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臨床價值

2020-08-27 01:01任超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關鍵詞:修補術穿孔潰瘍

任超

(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林源醫院,黑龍江 大慶)

0 引言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具有發病急、病情嚴重等特征,給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飲食結構的調整,近年來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發病率不斷上升,發病后胃內容物會流入腹腔,引發強烈生理疼痛,甚至發生休克,嚴重危及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針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主要采用手術治療,傳統開腹手術雖然能夠一定程度緩解臨床癥狀,但術中給身體形成較大創傷,術后并發癥較多,影響康復進程,預后效果不理想。在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下,腹腔鏡技術逐漸應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治療中,具有出血少、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得到了廣泛應用[2]。本文將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應用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的效果展開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4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兩個組別,其中對照組(12例)男8例,女4例,年齡 28~49歲,平均(39.4±2.3)歲;發病至手術時間 2~23 h,平均(8.64±1.06)h。實驗組男 7例,女 5例;年齡 29~47歲,平均(38.7±2.1)歲;發病至手術時間 1~24 h,平均(8.49±1.18)h。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了此次研究,對比基本信息,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影像學和胃鏡檢查確診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②符合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指征;③病史資料齊全;④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協議書。

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②惡性腫瘤;③凝血功能障礙;④上消化道出血;⑤上腹部手術史;⑥精神異常者。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傳統開腹手術,在患者上腹部位置做一條切口,采用三針穿孔修補,固定方式選擇網膜覆蓋,手術結束進行常規處理。實驗組接受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協助患者保持平臥體位,實施全麻,插好氣管。首先肚臍下方做出切口建立氣腹,調整氣腹壓力。使用無損抓傷鉗尋找穿孔部位,根據情況挑起膽囊和肝葉,若在前壁未發現穿孔部位,考慮存在于后壁。找到穿孔部位后,若為胃部穿孔且直徑>1 cm,考慮惡性病變,立即進行病理檢查排除惡性病變。沿胃部或十二指腸縱軸使用縫線進行縫合,盡量避免在瘢痕處進針,保證全層縫合。通過腹腔鏡觀察腹腔積液,并采用腹腔鏡沖洗裝置實施沖洗,隨后清理膿苔,將引流管置入腹腔兩側并良好固定。術后協助患者保持半臥體位,進行胃腸減壓,給予水電解質、維生素補充。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后患者的出血量、手術時間、腸蠕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情況。統計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包括粘連性腸阻梗、切口感染、腹腔膿腫、切口出血。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對比

通過結果得知,實驗組在出血量、手術時間、腸蠕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 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腸蠕動時間(d)住院時間(d)對照組 12 84.1±15.8 88.7±14.8 4.31±1.21 12.1±5.2實驗組 12 32.2±4.1 58.7±8.7 1.82±0.22 6.6±2.1 t 21.564 12.089 13.732 6.65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并發癥情況對比

結果顯示,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8.33%,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5.00%,兩組對比差異較大(P<0.05),詳情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3 討論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是臨床較為多發的消化道潰瘍疾病,屬于嚴重的急腹癥。目前臨床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通過對病變部位進行修補,減少消化道受到胃酸的腐蝕,防止病情加重[3]。以往傳統開腹手術雖然對疾病癥狀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但是創傷較大,術后不良癥狀較多,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因此有必要采取更為安全合理的治療手段,對提高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腹腔鏡技術逐漸應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治療中,該方式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的優勢,通過腹腔鏡為操作者提供更為清晰的手術視野,降低手術難度,在沖洗和清理過程中更為徹底,避免感染情況的發生[4]。同時對胃腸道的損傷更小,減少了不良癥狀發生幾率。并且減輕了患者術后疼痛,加快身體活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從本次研究結果得知,實驗組在出血量、手術時間、腸蠕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能夠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促進身體康復,縮短治療時間。本次研究中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8.33%,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5.00%,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學者在一項對比研究中,對87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采取了和本次研究相同的方法,結果顯示,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3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47%,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提示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具有較高的安全保障。本次研究也證實了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中應用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的效果更好,對比傳統開腹手術優勢明顯。

雖然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優勢較多,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術中應快速取出病理組織實施病理檢查判斷是否癌變,若為惡性組織及時改為開腹手術。術中為避免損傷周圍重要器官,要求操作者具有嫻熟的專業水平。穿孔部位附近普遍存在水腫,組織較為脆弱,縫線時易割穿穿孔邊緣,導致胃腸壁撕裂,因此對操作者手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通常情況下術中選擇生理鹽水和甲硝唑作為沖洗液,沖洗時徹底清理穿孔周圍的滲出液,能夠避免術后出現腸粘連。引流一般采用肝下間隙,對于水腫嚴重或少量滲出液患者都應及時引流。術后有必要實施抗潰瘍藥物治療,通常選用質子泵阻滯劑或抗幽門螺桿菌藥物。

綜上所述,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應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中,可減少出血量,促進身體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修補術穿孔潰瘍
于腹股溝斜疝患者中分別應用有張力修補術、無張力修補術實施治療效果對比
探討濃縮生長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潰瘍創面治療中對潰瘍創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眸慢性潰瘍59例臨床觀察
大面積燒傷并發消化道潰瘍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改良陰道前后壁修補術56例臨床療效分析
耳內鏡下鼓膜修補術36例臨床分析
都是“潰瘍”惹的禍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負壓引流預防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后血清腫的應用體會
根部穿孔性闌尾炎的腹腔鏡治療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