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外營養支持對胃腸道疾病手術患者臨床結局的影響探討

2020-08-27 01:01李永旺云托亞白圖克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關鍵詞:胃潰瘍胃腸道營養

李永旺,云托亞,白圖克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現代人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時,由于生活節奏變化,生活不規律、飲食不合理等原因,很容易出現例如胃潰瘍等的胃腸道疾病[1]。且隨著相關胃腸道疾病的不斷發展,使得患者接受手術的概率不斷增加[2]。根據研究顯示,胃腸道疾病手術很容易損傷患者的胃腸道功能,不利于患者術后的營養吸收,而向患者提供一定的營養支持,則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從而改善臨床結局。因此,向存在營養風險的患者積極提供腸外營養支持,以幫助患者減輕相關并發癥的危害則十分有必要。本文則是對胃腸道疾病手術患者實行腸外營養支持的臨床結局的分析,以探討其的應用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150例存在營養風險的胃腸道疾病手術患者,其中對照組50例,男 28例,女 22例,年齡 54~69歲,平均(61.43±7.11)歲,胃腸道疾病包括:胃癌16例、結直腸癌18例、胃潰瘍6例、腸梗阻4例、腸扭轉6例。研究組患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齡53~70歲,平均(61.66±7.68)歲,胃腸道疾病包括:胃癌26例、結直腸癌30例、胃潰瘍10例、腸梗阻12例、腸扭轉12例。本研究患者皆知情且簽署意愿同意書,我院倫理協會知情且批準,同時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患者確診胃腸道疾病且需要接受手術治療;(2)患者意識清楚,無精神障礙。

排除標準:(1)嚴重代謝紊亂和嚴重營養不良患者;(2)存在嚴重的心血管功能疾??;(3)正在進行其他營養支持;(4)胃腸功能正常,或患者在短時間內可恢復。

1.2 方法

對照組不采用腸外營養支持,在接受相關胃腸道疾病手術手,則將相關注意事項和飲食安排向患者傳達即可。而對研究組的100例患者實施腸外營養支持?;颊咴诮邮芟嚓P胃腸道疾病手術后,即接受腸外營養支持,通過靜脈滴注營養液,其的營養物質包括:微量元素、維生素、氨基酸、鉀、脂肪乳等,且非蛋白熱量25 kcal/(kg·d),氮水平0.2 g/(kg·d),糖脂比1:1,胰島素水平7 g/U,營養液滴注時間為7 d,相關具體用量標準和營養元素選取還需要根據患者的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加量或減量。在營養補充的同時,需要控制患者的飲食,堅持以低鹽低磷和高蛋白的食物為主。另外,還需要做好對患者血常規、大便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進行檢測。

1.3 評價標準

對所有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討論,主要觀察患者在術后出現吻合口瘺、腹脹腹瀉和腹腔感染等相關并發癥的情況。在營養指標比較上,主要觀察患者在術后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總蛋白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營養指標比較

對兩組術后營養指標比較后發現,研究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和血清總蛋白水平上都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術后營養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術后營養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血清白蛋白(g/L) 血清總蛋白(g/L)研究組 100 34.25±5.11 64.29±6.89對照組 50 30.78±5.64 60.51±5.96 t 3.786 3.308 P 0.001 0.001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在術后吻合口瘺、腹脹腹瀉和腹腔感染上的發生率皆低于對照組患者,且在并發癥總發生率上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n(%)]

3 討論

胃腸道疾病是外科中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3]。該疾病的出現多是由于人們在長期的生物等刺激下,使得其的胃腸道功能受到損傷,從而形成胃潰瘍、腸梗阻等疾病,會對患者的日常飲食造成困擾[4]。而近年來,隨著胃腸道疾病手術治療的盛行,使得大多數患者可通過手術治療實現胃腸功能的恢復。不過由于大多數患者在手術治療時已經出現了消化功能異常的情況,因此在手術影響下,患者無法很快進行營養吸收,從而使其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現象,并反過來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在患者接受手術后,應該立即進行營養支持,從而有效防控術后營養不良現象的發生,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

而腸外營養支持是目前臨床上給予胃腸道疾病手術患者的營養支持上較為常用的方法[5]。腸外營養支持以靜脈滴注的方式向患者進行相關營養元素的給予,在患者術后不能進行正常進食的階段時,采用此方法可以很好地完成對胃腸道分泌激素和消化液的刺激作用,以保證患者膽囊和腸管能夠正常收縮和蠕動,提升患者消化功能,從而保證患者的營養平衡,幫助患者獲取正常的術后恢復、提升患者體質量等[6-8]。且相關研究顯示,腸外營養支持可以幫助患者在術后較快恢復消化功能,并將手術操作對胃腸道的刺激盡可能地降低,以實現患者更好的術后恢復。本研究也顯示,接受了腸外營養支持的研究組患者在術后出現吻合口瘺、腹脹腹瀉和腹腔感染等相關并發癥情況都少于對照組患者,且在并發癥的總發生率上也低于對照組患者,同時,研究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蛋白的營養指標上的表現都好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知,對存在營養風險的胃腸道疾病手術患者提供腸外營養支持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促進和維護患者的胃腸功能,并減輕相關的并發癥危害,使患者能夠較快恢復,以助力其的身體健康,減輕其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向存在營養風險的胃腸道疾病手術患者提供腸外營養支持,可以有效調節患者營養平衡,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胃潰瘍胃腸道營養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腸道完整性和生產性能
胃腸道腫瘤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觀察
加速康復外科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在肝移植術后早期的臨床應用
夏季給豬吃點“苦”營養又解暑
怎樣治療和護理胃潰瘍?
蔬菜與營養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營養?!
春天最好的“營養菜”
胃潰瘍易演變成胃癌嗎?
手術治療胃潰瘍90例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