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真相現象的成因探索與治理:基于新媒體平臺的五大反轉新聞分析

2020-08-17 06:00史磊
視聽 2020年8期
關鍵詞:假新聞階層輿論

□史磊

一、后真相現象的發展及特征

后真相被《牛津詞典》列為2016年的年度熱詞,意指公眾對一事件形成觀點時,情緒和個人信念對其的影響超越了事實本身?!昂笳嫦唷币辉~的高頻使用發生在2015年英國政府提交“脫歐公投”議案和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①。盡管后真相現象的興起是在近五年,但早在1972年,阿德特就提出了“對事實真相的故意曲解”和“刻意改變事實真相”等概念②。之后,“后真相”一詞被美國《國家雜志》(The Nation)用于形容水門事件、伊朗門和海灣戰爭時的新聞環境③。后真相現象在西方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文化,后真相政治常常被詮釋為一種抵抗“精英主義”的民粹主義運動④。

后真相時代的主要特征是假新聞大范圍傳播,數字和社會媒介、小眾媒體和社交網絡等助長了假新聞的肆虐;假新聞的生產主要受意識形態和經濟兩方面的利益驅動⑤。李普曼也在《公眾輿論》中表達了新聞事件并不能和客觀事實劃等號的觀點。由于報道角度的主觀性,我們所處的新聞環境不過是新聞工作者所建構的“擬態環境”⑥。擬態環境已作為一種穩定化的媒介環境被大眾所接受,但后真相的出現卻將這種平衡打破,將新聞報道的非客觀性和非真實性推向了極致。

二、中國語境下的后真相現象及研究現狀

盡管現有文獻更多集中于剖析西方語境下的后真相現象,但“后真相”這一概念并非西方的舶來品。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認識到了媒介環境的非真實性?!暗揽傻?,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的就是“道”可以進行描述,但一經描述,這“道”就與先前的“道”有所偏離;而“名”一經描述也不免變了味,這就體現了信息在幾經傳遞后與原有信息存在的差異性⑦。當下中國的網絡輿論場逐漸體現出“后真相”的特征,主要表現為輿情反轉。輿情反轉是指隨著事件的細節逐漸明朗化,輿論的焦點開始轉移,網民質疑、批判和同情的對象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甚至反轉⑧。

在真相缺位的后真相時代,由于紛繁雜蕪的信息轟炸、事實真相的撲朔迷離和官方話語的公信力缺失,再加上各路自媒體大V的推波助瀾,情緒觀點占據上風,公眾信任危機愈演愈烈。因此,對后真相的望聞問切有助于改善中國當前的傳播現狀乃至國際輿論場現狀。在現有文獻中,我們尚未找到從文化和階層抗爭等角度來分析后真相在中國產生機制的有關研究。一方面,由于文化是社會現象的隱性基因,后真相現象必然滲透著文化的影子;另一方面,考慮到后真相現象在西方被視為一種民粹主義運動,所以本文嘗試以社會階層的視角切入,為解析中國國情下后真相出現的背景提供全新的思考維度,對現有研究成果進行補充和推進。本文試圖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后真相”為什么是一種階層抗爭的表現?

2.從文化和社會階層視角出發,“后真相”為什么能在中國語境下發酵擴散?

3.在中國特有的文化語境下,如何從個人、媒體和政策這三個方面應對“后真相”在中國愈演愈烈的現象?

三、“后真相”成因與治理路徑探究

作為城市生活的產物,現代報紙再也不是單純表達觀點和宣傳的工具,它更像是一種大眾文學。大眾便是由具有相似性個體相互勾連形成的最為龐大的社會群體,而文學作為文化的一種記錄形式,在新聞界和文化領域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這就在文化、社會與媒體間形成了一種三角機制。

在全媒體時代,現代報紙再也不僅限于紙質這一種單一的形式,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自媒體都在利用網絡技術擴大著自己的信息影響力。本研究主要關注后真相現象在新媒體平臺的泛濫;而研究對象可分為個人和媒體;個人層面所涉及的群體泛指新聞事件發生時所有在微信和微博平臺參與轉發、評論、點贊等行為但卻獨立于媒體機構的普通網民;媒體則包括自媒體和官方媒體在微博和微信平臺的微博賬號和微信公眾號。

