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旅游產業助推下的民族飲食文化的傳播

2020-08-25 08:23陸紅娟
食品工業 2020年8期
關鍵詞:糌粑奶制品傣族

現今,旅游產業不斷發展,有效整合資源,形成了一條以旅游為主線的產業鏈,它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成為傳播民族文化的助推器。游客到達民族地區,通過品嘗特色美食,體味蘊含在食品中的特色人文內涵、感受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這樣一來,在特定民族區域內形成的民族飲食文化,通過游客浸入式體驗的方式,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傳播。

湘西擂茶是湘西土家族的傳統食品,鄉友鄰里聊天的茶室、重大的婚宴場合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以茶葉、花生、芝麻、糯米等為原料,加上生姜、食用鹽等配料,在湘西特制擂缽中擂制而成,做成之后,用沸水沖泡就能食用。到湘西旅游的游客會品嘗特色美食,而在游客品嘗擂茶的過程中,擂茶來源的傳說、擂茶賦等湘西文化也隨著游客的味蕾一起躍動。而在旅游產業推動下,相關企業將湘西民族飲食和現代產業結合,將擂茶做成如圖1的有獨立小包裝的袋裝產品,并配置了泡擂茶的環保塑料杯。另外,將湘西民間傳統蠟染花布圖案作為整個擂茶的外包裝,不僅使產品外觀原始古樸,而且讓人聯想到湘西獨特的手工印染技術,這樣的產品無論是在湘西當地還是在電商平臺上銷售都會很受歡迎。游客在旅游地受到湘西文化感染,將湘西擂茶作為特產帶回自己的居住地,都能不知不覺地通過食品或食品包裝,傳播湘西文化,展現湘西文化的獨特魅力。

糌粑是藏族牧民發明的傳統主食之一,青稞是它的主要原料。糌粑制作起來也不復雜,只要把曬干了的青稞放在鍋中炒熟,根據需要將它磨成粗細不同的粉,或者是磨成精致的青稞面,要吃的時候,就把他們放在木碗中,配一點酥油茶,用手揉捏成團子狀,直接食用,這給在外放牧、不便生火的牧民提供了便利。藏民經常會用優質青稞做成的糌粑招待客人,游客也能通過品嘗不滑不膩的糌粑,了解糌粑背后的飲食文化。如果游客有幸遇到藏歷新年,也能親身體驗主人端著裝有放有青稞、卓瑪(人參果)等的“竹索琪瑪(吉祥木斗)”,客人從里面取出糌粑,向空中散三次,同時嘴里說“扎西德勒”的新年祝愿文化。雖然糌粑是藏民的主食,但是對于游客來說會比較新鮮,自己品嘗完后,想夠買一點給親友品嘗,而圖2的袋裝、罐裝青稞糌粑就是在旅游產業推動下生產出來的特色產品,整個包裝色調清新淡雅,八角花符號藏毯元素融入其中,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藏族地區的飲食文化,也通過青稞糌粑產品傳播了出去。

圖1 湘西擂茶

圖2 青稞糌粑

圖3 草原奶貝

圖3 的奶貝是內蒙古眾多的奶制品中的一種。奶制品,蒙古人一般稱之為“查干伊德”,也就是“白色的食品”的意思,蒙古人以“白色”為貴,所以奶制品是招待客人、慶祝重大活動的必備品。蒙古地區主要以畜牧業為主,牛羊奶為奶制品提供了天然的原料。只要除掉鮮奶中的水分,將蛋白質、維生素A等主要營養成分保留,經過混合、壓片、包裝等工序,就能得到奶貝成品。因而奶貝的營養成分高,適合所有人群食用。游客到內蒙古地區游覽觀光,不僅能品嘗各類味道純正的奶制品,而且能夠體驗到讓客人先品嘗食品的“德吉”禮俗文化。而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助推著奶制品產業的振興,圖3的袋裝草原奶貝等產品日漸增多,并多被游客當成紀念品購買,其中承載的蒙古族飲食文化,通過產品的形式,在各地廣泛地傳播開來。

傣族手抓飯作為傣族的特色食品,是傣族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載體,它選用隨處可見的芭蕉葉或者是其他的葉子作為餐具,將放入了土豆、黃瓜燜制而成的米飯放在葉子最中間,放雞蛋做裝飾點綴,老火腿、烤魚等配菜就在米飯周邊排開,配菜與手抓飯搭配食用,味道極佳。越來越多的游客受到傣族潑水節、孔雀舞的吸引,深入到傣族地區,品嘗特色美食,了解食品背后的文化。相關企業也根據市場需要,將獨具特色的傣族手抓飯加工包裝成如圖4的帶有孔雀元素、體現了傣族特色的產品,在旅游地售賣。游客購買這類產品,將旅游見聞和文化體驗傳遞給親友,親友通過傾聽旅游體驗、品嘗正宗的傣族手抓飯,加深對傣族飲食文化的了解,并嘗試了解更多的傣族飲食文化。這樣一來,傣族民族飲食文化就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了傳播。

圖4 傣族手抓飯

猜你喜歡
糌粑奶制品傣族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代生活的運用
黑糌粑營養成分和研究現狀及展望
我和糌粑有個約會
糌粑中風味物質研究
云南省高校大學生奶制品消費行為分析
飲食減少奶制品危害骨骼健康
構樹與傣族傳統造紙的保護和開發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譯對其民族發展的作用
食用糌粑對家兔血糖和膽固醇的影響研究
《谷魂》與傣族的宗教信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