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管理優化建議

2020-09-06 14:08肖敏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企業價值金融資產

肖敏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和金融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的規模不斷擴大,其種類也在不斷增加。金融資產具有高回報特征的同時也存在高風險,大量企業的金融資產的管理存在低回報高風險問題。增強金融資產的組合管理意識、提升金融資產的組合管理能力、構建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優化企業的金融資產的組合管理。

關鍵詞:金融資產;組合管理;企業價值

一、引言

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是企業運用金融工具而形成的資產,包括應收款、現金、債券、基金、股票、衍生工具(遠期、期貨合同等)。同時,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也是與金融工具出售方的一種契約關系。按照財政部的口徑,金融資產可以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三類。金融資產具有期限性、收益性、流動性和風險性等特征。

在我國經濟持續的增長過程中,金融行業憑借著政策優勢保持著相對較高的回報率。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減緩和向高質量增長的轉型,大量企業為獲取更高的回報,開始主動持有金融資產。但在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種類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存在著大量的企業其金融資產的低效使用、高風險隱患以及金融資產組合管理意識和能力薄弱的問題。為提高企業的金融資產組合管理水平,也為金融市場的安全與效率,筆者在具體調查研究企業金融資產組合管理的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其成因,提出其對策,希望能幫助到廣大的企業。

二、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現狀

(一)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的規模不斷增大

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歷程中,金融行業卻憑借著政策優勢保持著高額的回報率,并且在近些年的發展中迅速擴張,在逐利動機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流入金融領域。根據Wind數據顯示,我國非金融上市公司持有金融資產平均份額呈快速上升的趨勢。2007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持有金融資產的規模為2547億元,在當年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僅為0.94%。2016年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規模為15006億元,在當年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已經達到2.01%。2007年上市公司平均持有4.32億的金融資產,2017年該數值上升到20億元,增長了近4倍。2007-2017年,我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金融資產相對公司總資產的占比總體上升,2017年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資產的平均占比達到9.23%。

(二)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種類不斷增多

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金融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金融市場的逐步完善,可供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的種類在不斷增多[]。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類別從早期的貨幣資金、應收款項逐步增加為貨幣資金、應收款項、應收票據、債權投資、貸款、基金投資、股權投資及衍生類金融資產等。以伊利股份為例,其金融資產除了貨幣資金外,還包括期貨合約,遠期外匯交易,以及公司持有的如北京華泰新產業成長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等。雖然2010-2019年其貨幣資金在金融資產中的占比高于60%,但其占比整體上呈現一個下降的態勢,其占比從2010年的94.3%下降到2019年的67.3%,非貨幣資金的占比從5.7%上升到32.7%。

(三)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管理水平較低

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獲取收益,收益的來源主要有利息和利得兩種,利息和利得可能同時出現。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管理模式直接決定其金融資產現金流量的來源是出售金融資產、收取合同現金流量還是二者具備。企業對持有的金融資產的管理模式主要有風險中性型、風險規避型、風險偏好型三種。風險中性型管理模式,其目標為順其自然的收益。企業持有金融資產隨緣,伴隨著企業的運營和對金融市場的接觸而自然地持有金融資產,對所持金融資產沒有偏好和選擇。持有金融資產的收益來源于持有金融資產期限內的利息和到期時的可能利得。該種管理模式適合于風險中性的企業,但與資本的天性相違背,往往是金融愚昧性企業的自然行為。風險規避型管理模式,其目標為獲取穩定的利息。企業獲取的利息來源于金融工具存續期內合同規定的現金流入,而不是通過出售持有一定時間的金融資產一次性獲得整體回報。該種模式持有金融資產的時間一般低于持有金融工具的期限,往往會在金融工具到期前將其出售。在信用風險較小的情況下,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較為穩定,可以為穩健性企業帶來偏低但是較為穩定的回報。風險偏好型管理模式,其目標為獲取風險收益-利得。企業獲取的利得是金融資產購入與出售時的價格差。在金融資產持有期內,金融資產對應的金融工具受基本面和市場的影響而出現價格的變化,既有上升的可能,也有下降的可能,可能的收益伴隨著一定的風險。當然,金融資產的持有期內也可能有一定的利息收入,但利息不是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目標。該種模式可以為進取型企業帶來偏高但是風險較大的回報。

從資產管理的層級來看,這三種模式逐級提升,但現實中的企業金融資產的管理較少能歸入最高層級的風險偏好型管理模式。

三、企業的金融資產管理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的收益較低

在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的規模不斷擴大、種類不斷增多的同時,相伴而生的有金融資產的低效使用現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缺乏對金融資產的專業運行團隊。大部分企業對金融資產的運行管理人員主要是財務人員,缺乏具備專業素養的金融人才,因而從源頭上大部分企業的金融資產的運行管理并不具有科學合理性。二是在金融資產具備高回報的驅動下,盲目擴大其金融資產的規模。三是金融資產內部配置比例不合理,沒有與企業經營管理項目進行有效的融合,導致金融投資管理無法為企業經營管理創造價值。例如大比例持有庫存現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資產的流動性,但在企業經營資產流動性重組的情況下,則代表著金融資產配置與其經營模式不相符,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喪失了金融資產的高額收益。

