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雍方言地名詞探究

2020-09-06 13:46郭華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命名方言

郭華

摘? ? 要:地名是漢語詞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社會歷史變遷的產物,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納雍方言地名詞類型豐富,能代表地方民俗,既有方言研究的意義,也有文化研究的價值,對豐富方言學研究意義重大。本文擬從納雍方言地名詞的類型、特征、文化內涵等方面加以論述,以供地名研究者參考。

關鍵詞:納雍方言 地名詞 文化內涵

地名,作為漢語詞匯系統中的專有名詞,是對一個地方地理方位的命名,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地名承載著當地的地理環境特色以及一定的物質、精神文化。畢節地名詞王兆春研究得比較多,可對納雍方言地名詞卻提及較少,本文將對納雍方言地名詞進行分析,為后來者研究納雍方言詞匯作一個鋪墊。

一、地名詞命名類型

著名的語言學家L-R·柏默說過:“地名的研究實在是語言學家最引人入勝的事業之一,因為他們時常供給重要的證據,可以補充和證實歷史家和考古家的話?!奔{雍方言地名詞有特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命名有特色。

(一)以動物命名的:

動物:雞場、小兔場、龍場、豬場、羊場,貓場村、猴子巖、石母豬、家貓村、蛇場村、狗場村、龍井、野雞落、馬場村、青龍村、貓寨村、鼠場村、家貓村、等、猴子巖、猴子鄉、石母豬洞、蠶箐、白龍洞。

在納雍地區,可以發現很多與動物有關的地名能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納雍自古就有趕場或趕街的生活習慣,人們需要去趕集買生活用品,也要把自家的農產品背去街上去賣,這種習俗在納雍叫趕場,五天趕一次。古以“場”為名者,往往在前冠以十二生肖名,如龍場、狗場、雞場等?!摆s場”,是當地人們至今仍保留的一項傳統習俗,而趕場之地逐漸形成大的聚落,如今多為鄉、鎮以上地名。納雍一帶,村寨以下以“場”命名者極少。此類地名在黔西北一帶分布較廣,至今仍有大量遺留沿用下 來,而各市、縣重名者頗多,反映了明、清以來隨著移民的大量遷入,集市貿易逐步繁榮的歷史。

(二)以河流命名:總溪河、楊家河,干河溝,暑仲河、瓜種河,扯瓜河、扒那河、索橋河、水東河、大院河、木成河、路明河、武左河、岔河。

中國人自古以來喜歡擇水而居,有水才能孕育生命和文化,納雍也是,有水的地方,就有人居住。住的時間長了,它們的地名就以河流,溪水命名,以此表達納雍人民對故鄉的熱愛。如:下木空河、楊家河等。

(三)以姓氏命名:羅家寨、肖家寨、胡家寨、楊家灣、馬家營、陳家寨、劉家寨、朱家寨、江家大坡、胡家壩、彭家寨,郭家寨、霍家寨、唐家壩、張家灣、趙家彎子、董地,史家街、余家洞、何家院、安家寨、周家寨。

整個納雍縣,姓氏較多,很多大的家族是從江浙一帶搬到貴州,最后再搬到納雍的。新搬來的家族,人口多,有錢,有實力,逐漸在當地崛起,有了名望,久而久之,就會把當地的地名改為自家的姓氏,比如江家大坡,胡家壩,郭家寨等。

(四)以事物形狀命名:槍桿巖、九洞天、仙人洞、林場、朱砂寨、夾溝村、干河溝、巖上村、雙巖頭村、關門山、高峰村、一棵樹、黃坡坡、天生橋、窩窩寨、十二灣、夾巖村、茅草坪、石板寨、巖背后、沙子沖、觀音閣、龍井、高原、高坡、跳花坡、大尖山、山腳村、彎子村、黑塘、陳家小沖、多羅田壩、岳家田壩、田壩寨、大還坡、雙山村、大龍井。

納雍縣屬于卡斯特地貌,山高谷深,溶洞較多,這樣造成形成各種各樣的山巒和洞穴,由于它們比較有特點,從而形成地名保留下來。

(五)其它的命名:官寨村,以麥地,治溝、新寨,新發、新益、化夏、火重、苗寨、苗墳、陽光、三岔路、爛壩、水輪站、打油寨、文化村、菜子地村、勝利村、安山村、聳古、化作、寨樂、鹿山村、沙包、抵納寨、宣慰洞、萬壽橋等。

總之,納雍方言中,地名詞很有特色,由于所處環境,居住地,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導致它們對地名的命名是不同的。

二、地名詞的語言特色

此外,地名作為一類特殊詞匯,音、形、意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另外也會受到語法和修辭的制約。

(一)音節構成

詞是語言中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有音有義的語言單位。地名詞也有音有義,并且分為單音詞,雙音詞,多音詞。先秦時期,地名詞以單音節為主,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變為雙音節詞,今天進入了新時代,多音節地名大量增加,比如:香蜜歐城,茶樹梁子等。

1.雙音節地名

羅治、化作、豬場、羊場、維新、寨樂、沙包、黑塘、居仁、水東、姑開

2.三音節地名

老凹壩、扯瓜河、槍桿巖、九洞天、野雞落、沙家壩、大還坡、下木空、干河溝、跳花坡、王家寨、庫東關、張家灣、楊家河、鍋圈巖、郭家寨

3.四音節地名詞

江家大坡、茶樹梁子、岳家田壩、蒙家大沖、百泥大壩、雞場大壩、龍家院子

在納雍縣地名中,雙音節地名相對弱一些,占32%左右,四音節地名比較少,屈指可數,也不方便使用和交流,占21%。其中,三音節地名表現活躍,很有優勢,占47%左右,因為三音節地名容易記,方便實用,也能更好區別其它音節的地名,因此分布較廣。

