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思考

2020-09-10 07:22黃一鷗
信息技術時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終身教育構建新時期

黃一鷗

摘要:在新經濟時期,知識的快速更新迭代促使人們要具有迅速掌握知識的能力。而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其重要手段就是“終身教育”,這也是當今社會對人類發展過程中所關注的焦點。對終身教育的內涵、現狀和特征、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構建思路、未來發展方向的等方面進行探討,有助于人們對終身教育概念的理解,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以期推動全民的整體素質的提升,迎接21世紀的挑戰。

關鍵詞:新時期;構建;終身教育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推動著社會經濟向全球化發展。全球化的浪潮勢不可擋,縮短了人們在時間、空間的距離,更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結構根本性的改變。勞動經濟與知識經濟的交替、融合、碰撞,使得人們更新固有的教育觀念。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終身教育是進入21世紀的關鍵所在,也是必須適應職業的需要,也是進一步控制不斷變化的個人生活的節奏和階段的條件?!?/p>

一、“終身教育”的內涵

(一)“終身教育”的產生

196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召開的國際成人教育會議上,首次提出“終身教育”這一嶄新的教育理念,隨即受到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普遍關注。十八大以后,我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努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推進繼續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敖K身教育”又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掀起一股新的教育思潮。

(二)“終身教育”的含義

在學術界尚未對“終身教育”有統一的權威概念界定,但從內涵發展,它是一種思想或主張,包含人一生的不同時期發展的教育總和。終身教育就是一個教育過程,是一個不斷擴充知識、技能,不斷訓練分析、判斷、行動能力,不斷健全人心智模型的過程。兩千多年前,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鬃拥慕逃枷敕从吵鋈松遣粩喾e累經驗的過程,不斷在追求中自我完善,同時也體現出人在不同發展階段,教育內容也明顯具有差異性。此外,子謂顏淵曰:“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边@是孔子對自己最心愛弟子顏回的高度評價,顏回雖生命短暫,但終其一生都修煉之路上實現自我超越。

(三)“終身教育”的必要性

在傳統社會中,政治、經濟發展穩定,為傳統教育提供穩定的外部環境,而現在知識經濟的到來,顛覆了傳統教育的空間,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學校不再是唯一讓人接受教育的地方,利用現代信息化、智能化教育技術,無論何人何時何地,只要是自身發展所需求,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接受教育,尤其是培訓人們掌握未來技能方面,終身教育理念將促進人們更加適應環境。

二、終身教育的現狀和基本特征

(一)終身教育的發展現狀

終身教育是當今的世界教育的潮流,各個國家和地區對其認識和推動的力度不盡相同。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終身教育就經歷著從孕育、萌芽、生長、成熟、繁榮時期。黨的十八大以來,更是把人才強國戰略擺在最突出的位置,逐步形成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民辦教育的學歷教育人才培養貫穿體系。據教育部發布《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學歷教育學校約51.9萬所,在校生約2.8億人。非學歷教育方面主要包括職業教育、專業技術培訓、老年教育等。據資料顯示,2017年,學歷職業教育收入規模達4589億元,占比59.7%;同期,非學歷教育為3092億元,占比40.3%;據預測2020年我國學歷教育收入規模將達5614億元,非學歷教育將達3653億元,形成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比翼齊飛的格局。

(二)終身教育的發展基本特征

終身教育體系的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逐漸完善,我們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三個基本特征:

1.終身教育具有全過程性

終身教育貫穿于人個體發展的全過程,從剛出生的嬰兒學會吮吸母乳,到生命終結時學會對人生的釋懷,教育將貫穿人的一生。由人的動物屬性本能地學習,轉換成有思想、有覺知地學習,并占據個體發展每個階段的時間和空間。社會的迅速發展使得技術的新舊交替、知識更迭換新日趨頻繁,人們在青年時期學到的知識、技能,已不可能受用終身,不可能成為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阿里巴巴之門”。

2.終身教育具有全覆蓋性

終身教育的全覆蓋包含教育體系的全覆蓋、受教育人群的全覆蓋、各類行業的全覆蓋。在現有的學歷和非學歷教育體系中,從現有的基礎教育體系、職業教育體系、高等教育體系等傳統教育體系中不斷向前延伸,逐步形成胎教體系、學前教育體系。向后擴展形成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繼續教育體系,把職業的需求與人的發展需求充分融合,適應社會發展。受教育人群的全覆蓋是指,受教育人的年齡層從學齡兒童到高等教育的適齡青年,分別向前向后延伸,從0歲的胎兒到耄耋之年,只要人存在社會上,有社會活動,就要進行學習,以適應環境的不斷變化。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劇烈變化促使社會各行各業時刻感到生存的壓力,沒有任何一個行業、組織或群體僅靠傳統知識就能逃避風險,唯有不斷地學習,善于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吸取先進的管理經驗,才能洞察先機,抓住機遇,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3.終生教育具有民主性

