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疫情沖擊下的中國經濟

2020-08-25 12:04鐘偉,管清友,徐奇淵
中國外匯 2020年5期
關鍵詞:沖擊供應鏈影響

當我們邁進2020年之際,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悄悄蔓延,逐步波及湖北省,并對全國各省市產生了不同影響。國際衛生組織(WHO)將此疫情定義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中國政府和民眾面臨嚴峻考驗。從春節至今如何戰勝疫情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曾多次面臨各種疫情的挑戰,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和中長期會分別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正確應對?

鐘偉:歡迎兩位參與本期的“圓桌”討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先后經歷了一些疫情沖擊,令人記憶深刻的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因此,有不少研究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和非典疫情進行比較,以便為量化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提供合理的參照系。在兩位看來,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兩者,何者更具沖擊?非典之后,中國經濟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景氣周期。和非典相比,這次疫情造成的經濟沖擊,和非典沖擊有何異同?

管清友:我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力更大。第一,這次經濟活動暫停時間更長、暫停范圍更大,占全國GDP比重90%以上的25個省市,均被要求春節復工至少延遲一周,而且直到目前為止復工率仍不高;而非典主要集中在北京(僅占全國GDP的3%),全國的正常工作未受到顯著影響。第二,當前的經濟基本面更弱。非典爆發的2003年是人口紅利、全球化紅利和城鎮化紅利三大紅利的啟動期;但現在經濟本來就處于下行通道,疫情會使經濟形勢更為嚴峻。第三,金融傳染性更強,企業和個人資產負債表承壓會比以往更明顯。

徐奇淵:同意管院長的看法,我強調另外三點。

21.7%

根據“世界綜合貿易解決方案”(WITS)數據庫數據,觀察全球近200個經濟體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間品在全部進口中的占比平均達到21.7%(中位數)。

第一,疫情爆發于春節期間,加大了防控難度,而且對正常生產秩序產生了較大影響。每年3、4月都是PMI出口訂單下單的高峰期,將決定二季度甚至三季度的出口金額。目前,3月初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已經延期,4月的廣交會能否正常舉行將視疫情發展而定。在極端情況下,如果疫情影響持續到4月甚至6月,將會加速部分產業鏈的外移。

第二,過去的1 7年,中國已經從全球供應鏈的邊緣走向核心。根據世界發展指數(WDI),2003年,中國工業增加值在全球占比僅為6.8%,而2017年則上升至23.9%;2018年,中國已成為120多個經濟體的最大貿易伙伴。根據“世界綜合貿易解決方案”(WITS)數據庫數據,觀察全球近200個經濟體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間品在全部進口中的占比平均達到21.7%(中位數)。其中,東亞另外12個經濟體的這一比例則超過30%。全球供應鏈的紊亂,會產生全球性的影響。

第三,現階段的互聯網紅利遠小于十多年前。當前,中國的互聯網化水平已經處于世界的前列,疫情對互聯網行業的邊際提升作用明顯減弱,特別是大部分互聯網企業,也需要與線下業務互動才能正常運轉。因此,除了個別純粹提供場景的互聯網子行業之外,大部分互聯網行業都會受到疫情的沖擊。

鐘偉:疫情已經給2020年中國經濟的開局造成了重大影響,包括廣東、浙江等東南沿海地區也受到疫情的困擾,首季度經濟增長失速不可避免。在兩位看來,此次疫情對年內的經濟增長主要會產生哪些影響?就應對而言,是發行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專項債券,還是更大力度地降低稅費?全年經濟可能運行在怎樣的軌跡上?