硅基根管封閉劑是一種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牙膠顆粒的有機硅根管充填材料。目前已經推出了四代產品,分別是RoekoSeal、GuttaFlow、GuttaFlow2和GuttaFlow bioseal。本文就上述4種根管封閉劑的化學組成、臨床使用情況及相關特性等作一綜述,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一)社會層面

本研究選取近年來的五大熱點反轉新聞(詳見表1),深入分析了后真相現象下新聞生產、加工及傳播的過程,聚焦于各階層圍繞話語權展開的抗爭。

表1 近年五大熱點反轉新聞詳情表

作為一種有效的機制,一個社會必須用某種方法把成員分配到不同的社會階層上去,這種競爭性系統會激發個人去獲取更高的位置,這就使得階層抗爭始終貫穿于整個動態的社會體系中。當不同階層間產生沖突時,底層群眾的抗爭形式較為獨特,他們會拿起“弱者的武器”(weaponsof the weak)進行反擊,具體表現形式為拖延、假意服從、搞破壞、盜竊和假裝無知⑨。而當這種抗爭延伸至網絡,輕信謠言和傳播謠言等手段便充當了弱者的武器。

基于對五大反轉新聞的分析,可以發現每一個新聞事件所涉及的對象總是來自不同階層,而媒體總將對象建構為對立的,或是通過虛擬加工渲染對象間的階層差異。例如,隸屬精英階層的醫生和普通患者,擁有一定財富積累的私家車女司機和普通的公交乘客,代表權威的大學教師和相對弱勢的學生群體,出身寒門的學子和上層社會,沒有特殊背景的醫生和有高干背景的患者。在虛假報道剛出現時,出于認同作用,讀者會受到誘導去表達對同階層的共情乃至對更低階層的同情,而對更高階層宣泄不滿,這種不滿往往不是針對此次新聞事件的客觀情緒表達,而是一種長期累積的階層抗爭情緒。在情緒發酵時,讀者會主動放大甚至是捏造更高階層的失誤,而忽視同階層涉事對象的相應責任。例如,在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中,私家車司機和公共交通乘客的對比加重了普通讀者早已存在的“女司機”刻板印象,讀者通過點贊、評論、轉發的方式加速了有關女司機“逆行”和“穿高跟鞋駕駛”等假新聞的傳播。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輿論跟隨情緒不斷發酵升級,這就是底層群眾為爭奪話語權而拿起的“弱者的武器”。

本研究所聚焦的階層并不單純地根據財富數量進行劃分,所謂的底層群眾也并非是財富積累最少,而往往是在所擔任的社會身份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他們在公眾輿論中常扮演著與“意見領袖”相對的“意見追隨者”角色。如今新媒體迅速發展,網絡社群步入了“人人面前都是麥克風,人人都有話語權”的全媒體時代;以往的“意見追隨者”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試圖擺脫由精英階層作為“意見領袖”主導輿論的境況,他們推選出代表自身階層的“意見領袖”去爭奪更高的話語權,這就使得大量的自媒體噴薄而出?,F今的自媒體良莠不齊,盡管運營團隊并非專業的媒體人士,但只要懂得利用輿論去主導大眾情緒,也可獲得大量“意見追隨者”的支持?!耙庖娮冯S者”的話語力量雖比精英階層弱,但數量可觀,他們通過評論、轉發等手段便可使輿論快速發酵升級。

后真相作為對傳統主流意識的一種挑戰,試圖推翻精英階層對信息流的掌控,倡導大眾對信息進行多元詮釋。盡管這種詮釋有時并不準確,甚至給新聞界帶來了混亂,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輿論戰中,平民階層利用具有偏向性的詮釋角度,為自處階層在新聞事件中爭取了有利地位。因此,后真相的泛濫可視為階層抗爭的一種新形式,而階層抗爭的目標也由過去的物質財富轉變成了現在的話語權。

(二)文化層面

后真相現象的泛濫并不意味著中國民眾不愿去追尋真相;相反,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以“樸”作為生活的指導原則,意指中國人崇尚自然本真,譴責人為⑩。盡管中國民眾有著追尋真相的愿望,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長期以來的價值體系卻給后真相的泛濫以可乘之機。不同于西方的知識論,在中國的哲學體系中,我們所崇尚的是審美體系,這就意味著我們珍視一切能給感官帶來刺激的事物,并把對這類事物的直接領悟作為哲學的出發點,而這類感官刺激常常以沖突帶來的情感刺激為代表。在新聞事件爆發時,人們長期以來累積的情感,如對同一階層的共情或是對某一特定階層的刻板印象會淹沒其對事件的客觀判斷。

