚患者目前病情狀況、轉運的意義和必要性,同時告知轉運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處理策略,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安撫工作,在取得其同意后開始轉運。轉運前落實各項細節,比如生命體征情況、檢查導管固定情況、備齊搶救設備和藥物等,再次做好接受科室醫生、護士的通知和到達時間,聯系好住院部電梯。③轉運中:陪同醫護人員始終位于患者頭側位置,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狀況,做好在轉運過程中對患者的安全保護;途中一旦患者出現病情變化,立即打開轉運急救箱進行搶救,并要求推車人員立即聯絡接受科室做好準備。④轉運后:與相應科室護理人員做好患者相關資料、情況的交接,將轉運過程做好記錄,急診科室與接受科室護理人員雙簽字。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檢查等待和轉運時間、不良事件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 ±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檢查等待時間和轉運時間

結果顯示,觀察組檢查等待時間和轉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院內轉運是急診危重患者在搶救后,進行下一步診療的必經過程。在傳統的轉運護理中,因為多種原因,患者轉運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利于患者診斷和治療。為解決這一問題,我院從2018年1月開始完善并實施護理安全管理相關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與護理安全管理實施前相比,實施后,急診危重患者的檢查等待時間和轉運時間均更短,且不良事件明顯減少。表明護理安全管理能有效縮短急診危重患者的院內檢查等待時間和轉運時間,降低轉運風險。護理安全管理中要求在轉運前對患者進行充分評估,一方面是為了降低轉運風險,另一方面通過評估制定針對性搶救方案,能夠及時對患者展開有效搶救,提高轉運安全性[3]。護理安全管理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培訓來提升,其目的是培養醫護人員的敏銳觀察力和精湛的專業技術,這是降低轉運風險的根本途徑。轉運患者在護理安全管理相關措施實施和充分準備下,患者轉運過程中的安全得到保證,護士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更到位,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完善并實施護理安全管理相關措施實施后,急診危重患者院內檢查等待時間和轉運時間均縮短,且不良事件減少,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安全有效的急診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徐鳳霞.安全轉運護理模式在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5):127-128.

[2] 宗巖,吳雪影.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28(11):1395-1397.

[3] 武學梅.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觀察[J].醫學信息,2017,30(15):178-179.

猜你喜歡
危重患者護理安全管理急診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在急診手術護理中的應用
急性左心衰的急診護理措施
預見性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價值觀察
結核內科病房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對策分析
護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實施應用效果分析
研究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心臟介入圍手術期護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義探析
危重患者皮膚壓瘡護理預防
無創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危重患者32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