(二)地名的結構

地名作為一種特殊名詞,也有語法結構關系。專名稍微靠前點,并且通過修飾通名達到某種語言效果。本節將重點探究納雍方言地名的結構方式。

1.單純詞地名

納雍方言單純詞地名幾乎沒有,目前筆者還沒找到。

2.合成詞地名

①偏正型:新場、黑塘、保鮮站、新寨、大寨、小寨、大沖、老街小河、平寨、平橋

②動賓型:洗米、磨墳、垮橋 ③聯合型:八一、河溝、五三、擁護

④主謂型:簸落、寨落、山腳 ⑤中補型:箱子、彎子、拖歪、建新、化作

3.詞組地名

一般地名都是一“專名+通名”形式,專名在前,通名在后。專名一般是詞,也可以是短語,修飾通名,其語法結構為偏正結構,如烏沙寨,“烏沙”是專名,“寨”是通名,這里只探究通名,因為他比較復雜,結構有些特殊。

①偏正型:楊家(河)、楊家(灣)、茶樹(梁子)、干河(溝)、銀家(墳)

②動賓型:打油(寨)、爛木(橋)③主謂型:雷打(坡)、火燒(屋基)

④中補型:梯子(巖)、安樂(壩)

以上是對通名的分析,而納雍縣地名中的通名大部分以單音節詞為主,其命名非常注意反映自然環境。納雍縣地形復雜主要分為山地、丘陵、盆地這幾類地形,河流有十多條,地勢的地名通名比較有特色。

①沖:山間的小平地。如:海樂沖 ②角:山間比較狹窄的土。如:三尖角

③壩:比較平的小盆地。如:火沙壩 ④田:山間有些平的水地。如:大興田 ⑤坡:比較偏,陡峭的山地。如:大偏坡

另外,也還有很多人文類的通名,適用范圍廣。比如:營、寨、洞、天、灣、地、塘、閣等。

三、地名詞的文化特征

游汝杰說:“地名學是各種學科交叉的邊緣科學,特別是跟歷史學、地理學、語言學的關系很密切?!币虼?,調查、記錄和研究地名不僅有助于語言學研究,也是人文地理和人文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具有地域性。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不同的書籍或地圖上,都分布著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地名。認真分析,發現這些地名都有地域特征,這是橫向的分析,也就是說某一類地名只會出現在某一地區,在其他地區絕少或者根本見不到。

納雍方言地名詞具有地方特征,也就是具有當地的特色,能代表當地的生產生活,民風民俗,是由當地歷史遺留下來的。比如:九洞天,(九洞天風景名勝區位于貴州省納雍、大方兩縣交界處,伏流下游山脊上,有九個巨大天窗,泛舟河上,天空時隱時現,“九洞天”由此得名。),這個地名是獨一無二的。旮旯河、一棵樹,仙人洞,半截河等,這些地名都具有地域性,它們被人們記在心里,祖輩相傳,交流價值大,因此得以流傳。

(二)具有民族性。納雍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縣城之一。它的少數民族眾多,有苗、彝、白、布依、回、侗、壯,川青人等22個少數民族,人口將近五十萬。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有苗族的“跳花坡”、“打嘎”,彝族的“搓子舞”,布依族的“六月六”,穿青人的“打親家”等,充滿著濃郁的地方色彩。另外,因縣南有一納雍河,即以納雍為縣名,它是彝語地名。

多民族長期交流融合,有些人數少的民族漸漸漢化,或是由于比較貧困導致自己的文化被其它民族融合,甚至取代,沒有了自己的特色。納雍方言漢化很嚴重,可還保留了很多少數民族的地名。如:苗族的跳花坡,彝族地名納雍,這些地名是民族融合的結果。

(三)具有穩定性。地名是全社會共同約定的一種語言記號。納雍先民自從搬到此地就定居下來。穩定的生活,使得一些地名詞被確定下來。因此,納雍方言地名詞具有穩定性,變化不大。如:納雍、猴子巖、維新、居仁等,一直沒有變化。

(四)具有通用性。納雍“地無三里平”,山高谷深,有些地方現在還比較封閉,但是人們交往密切,走親戚。通過方言的交流和融合,納雍方言地名詞漸漸都熟悉了,具有通用性,無論在哪個地方,提到這個地名,大家都曉得。如:觀音山、寨樂、安樂壩、扯瓜河、下木空等。另外,還出現了地名中的大量通名。如:寨、沖、壩、營、閣等。

結語

納雍方言地名詞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目前關注的人少。納雍作為少數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語言習慣、他們居住地的每一個名稱,也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本文從納雍方言地名的類型、特征,文化內涵等方面加以分析,為當地的文化保護以及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斌.新編現代漢語D.上海:復日大學出版社,2002.

[2]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褚亞平、尹鈞科、孫冬虎.地名學基礎教程(修訂本)[M].北京測繪出版社,2009:35.

猜你喜歡
命名方言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滲透
試析陜西方言中的[]與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種男人以“暖”命名
有一個講方言很重的老師是種什么體驗?
偃師方言里的合音詞
偃師方言里的合音詞
淺析新課程標準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過足官癮
官癮成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