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行健 地勢坤 追藝之路自高遠

2020-09-10 07:50張樹權
經濟·藝術商業 2020年1期
關鍵詞:美術院校改革開放藝術

張樹權

我出生在遼寧南部普蘭店皮口鎮,一個空氣里彌漫著大海的氣息,抬頭是暖陽,低頭是波光的小鎮子。記得小時候飯桌上想加個菜,直接跑到海邊,撈上幾條魚就解決了。如若乘上小船,更是嬉笑打鬧間便可滿載而歸。日里在學堂,放學在海上,可能海風微醺的時光滋養了我的藝術細胞,小船的搖曳讓我的心也飄向了遠方。

那個年代,沒有補習,沒有特長班,更不會有長大后從事藝術的擇業觀。但對繪畫的表現力,像純凈的清泉從我畫筆下流淌而出。畫什么像什么,對我來說是“輕而易舉”。我的一寸照片是自己畫的,“毫無破綻”;臨摹書法字帖的作業,同原字帖“真假難辨”,被老師誤以為是拓印的,差點給了零分。漸漸地,藝術之光在心中越來越熾烈,點燃了我長大后考取美院的夢想。無奈由于歷史原因,使我與求學之夢失之交臂。

在知識分子“上山下鄉”期間,縣里舉辦各種展覽會把多家美術院校的教師借調上來,我已參加工作,因有這方面的特長,所以也是參與其中。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是哪怕在專業美術院校里也難以尋得的學習條件。在這期間經過努力我進步很快,七四年便出版了自己的首件美術作品——《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同年這幅畫入選了當年的全國美展和遼寧省工人畫展。遼寧省工人畫展上我的另一套組畫(五幅)——《急應農時》也入選了該展覽,并且作為評委中最年輕的一位,我還被聘請參加了展覽的評審工作。

文革過后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伴隨著祖國的發展繁榮,我在繪畫藝術上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多年來已有十件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美展”,其中兩件作品獲銀獎;二十余件作品入選省美展,十次獲省美展金、銀和優秀作品獎;三十多件作品,為全國各大出版社和報刊出版或發表。

個人藝術簡歷入選《中國美術家傳記》、《中國美術家人名大辭典》及百度網《遼寧大連名人錄》和《大連普蘭店歷史名人》等。

近年來我又陸續創作了一批歌頌革命領導人的大幅人物畫作品,如描繪毛主席氣吞山河的《沁園春·雪》;刻畫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艱苦奮斗的《歲寒三友》;反映周恩來博大胸懷的《大江歌》和借信鴿表達人民對其懷念之情的《您在遠方還好嗎》;贊頌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春天的腳步》和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繁榮的《南風歌》等。

繪畫作品應注重意境、重視形式、關注其表達社會意義。我認為意境才是作品的靈魂。例如我畫《歲寒三友》,將國人歷來崇尚的松竹梅融入了三位偉人身軀中,用“松蘊大山魂,梅綻群芳首。竹立擎天柱,破冰壯志酬?!钡脑娋湎笳餍缘乜坍嬃嗽谄D難困苦的歲月里,為了革命理想,紅軍領袖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和眾志成城戰勝嚴寒的無畏精神,它可以激發我們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我認為不同的內容應當采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在創作《天天鍛煉身體好》、《光榮屬于祖國》的過程中,為了適合宣傳畫的特點,采用了“減色”畫法,以簡單明了的藝術語言,結合以平涂的形式,既宣示了作品的主題思想,又渲染出中國藝術剪紙和國畫的韻味。

作品《南風歌》題目取自上古舜帝南巡所賦,畫的內容圖形主要取材于神州第一開發區——大連開發區“五彩城”,這里我是用舜的詞句借古頌今,歌頌了鄧小平南巡以來,改革開放在中國大地上掀起的春潮。該作品是反映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欣欣向榮的狀況。

我現居大連開發區,家鄉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讓我一生審美之心不能平靜。大連金石灘地質公園中有著形成于億萬年前巖石群和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奇石林立、氣勢磅礴的壯麗景觀震撼著我;流傳于民間瑰美的神話傳說吸引著我。2015年我取材于此的作品《奇石傳說》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展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鐵農等領導蒞臨。目前我正在繪制仕女畫《霧里看花》系列和構思創作一件呈現“大連后花園”的長卷作品《金石灘》,愿在有生之年為家鄉文化建設再盡綿薄之力。

猜你喜歡
美術院校改革開放藝術
改革開放40年民族影像志
紙的藝術
改革開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開放而生 因改革開放而興
改革開放:干點什么最時髦
構建具有專業美術院校特色的計算機課程教育
對高中生報考美術院校的指導分析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