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義、依據與方向

2020-08-20 07:51龍寶新
中國德育 2020年13期
關鍵詞:師德師師德主體

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新征程中,黨中央就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為我們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實好國家的教育政策,是推進教育進一步改革發展的關鍵?!吨袊掠诽亻_設專欄,解讀教育的“頂層設計”,探討教育的“奮進之筆”,以期為教育改革發展助力。

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我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規劃與精細布局。師德是教師為師立教的根本與靈魂,師風是教師潛心從教、舒心育人的氛圍支持,持續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無疑是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打底工程。在未來一段時期,如何全面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構筑堅實有力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系,事關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新時代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必須明確其意義、依據與方向。

一、意義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边@一論斷指明了教師工作的特殊內涵與獨特任務。教師在新生一代成長、國家經濟社會文化建設與人類知識智慧生產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專門作用,沒有一支師德高尚、作風優良、敬業愛生的教師隊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推進必然寸步難行。在當代,社會對教師素質要求持續攀升,其中首要的素質要求是師德。堅定不移地推進師德教育與師風建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興旺發達的內在要求,是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教育事業品質、構建和諧社會的堅實支柱?!兑庖姟分赋?,深入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對于“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激勵廣大教師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特殊意義。

(一)師德師風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保證

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是教育工作的獨特運行方式,是教師隊伍育人能力建設的首要考慮?!敖處熢诮虝诉^程中表現出來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質、敬業精神以及工作作風,會直接感染和熏陶學生?!彼?,教師必須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師德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育人要素,故教師素質評價必須堅持“師德第一標準”。堅持“師德第一標準”有其內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是因為教師職業勞動不同于一般勞動形態,其顯著特點是個體性與集體性的有機統一。面對每一位學生,教師要用其高尚的師德、豐富的知識與專業的技藝來影響學生、引導學生,使其成長為“又紅又?!钡纳鐣髁x建設者與接班人,因此,教師個體的師德水平、師德涵養、師德品質至關重要,是影響學生道德成長、人格發育的關鍵影響源,沒有教師個體的優良師德作保證,學生在教育環境中成人的目標就無法達成;就每個具體學生成長而言,其素養形成得益于眾多教師的合作與協同,各個學段、各門學科、各個領域的教師合力而為才能成就學生的優秀,所以,每一位優秀學生都是整個教育行業培育的結果,師風行風建設水平決定著每一位學生的最終學業成果。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全面構筑有利于學生全人成長、道德發展的教育系統,是新時代我國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

(二)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的核心能力建設

師德師風建設不僅僅是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導航儀”與“驅動器”,還是教師隊伍能力建設的首要支撐點。就教師專業能力構成來看,它主要包括兩大核心能力,即教書能力與育人能力。在學習型社會,育人能力的重要性“飆升”,成為現代教師的首要專業能力。這是因為:在傳統社會,人類知識總量有限,教師工作的首要內容是知識傳授與文化再生產;而在學習型社會,知識指數級增長,在人的一生中,責任意識、學習能力、創新精神等發展素養決定人的發展水平與高度,人格養成教育成為教師工作的首要內容。在這種情況下,育德育心能力或立德樹人能力一躍成為教師隊伍的核心素養,成為決定學習者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的道德影響力,成為教師隊伍核心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與首要支撐。換個角度看,作為成長中的人,學習者具有較強的向師性與可塑性,優良師德很容易轉變為學習者的卓越德性品質,高尚師風很容易轉變為學習者的優良學風,因此,加大師德師風建設力度自然成了當前我國整體提升教育行業育人水準的有力切入點。

二、依據

良好師德是如何形成的?對該問題的回答無疑是構建師德師風教育體系的理性支點。實踐表明,影響師德成長的三大關鍵因素是主體自覺、實踐活動與環境作用。良好師德是教師自主參與師德實踐活動,與周遭師德環境積極互動中形成的。與之相應,主體建構律、實踐參與律與環境互動律就成為師德成長的三大規律,良好師德是教師在周邊環境中自覺實踐、主動建構的產物。

(一)師德成長的主體建構律

道德的形成是主體建構與價值引導相輔相成的過程?!皟灹紟煹聨燂L的形成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積極健康的精神支撐、合理的價值來規范,需要師者的自我錘煉、自我修養和自我完善?!弊鳛閹煹轮黧w,教師的自主、自覺與自律是優良師德形成的前提。所謂道德建構,就是主體借助自覺活動來與外部環境發生交互作用,據此實現自我道德認知圖式因應外部世界的自然調整過程。進而言之,師德建構是教師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自覺能動地應對師德環境,借此改變自我師德認知、師德理解、師德評價方式的過程,其直接結果是全新的師德認知與活動圖式在教師心靈中的重構。所以,缺乏自我參與、主動踐行、自覺改變的師德學習活動是無效的,任何師德主體的虛化或缺位都會導致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失效?!兑庖姟窂娬{,要“確保教師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主體作用得到全面發揮”,教師師德培育的基本途徑是“課堂育德”“典型樹德”“規則立德”,其意在夯實每個教師在師德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促使其在課堂實踐、榜樣導引、規范履行中成長為師德優異的好教師。同時,《意見》還對師德師風形成中的價值引導工作做了明確指示,這就是“堅持價值導向,引導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教師自主參與、實踐、建構,就成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科學依據。自主建構與價值引導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的合作格局由此形成。

