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2020-09-10 07:22王宗華
信息技術時代·下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長方體效率信息技術

王宗華

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不斷的進步同時也逐漸被使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難度較高,因為數學教學中的知識點都比較抽象,不易理解,應用信息技術就可以有效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將原本抽象難懂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可以快速理解數學知識,并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讓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進步。

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實踐

引言

所謂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在各個平臺、軟件輔助下進行的各種教學活動,以平臺互動的方式開展教學,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如暢言平臺、教學通等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個人學習環境,綜合多媒體、人工智能和知識庫等計算機技術開展教學及評價活動,克服了傳統教學方式上的單一、片面的缺點。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縮短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時間、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實現最優化的教學目標。

1信息技術相關概念解析

信息技術,又可以稱之為信息和通信技術或者IT,它是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件.信息技術主要包括三大板塊,即: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以及通信技術.隨著網絡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普及,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信息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有利于加強學生的主導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2)信息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3)信息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教學難點的分散、教學重點的突破,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4)信息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幫助學生進行發現與探索。

2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分析

2.1有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思想滯后,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導致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而應用了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課堂,則在教學效果上呈現出明顯的優勢。教師依托于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整合課程資源,搜集更多的教學素材,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更加全面、具體。教師以信息技術為依托,能夠實現教學模式和載體的創新,保證數學課堂更具有開放性、創新性,有利于教師教學專業水平的提升,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2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深入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此外,信息技術具有載體多元化的特征,教師可利用該特點構建多元化課堂,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啟發其數學思維,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班級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

2.3有助于增進師生互動交流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實現教學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品質。信息技術能夠為師生互動提供良好的條件,利用互聯網,師生可以實現遠程互動,生生之間也可以圍繞學習心得進行互動和交流,實現學習經驗的分享,促進班級學生數學學習的均衡化、整體性發展。

3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實際應用

3.1利用信息技術來構建和諧的教學環境

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小,玩心重,在學習時,只會主動學習自己感興趣或成績較好學科,在學習學科時,常常表現出興趣不高的狀態。針對這個現象教師可以使用創設教學環境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加入到數學學習中,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應與學生保持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有些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熱情交流、討論,但在課下卻與學生很少溝通,這會影響學生對自己的信任,久而久之,對課堂上的師生交流也會有影響。在課下,教師也應與學生多交流,去主動詢問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的交流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學生的情況去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制作微課,在課前為學生播放,讓學生對接下來學習的內容有簡單的了解,也可以讓學生自行組成小組,并在組隊時針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簡單的分析,以此來構建和諧的數學教學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鍛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3.2應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重點

與傳統板書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全面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系統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數學雖然較為簡單,但是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一些重點、難點內容更是教師要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的知識.應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把數學內容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呈現給學生,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從聽覺、視覺角度感受數學內容,從而使得他們能夠更快速、更深入、更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比如,在開展“長方體的認識”這一章節的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點、線閃爍,讓長方體“活躍起來”,用一條條棱線、一步一步地把長方體拼湊出來,讓學生全面地掌握長方體的形狀以及特點,并且讓學生也學習到正確手畫長方體的方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長方體面、棱、頂點等各部分的名稱。還可以把長方體的實物模型拿掉,抽象出平面圖,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讓他們的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的過程過渡。利用對長方體面、棱的移動、拼接等一系列操作,還可以配上聲音,利用色彩動態進行對比,從而技巧性地把長方體“相對面的面積相等,相對棱的長度相等”這一結論教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不斷演示中掌握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娛樂中學到知識。

3.3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將學科知識還原于生活實際

我在講授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時,用多媒體課件介紹了人體中許多有趣的比例: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的長度大約是一比一;身高高度與雙臂平伸的長度大約是一比一;腳長與身高長度大約是一比七……;如果知道這些比例,那么當你需要丈量一些細長的東西時,你只要伸平兩臂,量出這個東西具有的伸平兩臂的長度的數量,這個數量再乘以你的身高,就是這東西的大約長度。這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知識,也使同學們發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利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全面提高教學實效性,并且能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去提供更具趣味性的教學資源,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將以往難以突破的教學重難點一一化解,通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去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薛文濤.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8,(24):50.

[2]王梅英.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5):167.

[3]董珊珊.探析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8):111-112.

[4]吉祥.巧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139.

[5]林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6):150+152.

猜你喜歡
長方體效率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慢”過程 “高”效率
拆拼長方體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探究組合長方體的最小表面積
選用合適的方法,提升解答選擇題的效率
聚焦立體幾何命題 提高高考備考效率
表面積是多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