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認識與思考

2020-09-01 10:29房雷濤江達徐波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參政黨政治參與

房雷濤 江達 徐波

【摘 要】 中共十八大之后,根據新時代新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各民主黨派是共同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文章首先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內涵,指出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現實作用和意義,其次就如何加強參政黨建設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等幾個層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參政黨;參政職能;政治參與

2019年10月28日在首都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中提出了十三個堅持,其中“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說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在中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歷史的必然性。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已經證明我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種基本政治制度,屬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范疇。這項制度一方面鞏固了參政黨在新中國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歷史和現實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建設推動新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新中國夢的堅強基石。在新中國發展過程中,展示出了多黨合作的優勢,也體現出了中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是對各參政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地位的肯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完善。2019年9月24號第九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論壇在武漢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李鉞鋒指出:“我們要堅定思想政治建設的方向性,在看齊核心中展現多黨合作新氣象;突出思想政治建設的時代性,在不忘初心中推動思想共識新提高;把握思想政治建設的實踐性,在矢志同心中實現履職盡責新作為;聚焦思想政治建設的根本性,在增強信心中彰顯參政黨的新面貌”。習近平總書記與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提出“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為,參政黨要有新面貌”,均體現了參政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強調了各民主黨派的歷史地位和其在新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也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各參政黨在面對新形勢時態度的肯定和對參政黨自身發展、自身建設、自我完善以及其職能的履行提出的更高要求,賦予了其在實現百年大計和實現民族偉大復新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內涵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是新中國成長過程中的歷史見證,是在中國共產黨推動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中堅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對各民族黨派政治地位的認可和科學證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也經過長期的發展和磨煉明確了其在新時代中的功能和作用。參政黨就是民主黨派,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參政黨是作為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服務的有效政治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支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協商制度明確了參政黨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性質和態度,從方向和政黨關系上明確了參政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新時代中國發展理論體系,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協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要求。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現實意義

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的重要性,對參政黨意識形態屬性的解決、深化參政黨自身發展,增進中國共產黨和參政黨目標一致性、推動統一戰線建設,提高參政黨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政治地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的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在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結果,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明確了其和中國共產黨為發展新中國建設的決心,表明了其與中國共產黨志同道合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黨多黨合作制度的發展。同時在新時代環境下,我黨確立了參政黨在國家發展,制度建設方面的地位,對我黨和參政黨的合作創造了有利的政治條件,對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和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起重要作用有重大推動作用。新環境、新時代造就了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之間的進一步團結,在我國制度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重要時期,加強我黨和參政黨之間的合作是歷史的必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是國家政治建設的需要,只有建立我黨和參政黨之間的合作,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指日可待。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是新中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份子,是完善中國特色政治制度的必然,是我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力助手,同時我黨也為參政黨賦予了歷史使命,只有我黨和參政黨之間相互協作,共同履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發揮參政黨的政治角色,才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行。

三、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進入新時代,翻開了新中國在新時代建設新的篇章。新時代需要新的面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中指出“全面加強參政黨自設建設是參政黨實現新時代使命的堅實基礎”,“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參政黨要有新面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做好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增強責任和擔當,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指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和民主黨派緊密團結,各民主黨派要有責任、有擔當、履行自己的職責,共同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職責建設為重點,不斷強化和完善參政黨在新時代中的優勢。

(一)以思想建設為核心,加強同民主黨派間的合作

思想建設是根本,是核心,也是我黨在與多黨合作的現實中獲取的重要經驗。缺乏思想必然失去動力,缺乏思想必然會忘本,思想指導意識,意識影響行動,而最終的結果取決于思想正確與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是在思想的指引下,推動我黨和參政黨之間合作的政治共識和凝聚力。倡導“四個意識”,推進“四個看齊”,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正確的政治立場、正確的政治方向,并和中共中央在各種決策上、制度上保持高度一致。提升自身教育和學習,不斷地認知到我黨在新中國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思想建設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是參政黨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體現,是參政黨認識到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不足的表現,是確立對新時期歷史使命擔當與否的態度。思想建設要改變參政黨在思想認識上存在模糊認識的界定,改善其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態度問題,解決和分析敏感問題的能力,接受我黨在新時代建設過程中的偉大成就,加強雙方合作的能力。思想建設表現在文化建設上,要堅定“四個自信”,發揚和繼承各黨合作的優良傳統,切實承擔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

(二)以組織建設為基礎,加強自身隊伍建設

黨組織建設是黨建的基礎。黨的事業的發展需要黨組織的不斷壯大,黨領導班子的政治覺悟和高瞻遠矚,黨組織紀律嚴明和監督體系,黨基層組織的建設和完善,組織內部制度的改進和完善,體現出組織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參政能力和發揮的重要作用。

組織建設不僅僅是發展組織,更為重要的是質量,需要解決數量和質量兩者之間的正確關系,不斷完善和優化組織結構,明確組織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角色和地位,構建有利用國家、社會發展的機制,發揮組織的創新優勢,提高組織業務處理的工作方法和效率;繼承和發展組織的優良傳統和特色,建立完善的用人機制,儲備和引進優秀人才,打造素質過硬、立場堅定的優秀人才隊伍,培養一批業務突出、能力過硬、忠于黨和人民的優秀干部,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重視青年干部培養,打造政治素質過硬的綜合性人才;勇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制定規范的組織制度,加強人員自身學習,采取不同活動方式,改善基層組織環境,提高基層班子業務能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做好上下級之間信息傳遞,構建團結、高效、愛民的組織機構。

(三)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打造規范化的參政黨建設

政治制度建設是根本。黨的發展在不同時期政治制度都有所區別,當今,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是我國發展的一個歷史時期,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同時也是我黨對我國發展過程的高度概括,是對我黨和多黨合作政治制度一個重要的考驗時期。

新時代,體現一個“新“字,有新歷史使命、新思想、新起點、新理念、新布局、新規劃等都在體現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時代,需要繼往開來,不斷創新,不斷進步,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中共十九大提出“三個意味“標志著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了”四個偉大“、”八個明確“、”14個堅持“,部署了國家發展的”五位一體“總體規劃,聚焦主題,充滿自信和定力。政治建設的提出指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參政黨的歷史地位。指出了”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堅定的政治立場、鮮明的時代意識和突出的政黨意識是參政黨在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素質。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是新中國發展的領路人,擁護共產黨領導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國情決定的,也是多黨合作的前提條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則。堅定政治信念,堅定政治立場,目標一致,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進。新時代,更要有新的起點和高度,更進一步完善與參政黨有關參政議政制度,完善和加強參政黨監督制度,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參政黨政治體系,提高參政黨參政議政意識和覺悟,明確參政黨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發揮參政黨和中國共產黨的凝聚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能力水平,找準參政黨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立足點,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發力。

目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面臨眾多因素的制約和限制,在新時代,需要通過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不斷進行完善和自我發展,加強合作,共同為決勝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現而努力前行。

【參考文獻】

[1] 錢振明, 錢玉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研究:回顧與展望[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

[2] 李競先.參政黨理論建設[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11.

【作者簡介】

房雷濤(1975—)男,陜西西安人,西安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江 達(1988—)男,江蘇徐州人,中共西安市委黨校助教,主要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

徐 波(1990—)男,山西朔州人,中共西安市委黨校助教,主要研究:統一戰線與民族事務治理.

猜你喜歡
參政黨政治參與
建構科學合理的政黨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
網絡對大學生政治參與影響的實證研究
我國大學生政治參與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改善農村婦女政治參與對策研究
參政黨理論研究的創新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