(二)師德成長的實踐參與律

師德實踐的兩端分別是教師主體與社會環境,將之關聯起來并發生交互作用的媒介就是實踐活動,實踐是教師優良師德形成的舞臺,實踐參與是教師師德形成的另一規律。實踐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地探索與改造現實世界的社會性活動,與之相應,師德實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在師德人格的統領下,參與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探索、體驗、反思,不斷升華自我師德水平的過程;二是教師憑借自己的優良師德,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據此影響學生道德心靈與人格,促使其道德成長的過程。在師德實踐中,教師自我師德提升與催生學生道德成長之間為一體兩面的關系,無論是課程德育還是德育課程,都是教師師德提升的具體途徑,都是教師師德實踐的現實構成。正因為如此,《意見》強調,引導教師“將立德樹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滲透到教育教學”。這其實就是教師師德歷練的主要途徑。一個真正能夠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教師,同時也一定是在師德實踐中表現卓異、師德修養過硬的好老師。

(三)師德成長的環境互動律

師德是在社會環境中形成的,教師主體與社會環境間的互動是師德成長的內在機制:社會環境決定教師師德的內容、方向,為師德成長提供營養、提出要求;作為師德主體的教師能動地作用于社會環境,促成社會環境的正向改進,抑制不良社會環境的衍生,對外圍社會環境發生選擇性作用;教師主體與社會環境間交互作用、趨于平衡的過程也是教師師德面貌水平日趨定型的過程。具體而言,教師師德形成的社會環境包括三類:其一是學校的小環境,其二是行業的中介環境,其三是社會的大環境。在學校小環境中能否堅持“師德第一”的績效評價標準,完善教師素質評價標準,建立科學的師德獎懲體系,是師德發展的基本保障;在行業中介環境中,師德自律體系建設、師德風尚培育、師德監督體系構建等,都是良好師德形成的環境構成;在社會大環境中,有關教師的社會地位、社會輿論、社會氛圍、師道文化、網絡文化等都是師德形成的社會根基,是決定師德狀況的重要因素。無疑,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師道尊嚴的社會文化,較高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社會地位等,都有助于營造教師安心、熱心、舒心、靜心從教的良好環境,有助于高尚師德師風的形成。為此,《意見》指出,“將師德師風建設要求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著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其意圖就是營造優良師德師風形成的學校環境、行業環境與社會環境,為我國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外圍環境支持,為高尚師德師風形成產生催生與營養作用。

三、方向

師德是教師個體從業的基本資質要求,師風是教師行業社會聲譽的主要來源,師德師風建設是提高教育質量、構筑優質育人體系、增強教師職業社會美譽度的有力行動?;谏鲜龇治隹芍?,良好師德是多主體協同合力的產物,是立足師德成長規律自覺干預的作品。無疑,在干預手段中,最有力的就是師德師風建設立體工作體系與長效工作機制的建立?!兑庖姟分袑ξ覈鴰煹聨燂L建設工作體系與工作機制作了全面籌劃,為我國教師職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保證。

(一)建立多主體參與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系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相關利益主體的協同聯動。為此,《意見》中提及多樣化的師德師風建設主體,旨在構筑一種網絡化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系。這些主體分別是教師、學校、政府、行業、家庭、社會等,每個主體的師德建設責任不盡相同,見下表。

在此,可以將上述建設主體構成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系用圖示來呈現。

圖中表明,在新時代我國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系中,各相關主體間是主次有別、相互配合、合力協作的關系。其中,教師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首要主體,學校則是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關鍵主體,家庭、社會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配合主體。誠如《意見》所言,“壓實學校主體責任,引導家庭、社會協同配合,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制度化、常態化”。為了提升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效能,政府的規范、督導、問責、獎懲等舉措至關重要,是增強師德師風建設自覺性與有效性的組合行動;社會的風氣建設、輿論建設、媒體建設、文化建設是策應政府與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有力舉措,社會的配合能夠大大降低教師、學校、政府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阻力,增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實際效力。因此,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主體的統籌,構建師德師風建設的工作網絡,是確保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效能穩步提升的基礎。

(二)建立穩定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長效機制

師德師風建設不能畢其功于一役,不能搞“短平快”工程,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穩步推進。這是由師德師風形成過程的復雜性、緩慢性、曲折性與長期性等特點決定的。一方面,師德師風建設鏈條上每一個環節失效,都會導致全國師德師風建設水平迅速滑坡,譬如,一旦師德師風監督體系失靈,社會監督松懈,全國師德師風建設防線很可能瞬間失守,導致功虧一簣的敗局;另一方面,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上的任何短視行為都可能弱化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根基,忽視師德師風培育工作的持續積累性。進而言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長效機制起碼包括兩項內容:其一是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化、常態化,將之滲透在日常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教師管理工作、教師培訓進修工作之中,持續深化教師職業理想信念教育,并將之以法治化、準則化、習慣化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教師評價、學校評價、政府評價的常規內容、常設項目;其二是強化社會監測、政府監督、行風監察、文化建設等師德師風建設環節,將之融入社會系統建設、文化系統建設、法治系統建設之中,時刻保持對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警惕性與自覺性,力促健康師德師風生態的形成?!兑庖姟分赋?,“經過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備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和有效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那時,教師師德師風教育工作的新格局、新機制會形成。這正是我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預期目標與工作愿景。

[龍寶新,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 劉燁

猜你喜歡
師德師師德主體
論碳審計主體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致良知與師德
謹防師德師風失范
江永:“碼”上舉報 師德師風問題
何謂“主體間性”
師德淪喪者不配為師
淺談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