管清友: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測算,保守估計春節期間直接經濟損失約3萬億元,占2019年一季度GDP的14%;間接損失則難以估量。因此,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會較低。全年來看,二、三、四季度的經濟狀態更為重要,這主要取決于穩增長政策的力度。在物價問題上,疫情對物價方面的影響相對會比較短暫,2月CPI上升到5.4%,主要是蔬菜價格和豬肉價格拉動的。在就業問題上,疫情造成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出現了裁員潮。

在未來可見的一個時期,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將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并使中國發展的維度更加接近于成熟的經濟體。

政策方面,我認為財政政策相比于貨幣政策來說更有空間,更加有效。3%的財政赤字紅線可以適度放開。最直接的是進一步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對受疫情沖擊嚴重的娛樂、餐飲、旅游、交通、零售等行業,適當采取增值稅減免、臨時性過渡或遞延、緩繳社保等措施,為企業減負;同時,還可對參與捐贈的企業和個人進行所得稅抵扣,鼓勵善舉義舉。此外,如果傳統財政無法滿足需求,不排除發行特別國債等特殊專項債券:非常時期需要用非常手段。對疫區的專項救助支持力度會加大,可通過發行特殊專項債券,增加對醫院、城市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對被波及企業給予財政貼息,對肺炎患者給予專項補助。上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們就用過這一招。

徐奇淵:疫情沖擊對年內經濟增長的主要影響,可分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春節休假期間,由于生產停滯,疫情主要對總需求產生沖擊。如住宿、餐飲、航空、旅游等行業的消費需求,均受到了影響。

第二階段,春節結束到基本復工,疫情會給生產秩序的恢復帶來困難。即便某地復工進度較快,但其他地方的中間品如果供應斷檔,也會導致整個生產過程面臨瓶頸。該階段主要包括2月中旬到3月初。

第三階段,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生產秩序也基本恢復后,疫情導致的總需求不足將再次成為主要矛盾。其一,出口新訂單可能部分流失;其二,有的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等原因退出市場,從而給就業、銀行貸款、稅收等方面帶來影響,削弱總需求。第三階段包括3月上旬到二季度的部分時間。

針對上述三個階段疫情的不同影響,政策的主要發力點、發力方式也應有所不同。第一階段,對于遭受需求沖擊的重點行業,應從行業角度給予稅費減免、貸款展期等扶助政策。第二階段,主要矛盾是生產秩序遭到破壞帶來的供給沖擊,此時的總需求政策當中,貨幣政策不宜作為主角,但也應起到配合、托底的作用,為金融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以穩定信用體系。第三階段,財政和貨幣政策即可全面發力,填補總需求缺口,通過供應鏈網絡,帶動企業的生產復蘇。目前,我們正處在第二個階段。

14%-16%

房地產也是發達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如美國、日本、英國的房地產產業占GDP的比重都在14%—16%之間。

鐘偉:疫情也給中國的金融和對外經貿活動造成了影響。在疫情沖擊下,A股市場在出現波動后,仍保持了強勁態勢,似乎并沒有受眾多企業開復工延遲和財務狀況不樂觀的困擾。另一方面,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雖已簽署,但疫情將使外貿受到更嚴格的檢疫約束,全球供應鏈也可能會受到中國制造業失速的影響。在兩位看來,外貿和金融領域全年可能會呈現怎樣的圖景?

管清友:疫情加速了貨幣寬松和金融改革,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并非壞事。貨幣政策寬松增大了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提振了估值,資產價格出現暴跌的可能性很小,更何況金融改革也在提速。在外貿領域,出口和進口規模都會受到影響。出口方面,一是本次疫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了PHEIC,出口會受到更嚴格的限制。例如2016年2月1日至11月18日,巴西寨卡病毒被列為PHEIC,巴西出口同比增速持續下降,經濟也在上半年降至冰點。二是新出口訂單數量可能會受到疫情的影響。本次疫情對出口的影響會大于2003年。一方面是因為當前的國際貿易環境不容樂觀,逆全球化趨勢蔓延;另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傳播的范圍更大,東南沿海的出口大省疫情也比較嚴重。進口方面,國內需求顯著降低,進口規模也會下降。

