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探討

2020-08-16 13:58繆培南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15期
關鍵詞:安全建筑工程管理

繆培南

摘? ?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投入日益擴大,建筑工程項目規模和復雜程度不斷刷新。建筑高度和基礎深度的加大,大型和新型建筑機械設備的廣泛投入使用,隨之而來的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新問題不斷出現,增加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難度和不確定。這意味著廣大建筑從業人員不斷適應當今形勢發展的需要,加強學習,熟悉國家安全工作的方針政策,熟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熟悉重大危險源,確保施工安全。

關鍵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1? 引言

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從對象來分為對人的管理人對物的管理,安全事故的發生往往是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所造成的后果。在建筑施工環境中,我們首先要對工地的危險源進行辨識,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安全隱患。建筑工地最主要的安全事故有五大傷害:物體打擊、機械傷害、高空墜落、坍塌、觸電。五大傷害占建筑行業安全事故的90%以上,而高空墜落事故又約占五其中的一半。事實表明,對于危險源的管理,不僅要從人員思想意識上強化,還要加強施工現場的硬件的完善。

2? 加強對建筑工人的思想意識教育

加強建筑工人思想意識教育,首先提高建筑工人身份認同感,使其提升安全意識成為一種自覺行為,其次要在對建筑工人安全知識培訓中加強體驗式安全教育內容。

2.1? 提高建筑工人身份認同感,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識

我國改革開放前,普遍存在的是國營企業,建筑工人均是企業正式職工。建筑工人所擁有的技術是其謀生手段,建筑施工的各工種分類和分級是對他們的身份認同。彼時,建筑工人的工種清晰、等級明確,工作穩定。這種模式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國企改制而不復存在,原有國企的建筑工人或下崗或轉崗從事管理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農民涌向城市從事建筑施工勞務工作,從而在中國出現了“農民工”這個特殊的名詞、特殊的群體。由于缺乏身份認同,他們在中國建筑行業職場中是一種不穩定的存在。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經濟處在高速發展前夜,內地經濟與沿海地區差距極大,內地就業機會匱乏,而發達地區需要大量基建勞動力,大量青壯年涌向沿海發達地區從事建筑勞務工作;而時間發展到現在,內地經濟逐漸發展,就業機會逐步增多,他們可能隨時轉換為其他角色,從事其它較為輕松的行業,況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辛苦的建筑勞務工作。這些缺乏必要的培訓、 “自學成才”的建筑勞務工人由于缺乏身份認同感,所以基本上不重視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更不用說會主動去系統地學習安全知識,有相當大比例的建筑工人對進場三級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都有抵觸情緒,常常造成現場安全教育工作難以開展。

隨著勞動力的日益緊缺,建筑工人地位也逐漸從“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轉變,地位得到了提高,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近年建筑工人實名制開始實行,建筑工人身份認同感得到了加強,建筑產業工人群體逐漸穩定,更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正式的、將建筑作為自己終身職業的建筑工人將重新出現。一旦他們將建筑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必然推動其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技術水平,包括對安全生產知識的系統培訓,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識。

2.2? 完善現場的體驗式安全教育設施

既然相當大比例的建筑工人安全意識較為淡薄,參加安全教育培訓缺乏主動性,那么,在施工現場設置安全體驗區,使其在模擬的安全事故中感受到安全事故對自身造成的恐懼和痛苦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警醒教育方式。所以,建立建筑安全體驗區,在安全教育中進行對工人的體驗式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另外,在體驗區設置利用VR技術裝置模擬施工現場險情和安全事故發生的場景,使工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險情的可怕和安全事故的危害,促使工人在施工現場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懂得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由于對加強工人安全意識效果明顯,在施工現場設置安全體驗區成為建筑工地的標準配置,多數企業也樂于投入一定的資金去做此項工作。

3? 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的管理

技術手段的完善,將建筑工程重大危險源的管理推上一個新的臺階?,F代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信息化廣泛使用于各個領域,建筑行業也不例外。在重大危險源管理上,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應用越來越普遍,相當大一部分重大危險源管理甚至可以做到實時監控、實時報警、快速反應。

大型建筑機械設備方面。首先政府主管部門對大型機械設備安裝,從安裝單位資質、特種人員上崗證、安裝方案的編制和審批、安裝過程的人員到位和過程監督、設備的報裝和使用過程中的定期維修保養、日常運行檢查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制定了相關文件進行監管。其次,對建筑大型設備安裝附屬的先進設備,實時監控其運行狀況。例如:塔式起重機的限位功能(載重、幅度、力矩、角度、高度)、防撞功能、防傾翻功能可實現塔式起重機對危險的預警和主動保護,遠程監控信息平臺可實現對塔式起重機安全狀況的實時監控;又如,施工電梯重量檢測功能(超載報警)可實現對超載的預警和主動保護,司機指紋識別或人臉識別可避免工人或其他人員擅自駕駛施工電梯(這在建筑工地是常見現象,難以根治),遠程監控信息平臺可實現對施工電梯安全狀況的實時監控。

對于建筑工程深基坑的管理,政府不僅規定要制定安全專項方案,超過一定規模還需組織專家論證、專家驗收,而且強制要求必須引入第三方監測機構,定期對基坑的水平位移、豎向位移、傾斜、裂縫、地下水位、支護結構內力以及周邊場地的沉降等項目進行監測,監測頻次根據相關規程、監測方案和施工現場要求確定,可實現檢測數據自動采集,并利用無線傳輸技術或網絡傳輸方式實現實時傳輸,使基坑安全狀況時刻處于密切監控中,一旦監測數據達到報警值,應加強監測(第三方監測頻度可能由定期監測加強至持續監測),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防止險情進一步加大,并對出現的險情進行應急處置,保護人員和財產不受損失或將損失降至最低。

4? 建筑勞務工人實名制對安全工作的推進作用

在政府部門的主導下,從2017年開始,我國建筑勞務工人實名制從無到有,并逐步走上正軌。以往,無任何身份證明的人員在建筑工地人事勞務工作的情況十分常見,隨著實名制的實施,與此配套的制度在建筑工程領域制定,與此配套的設施在工地上逐步按規定設置:在政府監管層面上,建筑工程辦理施工許可證時,需開立由建設、施工、銀行三方簽訂協議的工人工資專用賬戶,實行工人工資分賬管理,每名工人在該銀行辦理一張實名登記的用于發放工資的銀行卡;相應地,在建筑工地上設置門禁,未經在工地錄入身份證的工人無法進入施工現場,門禁系統通過設置指紋、人臉識別不僅對進出工地工人的身份進行識別,同時起著對工人的考勤作用,作為發放工資的依據。

前文論及,因為建筑勞務工人實名制的實行,未經登記的工人無法進入施工現場,即使進入也因未登記無法考勤和通過工人工資專用賬戶發放工資。這樣一來,工人進行實名登記、組織安全教育可以齊頭并進,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工作的難度也大大降低了。同時,在信息化手段日益進步的今天,通過實名制的實行、政府在建立建筑勞務工人大數據的情況下,后續不僅僅讓工人在進入每個工地務工時方才接受施工單位的安全教育,而是讓實名制成為建筑工人務工的準入資格,建筑工人必須在正規培訓機構接受一定課時的正規安全培訓才能上崗,建筑工人方能在思想意識上對安全生產的認識有個質的提高,工人安全素質有個脫胎換骨的飛躍,必然使我國建筑安全生產工作也有個質的飛躍。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新形勢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有益討論和分析,以期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與廣大同行共勉,為今后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安全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中土建預結算方面常見問題的分析
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監測應用與研究
弱電智能化系統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試論建筑工程預算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管理的另一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