這種直接領悟的信息處理方式與詳盡可能性模型中的邊緣路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詳盡可能性模型中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信息處理方式,一種是中心路徑,是指信息接受者運用一系列邏輯分析來處理信息;另一種則是邊緣路徑,在這種路徑下,受眾只會根據事物的表面特征來應對信息,而審美體系所對應的信息處理方式正是這種邊緣路徑。相較中心路徑而言,邊緣路徑無需專業的知識積累,也省時省力。因此,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多數網民都會采用邊緣路徑來消化信息。當新聞事件發生時,讀者受審美體系的驅使會更加注重新聞事件的表面特征,而拒絕選擇中心路徑深入評估事件的真實性,這就導致了后真相現象在中國的泛濫。

四、結語

受限于環境的復雜性,人們缺乏直接感知世界的能力,只能通過第三方——媒介環境來形成認知。因此,他們的認知只是基于媒體人為加工的真相,與他們理想中的本真有著很大的差距。以往手握“金話筒”的傳統主流媒體是民眾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它們具備專業的新聞人才和運營團隊,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聞真相呈現給大眾。但出于對信息透明度的質疑,民眾漸漸開始對精英階層把控的傳統媒體產生排斥。此外,在當今網絡技術的助力下,大量的自媒體噴薄而出,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沖擊。自媒體平臺魚龍混雜,缺乏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和探究新聞事實的成本,慢慢演變成了假新聞的溫床。就自媒體工作者而言,提升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是尤為必要的。新媒體平臺應該提高自媒體的準入門檻,以服務公眾、信息透明化和信息真實為原則,這對公信力逐漸走下坡路的傳統媒體也同樣適用。媒體應當是平衡各方利益,促進社會各群體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唯有如此才能增強階層間的理解和認同,緩和階層矛盾和沖突。

另一方面,政府應輔以政策和技術支持。對于涉及傳播假新聞的自媒體應當采取封號等懲治措施,而針對一些缺乏職業素養和行為失范的新聞從業人員應對其進行再教育。有關部門還可以借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實時監測網絡環境,在假新聞輿論發酵初期就采取應對措施。在民間監督、媒體自律、政府監管三位一體的輿論建構體制下,中國的網絡輿論生態定能抑制肆虐的后真相現象,逐漸回歸客觀和理性。

①Flood,A.(2016). “Post-truth” named word of the year by Oxford Dictionaries’,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6/nov/15/post-truthnamed-word-of-the-year-by-oxford-dictionaries.

②Arendt,H.(1972).Thoughts on Politics and Revolution.In Crises of the Republic:Lying in politics;Civil disobedience;On violence;Thoughts on politics and revolution(pp.201-233).New York,NY:Penguin Group Inc.

③Tesich,Steve.(1992).A Government of Lies.The Nation,January 6/13,pp.12-13.

④ Speed,Ewen.,&Mannion,Russell.(2017).The Rise of Post-truth:Populism in Pluralist Liberal Democracies:Challenges for Health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6(5),249-251.

⑤Saquete,E.,Tomas,D.,Moreda,P.,Martinez-Barco,P.,&Palomar,M.(2020).Fighting post-truth us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A review and open challenge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141),p.1.

⑥Lippmann,W. ([1922]1997).Public Opinion.New York:Free Press Paperbacks.

⑦謝清果,于寧.老子思想中的媒介擬態環境批判意識及其治理之道[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09):61-65.

⑧李良榮.傳播革命下“新解釋框架”建構[EB/OL].人民論壇,2015-07-20.http://theory.rmlt.com.cn/2015/0720/395382.shtml.

⑨Scott,James C.(1985).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⑩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121-122.

猜你喜歡
假新聞階層輿論
黃永峰:追夢互聯網新藍海 彰顯新階層新擔當
當“非遺”遇上“新階層”
眾聲喧嘩,怎樣識別假新聞?
美國大學招生行賄丑聞凸顯其階層割裂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大眾富裕階層如何理財
假新聞泛濫,如何趨近真相?
假新聞炮制不出真實的社會冷暖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有關載人登月的兩條假新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