(二)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的風險較高

在現行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因為存在很多預期之外的不確定因素(例如市場環境的變化、自然災害和政治等因素),進而引起金融市場的波動,接連帶動其金融資產價值產生變化,故而造成實際收益存在不確定性。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管理不到位就會面臨較高的風險。市場風險是市場因素影響下的風險,信用風險是對手違約下的風險,流動性風險是金融資產流轉影響下的風險,操作風險是金融資產買入、持有和出售的全過程中企業的操作系統和行為影響下的風險。這些風險都具有客觀性,但這些風險是金融資產的風險,而金融資產可以選擇。通過資產的組合管理,在組合管理的原則和相應操作的影響下,就能實現風險與收益的某種理想程度的匹配。

(三)企業的金融資產組合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較為薄弱

大多數企業對金融資產的管理主要采用的仍然是分類別管理的方法,對金融資產進行組合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都較為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缺乏理財意識。部分企業被動持有金融資產,又不對金融資產進行主動的管理。還停留在主業舉贏的老思想中,還沒有意識到主動持有并積極管理金融資產也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第二,缺少對金融資產進行組合管理的專業人員和機構。大部分的企業是將管理工作交給財務部門或者專業化水平較低的投資部門。第三,金融資產的管理方法較為落后。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將“金融工程”作為金融資產組合管理的重要方法,沒有將組合管理、風險管理的理論和技術應用于工作中,出現了低層級的投資問題。

四、優化企業金融資產管理的建議

(一)增強金融資產組合管理意識

思路影響出路,企業只有意識到金融資產組合管理重要性,才可能做好金融資產的組合管理。在經濟發展到現在的金融化程度的背景下,企業要有金融意識;在對金融資產進行管理的時候,要有組合管理的意識;在對金融資產進行組合管理的過程中要有三性(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意識和風險與收益最優匹配的意識。對金融資產組合進行合理配置,首先要確定經營資產和金融資產的結構,二者的結構關系的優化是提升企業價值的重要環節;其次要有戰略投資眼光,應更多基于長期投資的目的,應該持有與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相關的金融資產比例;最后要關注金融資產的相關性,只有資產之間相互獨立或者負相關時才能有效分散風險。

(二)提升金融資產組合管理能力

能力源于專注,提升金融資產組合管理能力的關鍵在于企業要配備專業的人才。人才作為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一方面可以通過招聘方式引入有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的人才,為企業注入新動力。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企業已有專業人員的系統培訓,對于崗位必備技能進行上崗培訓和定期考核;對于工作中高風險事項和頻繁發生的問題,要加強風險提示和講解培訓;對于新理論和新工具,要鼓勵員工進修發展,提升團隊管理的科學性和先進性,特別是企業要專業人員將金融理論和金融工具廣泛應用于金融投資管理工作當中,特別是要著眼于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趨勢,進一步強化金融工程對金融資產組合管理的支撐作用,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分析,篩選出存在的不良金融資產,增強管理能力。另外,對于高學歷和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引入企業要采取激勵機制,爭取高質量人才可以在企業“落地生根”;對于進修人才,要給予進修機會和提升途徑;對于工作中專業能力凸出者,除了給予績效激勵外,還可以通過升職方式鼓勵其工作成果。

(三)構建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

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以風險管理的流程為基礎,以風險管控為目標,科學配置風險管控的資源,是既有條件下企業風險管理的最有體制與機制的設計。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的風險管理,首先要識別資產的所有風險,不能出現遺漏;其次要科學地衡量資產的所有風險,單一資產的某種風險的衡量相對簡單,關鍵是資產組合的某種風險和集成風險的衡量;再次要確定風險管控的方法,要在財務安全的前提下確定所能承擔風險的規模,不能承擔超出經濟資本規模的風險;最后是要不斷地檢視風險管控體系,確保風險管理體系的科學性。有效完善的風險內控制度有助于實現投資目標,同時也有利于企業的各項投資活動和法律法規及其內部的制度、政策和計劃相吻合,進而減少經濟或聲譽受損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胡奕明,王雪婷,張瑾.金融資產配置動機:“蓄水池”或“替代”——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J].經濟研究,2017,52(01):181-94.

[2]吳洪秀.芻議企業金融資產管理 [J].現代商業,2009(12):270+69.

[3]劉濤.金融化對非金融上市公司投資效率的影響研究[J].中國物價,2018(04):36-9.

[4]江春,李巍.中國非金融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決定因素和含義:一個實證調查[J].經濟管理, 2013,35(07):13-23.

作者簡介:

肖? 敏(2001-),女,湖南隆回人,學生。

猜你喜歡
企業價值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的分類
企業會計準則第 23 號
——金融資產轉移
關于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幾點思考
企業價值與內部控制相關性研究
論金融資產轉移的相關問題探析
國家金融體系差異與海外金融資產投資組合選擇
對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