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島市先進制造業基地構建人力資源支撐體系的策略研究

2020-09-06 14:08劉萍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先進制造業構建策略

劉萍

摘? 要:近幾年來,秦皇島市將中國北方沿海先進制造業基地作為目標,精心培育裝備制造業,諸多的裝備制造業企業迅速崛起。先進制造業基地充分展現了我國的國力,同時實現制造強國戰略。先進制造業基地對人才資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在我國制造業發展中,從業人員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整體素質比較低,制造業激勵機制不完善,培訓開發相對滯后,教育培養體系不健全。建設激勵保障體系、管理體系、培訓開發體系、來源體系、人力資源體系、政策體系,使人力資源體系實現全新的面貌,提升制造業人力資源的質量與數量,滿足先進制造業基地對人才的需求,推動制造業強國的進展。

關鍵詞:先進制造業;人力資源支撐體系;構建策略

先進制造業的崛起能促進秦皇島市的轉型發展,將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作為主導,有效提升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共同進步。作為國民經濟支柱,制造業成為帶動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建國之后,制造業一直在提升綜合國力、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需要改變我國制造業高污染、高耗能、效益低、附加值低、自主創新能力低、產品技術含量低等問題,加強人才建設,為先進制造業基地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支撐。

一、先進制造業基地人力資源支撐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人員素質偏低

在我國秦皇島制造業中,存在工作人員素質偏低的問題,影響了制造業人均增加值的提升,同時,勞動生產效率一直不高,使中國制造業一直處于制造業價值鏈的中低端。首先,制造業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不高,主要是初、高中學歷的工作人員為主。美國制造業工作人員大多都是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大專以上文化水平的占比也較高;其次,我國制造業缺乏工程技術專業人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工程師人數非常少。我國制造業工人技術水平比較低,在技工隊伍中,現代技工少,傳統型技工多、高級技工少,初級技工多、復合技能型技工少,單一技能型技工多、系統培養的技工少,短期速成的技工多。

(二)嚴重缺少創新動力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長為制造業大國,但是在制造業中缺少自主創新,主要是依靠大量廉價的勞動力資源進行生產,缺少關鍵配套零部件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也相對較少,嚴重缺少創新動力。

(三)制造業人力資源結構不均衡

我國制造業人力資源結構不均衡,總量不足,無法適應制造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同時也體現出教育培養體系不完善,對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較少,這樣就導致制造業缺少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我國教育一直比較重視九年義務教育及高等教育,往往忽略了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缺少科學的分類管理,高校將培養研究型人才作為目標,忽略了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中國制造業的發展不僅需要研究型人才,同樣需要大量的技術應用人才與工程技術人員,而在行業中,專業技術人員比較少,工作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技能勞動者與高技能人才的缺口非常大,教育培養體系的不完善使制造業無法擁有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配置,使制造業技術難以得到創新與進步。

(四)輕視對技術工人的培養

我國制造業人力資源存在競爭力不足、產品質量不高、技能人才缺乏的問題,人力資源培訓開發力度不強,無法適應先進制造業的快速發展需求。在制造業培訓開發中,有的企業比較輕視技術,重視管理。他們認為技術只需要在崗位上有工人以傳幫帶的方式進行傳授即可,而管理則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另外,制造業輕視對技術工人的培養,技術培訓需要較長的周期,培訓制度不完善,見效慢,需要投入較大成本。再加上有的企業擔心在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之后,員工會跳槽,導致培訓無法收到回報與實效,這也使許多企業不愿意在培訓開發方面投入過多成本。有的企業存在短期行為現象,他們認為可將培訓開發的責任推向社會,這些企業在需要技術工人時,會挖業內墻角或從外部招聘。在我國,有培訓開發方面支出的企業比較少,在培訓方面支出的規模也較小。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因為我國制造業技術工人水平不高,缺少高技能人才,對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影響,使制造技術無法得到有效的使用與推廣。

(五)制造業工作人員工資水平較低

薪酬水平也會影響勞動力的需求與供給,體現了勞動力的價格與水平,同時也制約著勞動力的流動。在我國各行業工資水平比較中可以看出,制造業工作人員工資水平較低。制造業的工資水平與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能成正比,無法吸引優秀人才。同時也導致人才流失現象比較嚴重,無法留住優秀人才,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比較多,甚至導致工程與科學領域的人才滯留其他國家。

二、先進制造業基地構建人力資源支撐體系的策略

人力資源的優質與否直接決定了先進制造業基地是否能成功的建設,因此首先要加強人力資源的建設,保證人力資源能為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確保先進制造業基地得到有效的建設,使我國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

(一)完善人力資源政策

要不斷完善人力資源政策,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使制造業人力資源的需求逐漸能得到滿足。

1、制定人力資本的超前投資與優質投資

專業化與知識化的人力資本能帶動經濟持續發展,為經濟的前進與飛躍提供動力。因此需要制定人力資本優先投資戰略,使制造業得到良好的發展。我國目前制造業人力資本儲備不足,因此,從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高度制定人力資本的超前投資與優質投資,可以優化我國制造業人力資本的質量與數量,加大制造業人力資本的規模,使我國制造業人力資源得到充足的保障,只有我國制造業得到有序的發展,才能為制造業不斷培育出優質的人力資源。

