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區位優勢 川渝攜手聯動發展

2020-09-02 06:45范吳瑕
四川黨的建設 2020年16期
關鍵詞:雙城經濟圈成渝

范吳瑕

新時代,新征程。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作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聚焦“一極兩中心兩地”的目標定位,既要推動重點區域協同發展加快成勢,又要聚焦重點領域精準發力率先突破。成渝兩地山水相連,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大致相當,兩地應如何豐富合作內涵,實現差異化融合發展?近日,本刊記者專訪了四川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許彥。

做強支點? 形成成渝發展新局面

記者: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了成都作為極核和各區域中心城市、節點城市的功能定位,要充分發揮各個城市的比較優勢,這對成渝兩地融合發展來說,有何深意?

許彥:成都既是全省經濟發展主干,又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極核,這既要求成都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進程、提升成都平原經濟區的經濟承載力和創新力,也要求成都增強對全省發展的引領作用和與重慶的聯動作用,帶動和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和重要節點城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四川構建現代城鎮體系和現代產業體系的重點區域。雖然成渝“雙核”GDP已破萬億元,但其他城市與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的次級城市相比,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產業發展水平均相差甚遠。為此,進一步明確各市州的城市發展定位、加快特色產業集群聚集生根、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將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七個區域中心城市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支點,也是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南翼跨越、北翼振興的核心城市,既要加強與成渝“雙核”的協作,又要充分發揮區域中心城市的優勢,不斷提升特色要素集聚能力。要著眼于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次級支撐,大力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空間資源供給,優化功能布局,加快形成現代產業集聚中心、區域物流樞紐、國內外開放平臺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對于十三個重要節點城市而言,要立足于比較優勢和特色資源,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發揮其在通道、產業、生態等方面的功能協作職能。尤其要注重提升專業化配套服務水平,在省內構建“極核帶動、干支聯動”的網絡化區域產業協同體系、要素支撐體系、開放通道和平臺中,增強與極核城市、區域中心城市的聯動效應和協同能力。

加強產業協作 釋放產業集群效應

記者:產業協作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中之重,四川和重慶該如何發揮優勢,實現兩地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許彥:黨的十八大以來,川渝兩地均加快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四川已初步形成以“5+1”現代工業體系、“10+3”現代農業發展體系、“4+6”現代服務業體系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重慶則緊抓大數據智能化,迭代升級支柱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現代產業體系的轉型升級路徑已基本成型。川渝兩地產業合作發展符合兩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通過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整合兩地優勢產業、做強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夯實和增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內生動力的必由之路。

從產業規模來看,川渝兩地產業門類齊全、自然資源豐富、基礎實力雄厚,其電子信息、智能制造、裝備制造等產業已成為國內優勢產業,在國際上也有較強競爭力,進一步做強做大產業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的現實要求。川渝兩地相關產業雖有部分重合,但由于基礎不同、發展重點不同、發展優勢不同,其產業合作的機會遠大于競爭。當前,四川產業集群的發展仍落后于發達地區,企業規模小、大企業數量少仍是主要短板,如四川規上工業企業數僅為廣東的三分之一。為此,川渝兩地要深化企業合作,加強分工協作,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集群,提升國內外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產業發展能力。

從產業結構來看,川渝地區應在提升產業規模的基礎上,著力優化產業鏈結構,進一步鼓勵和支持優質要素有序流動。如電子信息產業,要避免低端無序競爭,要統籌布局高端、中端、低端產業環節,要統籌重點項目的空間結構,實現在合作中競爭、競爭中優化、優化中提升價值鏈的發展新格局。以現代金融業、旅游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應著眼于優化整合川渝兩地市場、提升內需支撐。要以成渝兩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為重點引領現代服務業發展;要發展以線上線下相融合為主要特點的新業態、新模式,形成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優勢。

從創新來看,川渝兩地要充分發揮“新基建”的牽引、驅動、支撐作用,牢牢抓住川渝兩地共同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機遇,以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為契機,合力爭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科技項目落地川渝,做實科技創新策源地。進一步加快推動5G、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平臺建設和技術轉化,不斷提升成渝西部科學城的輻射作用,將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創新應用有機結合起來,在成渝兩地和區域中心城市打造“新基建”創新發展示范區。

先行先試? 深化毗鄰地區合作

記者:四川省6市17縣(市、區)與重慶市13個區(縣)毗鄰,具有地緣相近、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的特點,該如何打破行政壁壘,通過“一盤棋”布局深化聯動發展?

許彥:川渝毗鄰地區有800多公里的接壤線,推動毗鄰地區深度合作、一體化發展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抓手”。比如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是探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模式的“試驗田”,其借助于四川達州、重慶萬州和開州的毗鄰優勢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通道優勢,為實現跨行政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提供了實踐支撐。

深化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必須在體制機制上打破行政區域利益壁壘。在示范區、先行區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要著力建立互利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和導向鮮明的監督考核評價體系。立足于市場一體化發展的要求,要充分尊重經濟發展的一般性規律,著力深化區域經濟聯系,深耕產業鏈優化布局,推進營商環境建設,讓企業家、商會、行會等市場主體深度參與區域發展規劃制定中,大幅提升市場主體的區域發展話語權,營造區域協同發展的氛圍。

深化川渝毗鄰地區合作要立足于構建內陸開放戰略新高地。川渝毗鄰地區是實現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重要支點和通道,要依托成渝兩地,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形成通道相聯、樞紐相通的格局,共同打造“雙循環”格局下的通道平臺和開放樞紐,在探索發展通道經濟中形成新利益體,推動形成開放合作的新態勢。(責編/蔣筱青)

猜你喜歡
雙城經濟圈成渝
“雙城劇匯”共促戲劇發展
青年共建“雙城圈” 攝影同話“巴蜀情”
中國雙城發展模式
首都經濟圈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成渝雙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產業結構效益與競爭力研究
雙城和一周
論蘭州經濟圈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經濟圈京津冀分產業區位優勢研究
成渝復線璧山段全線貫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