徐奇淵:外貿領域的全年圖景是:對一季度主要的沖擊,是原有出口訂單的交付會出現問題;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則主要是全年新訂單可能出現部分流失。新訂單的流失,會影響到二季度甚至三季度的出口表現。到四季度,疫情對外貿的沖擊預計可完全消除。

金融領域,A股在春節開市后首日深跌后強勢反彈,創業板的表現更是搶眼,已經創出了3年以來的新高。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沖擊也極為短暫,當前美股又連創新高,納斯納克已經逼近10000點大關。但另一方面,國際主要原油價格在下跌之后,一直反彈乏力。國際投資者對于全球經濟的復蘇預期,遠不及對股票市場那么樂觀。

鐘偉:許多人更關注疫情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例如,以前人們熱衷于討論制造業、基建和地產投資,今后人們是否可能會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公共衛生、社會保障、教育和技能培訓等民生領域?例如,未來產業布局是否更可能向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較強的區域遷徙等等。兩位認為疫情會否對中國經濟產生中長期影響?

管清友:從這次疫情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問題,比如緊要關頭公立醫院肩負起了最重要的責任。公共衛生、社會保障、教育等等行業都屬于這類行業,社會資本可以適當參與,以增加市場活力,但國有資本在這些領域確立的主導地位不可撼動。從長期來看,制造業、基建、地產仍然還會是經濟的重要支柱。以房地產為例。房地產也是發達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如美國、日本、英國的房地產產業占GDP的比重都在14%—16%之間。此外,以5G、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也會成為經濟的一大支柱。

徐奇淵:我想談兩點。第一,全球生產商對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可能會再次進行審視、反思。在中美貿易摩擦之后,就有著名的跨國公司開始反思全球供應鏈的布局。在中美貿易摩擦、本次疫情的沖擊下,全球供應鏈的布局,可能會進行多元化布局。這可能會帶來一定的產業外移。但這與純粹的產業外移不同,因為其他國家也同樣會發生疫情,其他國家也會和美國發生貿易摩擦,所以將來的全球供應鏈布局,會通過多元化進行風險管理。鑒此,如何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如何確保中國供應鏈體系的穩定性,給全球的下游生產商提供信心和保證,將關系到中國未來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第二,這次疫情對中國和全世界,都進行了一次很好的公共衛生的教育,尤其是中國;同時,社會和政府對公共衛生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也都有明顯提升。2月14日的深改委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由此可以預期,在未來可見的一個時期,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將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并使中國發展的維度更加接近于成熟的經濟體。

鐘偉:人們常說,不能兩次掉進同一條河。對此次疫情,中國政府做出了果斷的抉擇,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兩位看來,在此次疫情中,我們最不能忽視的短板、最應吸取的教訓和最應采取的經濟應對之策是什么?

管清友:最不能忽視的短板是戰略儲備。在這次疫情中,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緊缺,并成為治療和預防的一大掣肘,顯示出我國在應急管理,特別是戰略物資儲備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最應吸取的教訓是信息透明。一方面,信息透明有利于公眾提前預防疫情;另一方面,公布的疫情信息不精準、不詳細,容易導致流言,不利于疫情防控,而且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徐奇淵: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將成為一個特別重要而緊迫的工作。這不僅涉及到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問題,還涉及到央地關系、跨部門關系、行政體系內的激勵約束機制等問題。應該說,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即已表明,中央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這個問題,這方面將成為今后體制改革方面補短板的重要內容。

鐘偉:謝謝兩位細致深入的分析。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雖已初步控制但仍未消退,其給中國政府、企業和民眾帶來的傷痛仍在。但明天的太陽將照常升起。疫情不會擊垮中國。祝愿中國民眾平安,期待中國社會經濟向好。

猜你喜歡
沖擊供應鏈影響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美食網紅如何影響我們吃什么
“雙重沖擊”下的朝鮮半島新博弈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解鎖西貝供應鏈的成功密碼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體驗文化沖擊
色彩沖擊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完形填空精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