2、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構建人力資源信息平臺

首先,要使勞動保護法律更加健全,為雇員與制造企業的權益提供保障。在完善的法律保護之下,人力資源能得到有序、自由的流動;其次,要使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更加健全,科學技術研發者能得到權益的保護,激勵他們不斷創新,為他們提供科研的動力;再次,要構建人力資源信息平臺,讓制造業能及時了解人力資源供給予需求的信息,有效的預測與把握人力資源供給供需狀態,科學的規劃制造業人力資源,使制造業的發展需求能得到有效滿足。

3、使職業技能鑒定制度與工人技術等級鑒定制度更加完善

要使職業技能鑒定制度與工人技術等級鑒定制度更加完善,在社會、經濟與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制造業的技術工種也在發生巨大變化,同時對制造業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制造業要調動行業協會,結合制造業發展的需求,使制造業領域的職業技術鑒定要求標準工作逐漸趨于完善,為制造業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提升制造業員工的技術水平。

(二)通過專業教育培養、人才引進滿足制造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在目前,培養具有技術能力、專業知識、文化知識的專業性人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通過專業教育培養能逐漸滿足制造業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另外也可以通過人才引進滿足制造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1、加大對研究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第一,加大對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使制造業擁有大量的技術型研究人才與創新型研究人才,能為高技術產品的設計與研究儲備人才;第二,需要加快對地方高校教學方向的推動,使其轉變為致力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模式,為制造業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與應用技術型人才;第三,高校要加強與龍頭企業、制造業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為關鍵技術的突破、核心技術的研究、關鍵零部件研制、高端產品的開發提供人力資源,同時培養高精尖創新研發人才。

2、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要更加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第一,職業技術教育能為我國制造業提供技術人員,因此要對職業教育提供更大力度的財政支持,使職業教育獲得良好的發展;第二,要提高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第三,要重視校企合作,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以企業行業協會為依托開辦實訓基地,加強頂崗實訓,實行工學結合,使職業院校學生可以根據制造業企業需求制定自己的發展目標,這也可以為制造業提供大量的技術人員;第四,要不斷改進教學內容與專業設置,對于制造業技術要求變化及技術工種變化,職業院校要適時的對教學內容與專業進行動態調整,提高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同時更好的適應制造業企業的發展需求。

3、采取優惠政策,提升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

要對百人計劃、千人計劃、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工程等人才項目進行有效的開展,同時對于制造業發展中非常稀缺的人才,比如,高級技術人才、掌握高新技術的工程技術人才、產品設計與技術研發的創新型人才,要使其獲得更加寬廣的入境門檻,采取一定的優惠政策為其提供有良好前景的崗位與優厚的待遇,在全球先進制造業強國中吸引優秀人才,為我國制造業引進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制造業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優秀品質,提升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使我國制造業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三)針對性的開展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首先,要針對性的開展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為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需要實施戰略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企業的制造效率。為了能達到更加完善的戰略目標,需要建設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制定企業人力資本優先投入的策略;其次,要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戰略加以明確,將為先進制造業發展服務作為目標,促進企業發展的留人、育人、用人、選人體系。管理人員與人力資源部門要適時的轉變角色,全面的經營戰略與執行發展戰略,可以開展相關的人力資源實踐活動,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要建設優秀的制造業員工團隊,在制造業企業的發展中,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引進技術研發、管理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將產學研融為一體,打造先進的制造業員工團隊。合理的設置工資增長機制,讓制造業就業人員能享受到制造業發展帶來的成果,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上進,為制造業的進步做出貢獻,減少制造業就業人員的流失率。對于不同層次崗位上的工作人員,要給予同樣的尊重與肯定,這樣才能使技術工作人員擁有更高的職業認同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秦皇島制造業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問題,因此要從各方面加強對制造業人力資源的培養,完善人力資源政策,通過專業教育培養、人才引進滿足制造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針對性的開展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優化我國制造業人力資源的質量與數量,為我國先進制造業基地提供人力資源的支撐,使我國能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林蒼松,張向前.中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人力資源支撐體系建設[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8(01):08-17.

[2]林蒼松,張向前.中國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動力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02):161-170.

[3]趙志泉.裝備制造業轉型競爭中的國家和地區政府行為及政策選擇研究[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7(05):37-43.

[4]蔡珍美.海上絲綢之路視角下的福建先進制造業人力資源提升策略[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5(04):29-32.

[5]劉媛媛.高端裝備制造業人才需求及問題對策研究[J].人力資源,2018(08):129-130.

[6]李金華.中國建設制造強國軟實力與硬實力的比較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3):01-12.

[7]張青.京津冀協同下河北省先進制造企業服務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探索[J].時代金融,2017(12):58-58.

[8]楊公安.人力資源小國成就制造業強國的奧秘——以德國、瑞士、荷蘭為例[J].江蘇高教,2017(06):103-107.

作者簡介:

劉? 萍(1973.01-),女,漢族,河北唐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先進制造業構建策略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探索與研究
淺議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天津先進制造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