教育對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人都起著決定性基礎作用,它是促成人類和諧發展,減少貧困、戰爭、壓迫、愚昧等主要手段之一。終身教育的出現,使得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知識越豐富,民主權力意識越強,將有利于化解傳統與現代的矛盾,化解人類有限吸收知識的能力與知識無限增長的矛盾,化解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矛盾,重新塑造社會和諧共生共榮的民主理想。終身教育并非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理想化教育,而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強烈需求下,日趨形成的普遍共識。社會的不同行業、不同背景、不同民族、不同性別都平等而自由在世界部分地區,但很難保證不會隨著科學技術全球蔓延。終身教育體現出教育權利的平等和教育機會的平等,幫助人們在不同時期應對各種實踐活動,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標志,也是推進社會政治改革的重要力量。

三、終身教育體系面臨的問題和弊端

(一)傳統教育觀念的痼疾根深蒂固

中國經濟的騰飛舉世矚目,但不可否認區域之間發展依然不平衡。來自社會基層的大量人群,在受到經濟壓力的猛烈沖擊后,早已放棄繼續求學的愿望,不愿付出較為昂貴的教育成本,提升自己的技術技能水平。同時,因受自身基礎知識薄弱的影響,對繼續學習新知識的自信不足,還存留著“讀書無用論”的落后思想。

(二)終身教育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終身教育涵蓋的全民終身教育問題,需要從制度、政策、資金、技術、社會氛圍的影響等全方面的助推,特別是在制度方面,目前我國沒有關于終身教育的立法,只有在1993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第十三條提出“……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健全終身教育體系,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第二十條,“……促進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推動全民終身學習”;第四十二條,“國家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社會組織采取措施,為公民接受終身教育創造條件?!边@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法律依據,但沒有具體指導和保障終身教育體系的實施規則,特別是針對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職業需求差異化的、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三)終身教育缺乏多元化

隨時社會經濟轉型發展,城鄉一體化促織社會結構的改變。出現了不同類型的人群,如新型農民工、退役軍人、下崗工人等經濟基礎較差的人群,針對這一類人群的知識結構特點,不同職業背景,需要為其專門制定多元化的職業培訓。目前社會只有一些傳統職業培訓,由于缺乏高級專業培訓師、知識陳舊,技術技能落后,無法適應現代科技對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

四、如何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是新時期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其包含三個要素:第一,樹立正確的終身教育觀;第二,制定和完善的終身教育保障制度;第三,利用現代化的管理和技術手段。

(一)樹立正確的終身教育觀

在傳統觀念中,只有在學校學習才是“正規”的教育,而其他各種形式的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繼續教育都稱不上正式教育,這把教育的內涵外延都限制縮小了很多,有失偏頗。面對誤解,需要樹立正確的終身教育觀念。人離開學校后,其發展伴隨著職業的發展。兩者是正相關,如果一個人在職業上發展得比較好,一般來說就吸收新知識的能力就會比較強。只有更新了自己的知識結構,才有助于改進自己工作方法,提高自己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

(二)制定和完善的終身教育保障制度

在全社會普遍形成正確的終身教育觀念后,需要靠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導向,引導人們關注自身成長,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在學習與職業中建立暢通機制,讓人們在更佳寬松的政策環境下,激發出人內在學習動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一些發達國家在二戰以后,為了給經濟復蘇提供人才保障,相繼出臺系列促進人終身教育的法律法規。如英國在1924年制定了《成人教育規程》;日本在1969年制定了《職業訓練法》、《社會教育法》,并在1990年制定了《完善振興終身學習政策執行體制的法律》,再次對成人教育的措施、經費、機構建設等作了詳細規定,完善了終生教育的執行機制;美國議會在1965年通過了《成人教育法案》,1976年通過了《終身學習法》。

(三)利用現代化的管理和技術手段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伴隨而來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將對所有行業重新洗牌。因此,未來淘汰的不是工作而是工種,所有行業如果跟不上科技進步的發展,不更新固有落后的管理理念,必將被淘汰。走入職場的人們往往因被安排,總抱怨時間不夠用,時間的碎片化是現代科技沖擊的必然結果。那么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就需要對自己當下和未來職業、生活、學習進行合理的規劃。通過各種信息化技術手段,要把高效時間管理思想融入到日常中,不斷改進自己受教育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五、終身教育的發展方向

當今,我們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深切體會到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也伴隨著暴力、恐怖、甚至殺戮而來。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無節制地消費和違反倫理道德的行為,扭曲著各個年齡層的“三觀”。因此,我們急需一場精神革命,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終身教育在人的思想中建起防火墻,達成“于人之思想構建和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EB/OL].[1995-3-18] 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1995-03/18/content_1481296.htm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Z].2014-06-24.

[3]郭玲.我國終身教育體系建構現狀及其構建路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5(10):4-6.

猜你喜歡
終身教育構建新時期
關于高校教師對終身教育認可度的研究報告
我國終身教育立法的特點、偏差與改進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兩岸終身教育法律比較研究
加快終身教育立法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