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式教學方法在Premiere視頻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2020-08-21 17:21楊麗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0年21期
關鍵詞:啟發式融合

摘要:Premiere視頻制作課程是一門實用性、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目前,該課程是信息與安防工程系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在課程體系中承前啟后,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方式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建構知識,從而幫助教師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本文通過剖析情境式教學法在Premiere課程中的應用,探究情景式對于學生的啟發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構建新知識,使課堂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關鍵詞:啟發式;情境式;Premiere;融合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21-0178-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認知規律指出,個體通過感覺、知覺、表象、想象、記憶、思維等形式,把握客觀事物的性質和規律,認識活動中客觀存在的規律。掌握認知規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合理地設計教學,包括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教學方法、學法設計、學情分析等,選取科學巧妙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在原有認知基礎上自主重構知識,使知識遷移轉化為學生能力,從而讓學生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技巧,教學實施過程中所采取的方法由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構成,但絕不是各種方式和手段的簡單堆砌,而是基于認知規律和教學理論設計的一個科學動態體系。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通過潛移默化的暗示,形成新的認知。

1 情境式教學法與啟發式教學法的關系

啟發式教學法有著淵遠的歷史根源,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里“憤”意為發奮學習,積極思考,然后想把知識表達出來;“發”意為開其意、指導;“悱”意為積極思考后要表達而表達不清,則要求老師予以答其詞,使其清楚。對教師來講,應該通過自己的外因作用,調動起學生的內因的積極性。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將教師比喻為產婆,意即產婆自己不生孩子卻可以幫助他人生產出新的生命。他認為,教師的職業就是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獲得知識。所謂的“產婆術”,即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不斷的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澄清對事物的理解,得到正確的答案[1]。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與完善,從最初的“學一問一習一思一行”模式,到后來的“學一問一思一辨一行”模式,發展到后來的“對話一辯論一思考一真理”模式,“創設情境一產生問題一提出假設一展開推理一應用驗證”模式等,其形式的多樣化與內涵的豐富性不斷提升,成為現在教育界普遍推崇的教學方法[2]。

啟發式教學中,“啟”就是要設置情境,激起疑問,對學生進行引導。所謂“發”就是要引起學生的思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索。因此,根據啟發式教學的基本規律,啟發式教學模式即是以問題為中心,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動機與興趣,使學生通過主動思考獲得知識[1]。本文中以課程的崗位面向為情境“啟”學生學習興趣,以所見即所得的課程特色明確直白地告訴學生通過每節課的學習能夠獲得的知識及由此帶來的崗位技能,引“發”學生探索提升崗位技能的主動性。因此,情境式教學法歸根結底就是啟發式教學法。

2《Premiere視頻制作》課中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Premiere視頻制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學方法和模式不能等同于其他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核心的理論知識點.更要熟練掌握實踐應用技能,由于技術的發展,課程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廣泛接觸到了視頻及簡單的視頻剪輯方法,因此對于部分學生,該課程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內容及情境的設置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來確保這部分學生保有持續的學習興趣,另一部分學生需要通過內容及情境的設置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

《Premiere視頻制作》授課對象為大學二年級的學生。經過多年的教學積累,總結本階段學生有如下特點:1)經過一年的大學生活,學生已經逐漸適應了警院生活,學生能夠很好地協調學習、訓練之間的時間分配;2)經過本年的學習,學生將踏人實踐學習,校內課堂學習生涯即將結束,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有了較成熟的規劃,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加明確的認知,對知識及技能的提升有了更加明確大,大部分學生學習目標明確;3)部分學生對就業信心不夠,需要在不斷學習中提升專業技能,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一半學生迫切需要通過學習夯實技能,從而為將來就業實習抑或自主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4)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短視頻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微電影、微課以其短小精悍、要點精準講解等特點被越來越廣泛地接受,學生對此類視頻制作有較高的興趣;5)高職學生大部分都在學習上恒心不足,在理論知識較強的課程內容學習上往往表現出學習興趣不足,課堂45分鐘學習效率不高,導致學習難度較大。

基于以上內容及學情分析,在Premiere視頻制作課程教學中采用境教學法,更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對課程教學內容需精心設計,將課堂45分鐘按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切塊,將整個課程看成一個大的實訓項目,每一個章節就是一個小的實訓項目,每個章節又可以分解細化成若干個實訓案例進行教學,而所有的這些教學內容的最終實現,是通過教師設計的有實際崗位背景的現實情境,將學生認為枯燥的知識融會貫通到日常生活場景中,將知識與實際進行對接,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在學生完成一個一個案例情境的同時,將知識理解消化,教學目標輕松地實現。

3 Premiere視頻制作課程的情境設置與實施

Premiere視頻制作課程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模塊:Premiere界面識別、影視剪輯技術、視頻切換、特效應用、調色、摳像與疊加、字幕與字幕特技、音頻與音頻特效添加、文件輸出。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教學中創設以下緊貼實際崗位的教學情境:

情景一:畢業紀念相冊制作。

畢業季.學生都會用相冊記錄校園時光美好的片段,每一個畫面都是最溫馨、美好的回憶,一幕幕的校園場景就像一張張絢爛的剪貼畫,串聯成一部生動的電影,播放著曾經的快樂和憂傷,記錄著同學們的青春和過往,也見證著彼此的友情。因為每位同學多少畢業的見證者和親歷者,都會有各自想永久記錄的美好瞬間,通過這個情境帶人,可廣泛的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依據學情,為了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情境的實現不能在一兩堂課中完成,需細化分解成若干個連續的分小情境,分布在若干個課堂中完成,每節課都會很精彩,學生也學得輕松。

