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風險識別

2020-09-10 07:22杜靜
信息技術時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風險

杜靜

摘要:知識產權是我國科技型建設企業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而知識產權管理的風險存在于新技術、新項目的生產運營、科研創新全過程中。本文從建設企業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梳理企業可能面臨的各類知識產權管理風險,如:企業對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滯后,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等風險。

關鍵詞: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風險

目前,我國眾多建設企業對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重視程度不夠,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淡薄,管理制度殘缺不全,有效地應對此類風險的能力不足,很多企業沒有專門的知識產權部門來負責企業知識產權的日常管理與應用??萍夹徒ㄔO企業擁有知識產權就意味著面臨知識產權管理風險,一旦此類風險發生,企業將面臨巨額的虧損,如果企業知識產權風險管理完善,發生風險時不但能將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而且能為企業贏得高額的經濟利益。

1 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內部風險

知識產權能夠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建設企業應從戰略高度重視對企業的知識產權的管理,不斷提高自身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能力和運用管理能力,將知識產權作為企業開拓市場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努力使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的要求。但目前我國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存在以下的內部風險:

1.1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風險防范意識淡薄

對于將高新技術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建設企業,在設計新型項目、研發新型技術活動過程中發生的知識產權管理風險。

一是建設企業對于自有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缺乏保護意識、保密措施不當、管理不善,在運用中存在核心技術內容被公開,被他人模仿、假冒、泄露以及被搶注導致新技術無法獲得專利的風險。還有科研成果轉化失敗,科研目的未達成而導致的風險。職務專利成果被內部人員自行收益等情況。

二是建設企業本身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無意識侵犯了他人知識產權??蒲许椖苛㈨椪撟C時未對相關專利進行詳細調查,導致重復研發;企業自主研發的技術成果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而不能使用;科研項目完成后未對科研成果進行有效保護,導致被限制使用的風險。

1.2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殘缺不全

現今許多建設企業還沒有建立起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體系。如建設企業在對知識產權合同管理方面,合同條款的制定、審核、管理和監督等方面缺少有效監控手段和內部審簽制度,無法預防和控制知識產權合同管理風險。

1.3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缺失

目前,我國的建設企業很少有設置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知識產權工作常常流于形式,缺乏切實有效的實施措施,相關事務大多由綜合管理部、技術部門等其他部門代為執行,也沒有相應的崗位來負責相關知識產權管理事務。這導致了建設企業無法對知識產權進行系統的管理專業的保護,從而導致了的管理風險的發生。

1.4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風險投入不足

防范知識產權管理風險的投入不足,知識產權風險管理人員配備不足,是我國建設企業的通病。路偉律師事務所曾發布《中國百強企業法律風險評分報告》報告顯示,在風險防范的投入上,美國公司平均支付相當于公司年總收入的1%,歐盟公司為0.7%,而中國公司僅為0.02%。多數建設企業往往更愿意將有限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直觀價值的生產、經營中去,卻忽視了作為企業核心價值的無形資產——知識產權,也不能及時有效地應對將來可能發生的知識產權糾紛。

1.5建設企業無成熟的科技人才激勵機制

我國建設企業核心技術的人員流失,也是企業所面臨的知識產權管理風險之一。如果企業沒有適宜的科研激勵、約束機制,一不能保證科研人員的研發積極性,二就是科研核心人才流失,建設企業與員工之間沒有相關知識產權的保密協議作為約束,掌握企業核心技術或商業秘密的員工一旦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企業將面臨的風險即使通過法律途徑也很難得到補償。

2 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外部風險

建設企業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實際上就是企業的一種投資行為,穩定而科學的知識產權管理可以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并著實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而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有:

2.1建設企業知識產權合作單位帶來的風險

隨著技術復雜度的提高,單純依賴建設企業自身科研能力而取得技術成果的難度越來越大。通過“產學研”或其他單位聯合開發的模式越來越普遍,合作中的風險也越來越大。例如:建設企業與合作單位雖然簽署了科研保密協議,但是企業技術秘密在合作過程中被泄露;合作開發進行時未能明確約定技術成果歸屬,導致建設企業與合作單位之間的出現知識產權權屬、共有知識產權行權或收益分配不清從而造成各權利人惡性競爭的風險。

建設企業在專利轉讓中,所轉讓的技術不可用、已轉讓技術再轉讓等均會帶來知識產權風險。例如,建設企業在合同中規定企業要向甲方承擔因項目中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一切損失和費用,但是其實很多情形下這些損失和費用本不應由建設企業承擔。如根據客戶提供設計方案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而設計方案本身才是導致侵權的原因。又如,設計合同規定企業要將包含在項目中的所有知識產權許可給客戶,并且該許可是免費的、永久的、無限制范圍的、有再許可權。如果接受這樣的條款,意味著建設企業的直接競爭對手皆有可能無限制的免費使用本企業的知識產權的風險。

2.2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競爭對手帶來的風險

建設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產權被他人侵犯,核心技術被盜用,或被競爭對手利用知識產權訴訟(包括專利訴訟、商業秘密訴訟、商標訴訟等)打擊,這些已經是企業間競爭的常態。如在智能手機領域中,幾乎所有品牌廠商均未能幸免。除了直接發起知識產權訴訟外,競爭對手也經常利用專利布局等為競爭對手設置障礙,搶注專利技術等的戲碼不時上演,針對競爭對手新技術進行專利布局,申請與之相關的、改進的專利也是普遍的做法。

2.3相關知識產權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帶來的風險

我國建設企業除了面對強大競爭對手設置的各類知識產權壁壘,還需要應對來源于非實施實體的風險,即Non-Practicing Entity,是指知識產權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卻不從事產品的生產或銷售,而主要靠知識產權對外許可獲得收入。包括高校、研究所,也包括專門通過發起訴訟而賺取巨額利潤的專利收費公司。NPE在美國,由于起訴的門檻較低,而侵權賠償金較高,NPE發起的專利訴訟非常之多。NPE通常會向很多企業發警告函,企業收到警告函后如果置之不理或者應對不當,NPE會以提起訴訟的方式迫使企業開始和解談判,或者接受之前未協商一致的條款。企業一旦被訴,不但需要支付高昂的律師費、專家費、侵權賠償金等,還需要應對繁瑣的法律程序,包括對企業損害較重的證據開示程序。

2.4相關宏觀政策、法律法規帶來的風險

建設企業經營、科研過程中所涉及的政府政策,對于建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有巨大影響。在我國,政府對于專利申請和維護的資助、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高新技術企業在稅收優惠政策的變化都會對建設業經營、科研產生影響。而且,國家、地方人大和政府對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創設、修改或廢止,都會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知識產權風險管理帶來影響。例如,政策法規、司法解釋對于職務發明、合作發明歸屬的規定與解讀的變化;侵權認定標準的調整和變化;侵權賠償額度的調整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風險。

3 結語

知識經濟時代下的知識產權是保障建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有力手段,我國建設企業的發展必然會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也會遭遇各種可預知的和不可預知的風險。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建設企業必須要重視知識產權風險管理,提高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加大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的投入,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風險防控對策。從而更好地開拓市場,促進建設企業良好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惠君.談企業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控制[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13,(5):139-142.

猜你喜歡
風險
預付賬款的管理及風險防控措施探究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論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策略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和監管問題研究
淺析應收賬款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