畢業紀念相冊制作情境設計到的小情境:美麗的校園、鏡頭捕捉、鍵盤字、配樂詩朗誦、自制“MV”、水墨文字、卷軸等。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邊講邊練,接觸一個新知識掌握一個新技能的原則,學生制作班級電子相冊的熱情,從而掌握以下課程知識:1)制作視頻的步驟。包括確定視頻主題、圍繞主題準備素材文件、素材的剪切、進行畫面的粗略編輯、視頻切換及特效添加、添加字幕、音效處理、視頻導出;2)熟練掌握Pre-rmere界面操作,熟悉項目面板、時間線面板、特效控制臺等面板的功能進而掌握個菜單命令功能,掌握簡單關鍵幀動畫制作方法;3)掌握字幕面板功能,會用字幕工具熟練添加文字及形狀圖形并對其進行屬性設置;4)掌握切換及特效的添加方法及基本設置;5)項目文件的存儲與管理,素材脫機處理及素材替換的方法;6)視頻導出及格式設置,熟練掌握圖片、視音頻不同格式之間的區別。

概括起來,教學形式可歸納位以下模式:

情境二:片花剪輯

片花通過剪輯電影或電視中的經典且、有代表意義、自己喜歡的、希望表達的情節片段,設置鏡頭內容,加入特定音效,具有極強的視聽沖擊效果,片花的作用在于吸引觀眾,激發觀眾的觀影興趣。在教學中通過觀看學生熟知的影視劇預告片花,對比完整影片,掌握片花剪輯知識。同時通過本情境教學,學生掌握相應的片花剪輯技巧,收集整理自己日常生活的片段,剪輯記錄自己成長經歷的生活視頻。

片花剪輯,由于剪輯師的不同,編輯出的最終效果差別也很大,要做出一個有吸引力的片花,必須對整個視頻非常熟悉。從滅一個小故事,到其中人物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要熟悉。然后,剪輯師要設計片花中想要展示的觀點,提取原視頻中的片段進行剪輯,最后,找到合適的音頻文件配合視頻內容,做出預想的意境效果。

本情境的教學目標是,完成個人的《灰姑娘》片花,要求時長不超過4分鐘,片花能夠展示辛格瑞拉的純潔善良、美麗勤勞,幸福生活,觀眾看后產生溫情溫馨的情感。通過制作本片花的制作,掌握軟件工具箱各工具功能,源監視器、節目監視器面板按鈕功能,分鏡頭腳本制作要領。設計如下

情境三:微電影制作

在本情境中,任務的完成需要進行分組教學,每3名同學為一組,共同擔任編劇、導演、攝像、后期制作等角色,設一名組長便于教師監督小組作品進度。這是一個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情境項目。教師不限定,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創作完成符合時代主旋律,充滿正能量且能夠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作品。

通過本情境教學,考察檢驗學生對于Premiere軟件的靈活應用能力,提升綜合處理實際任務的能力,同時鍛煉學生溝通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從劇本的創作,到腳本的制作、素材的制作搜集,拍攝,后期制作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本情境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完成微電影創作,學生掌握景別及其剪輯規則、鏡頭運用技巧、色彩原理,音頻添加及音頻特效的應用,音樂卡點等知識技巧,提升影視編輯的綜合能力。

情境的設置有三個環節即開題、中期檢查、結題。組長負責開題匯報,講清本組作品創作背景、主題,進度安排,組員分工;組員1負責中期匯報,說明小組作品進展情況,制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下一步計劃安排,能否按照預期完成制作;組員2進行結題匯報,介紹小組作品并展示。開題、中期、結題匯報均給學生5分鐘上講臺展示機會,要求制作PPT演示文稿,每個環節設置10名同學擔任評委進行打分,結題環節中作品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大家可以取長補短。展示環節給每位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的工作展示匯報作鋪墊,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擔任評委的同學,要去能夠公平公正的給每組打分,鍛煉學生做一名正直的、有責任、有擔當的有為青年。

4 結語

在實際教學中,將過程性考核與情境教學法相結合,課程學習效果實現了實時檢測,同時建立起了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三維評價機制,課程一個一個獨立的知識在崗位情境的融人中環環相扣。由于情境設置建立在學情及實際工作崗位背景上,學生在完成情境內容的過程中掌握知識,作品既可以是課程作業,也可以作為記錄創意的作品,極大豐富了課堂內容,提升了學生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了軟件操作及應用技能,鍛煉了學生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麗,陶月仙,論啟發式教學模式的演變與發展[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20(S1):1-2,10.

[2]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3.

[3]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趙樂華,任毅.啟發式教學方法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J].中國地質教育,2009,18(1):140-142.

[5]黃傳祿.情境教學法在《Oracle數據庫》課程中的應用[J].電腦迷,2017(3):10-12.

[6]高文,徐斌艷,吳剛.建構主義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7]鐘毅平,葉茂林,認知心理學高級教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通聯編輯:張薇】

作者簡介:楊麗(1981-),女(回族),寧夏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數學。

猜你喜歡
啟發式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寬窄融合便攜箱IPFS500
《融合》
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教學平行四邊形
善用啟發式教學,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案例陳美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