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部關于狗的電影對比分析

2020-09-10 07:22艾米古麗·玉蘇甫
今古文創 2020年48期
關鍵詞:人與狗共同點差異

艾米古麗·玉蘇甫

【摘要】狗是人類的朋友,電影中關于狗與人類關系的探討層出不窮。近年在日本、美國和韓國拍攝了三部有關狗的電影,它們分別是《忠犬八公》《一條狗的回家路》《人狗奇緣》。電影情節主要圍繞狗和主人的情緣展開,對三部影片進行對比分析,能為深入了解人類和狗之間的關系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人與狗;共同點;差異

【中圖分類號】J95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8-0071-03

弗里德里?!ざ鞲袼乖f過:“人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會得到其他客觀事物的幫助,但是這些對象不一定是高級動物或者天使,而是低級的物種即動物?!盵1]《忠犬八公》《一條狗的回家路》《人狗奇緣》通過聚焦狗對人類的影響,證明此言不假。電子產品強勢進入社會,讓人與人的溫情逐漸淡漠,日趨匱乏的精神世界趨近冷漠。而這三部關于狗的電影,用動人的講述方式,讓人們感受來自狗的忠誠以及它們的依賴與愛。這樣純粹的感情不由讓人們反思溫暖、仁慈與真誠。下文通過對影片的簡要概括,分析三者的異同。

一、三部影片的主要內容

《忠犬八公》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同其收養的秋田犬之間的故事。小狗名“八公”,每天早上它都會將教授送至車站,傍晚再接他回家,從未間斷。不幸的是,教授病逝后再沒回到車站,而八公在此后九年的時光里,仍按時守候在沒有教授的車站,直至死亡的到來。

《一條狗的回家路》講述了狗狗貝拉在與主人盧卡斯分離后,歷經千難萬險,穿越幾百英里重返主人身邊的故事。男主角盧卡斯在一座廢棄建筑中撿到貝拉,想要收留貝拉卻被母親拒絕,在他的堅持下使母親退步,并將小狗帶到退伍軍人醫院為那里的病人們帶去慰藉。一次意外,貝拉與盧卡斯分離并相距幾百英里。貝拉憑著對主人的忠誠和眷戀,毅然踏上了遙遙的歸家之旅。它一路沿著落基山脈,穿過科羅拉多荒野,終和主人相聚。

《人狗奇緣》是一對兄妹與狗的感人故事。伊燦和蘇伊是彼此相依為命的兄妹,他們相信著出走的媽媽總有一天會與他們再團聚。哥哥伊燦的責任心很強,總是小大人般照顧著妹妹。妹妹生日當天,他將一條小狗當作禮物送給妹妹。蘇伊將小狗當成新伙伴,并天真地認為這是媽媽送她的禮物,給小狗取名為“心心”。冬日的一天,小狗心心載著兄妹倆在冰面上滑跑,蘇伊不幸墜入冰窟窿去世。伊燦將意外歸責于心心,并狠心地拋棄了它。心心卻一直不離不棄,不斷尋找小主人,希望能一直陪在他身邊。

以上可知,三部影片均是圍繞狗與主人的關系展開。雖擁有共同的主題,但呈現方式有所不同。影片由不同的國家拍攝,因而側重各有不同。故而,以上三部影片值得用平行比較的方法進行研究。因為“在比較文學中,所謂‘平行研究’就是要將那些‘相似’‘可比’,但是并沒有直接關系的兩個民族(或幾個民族)文學,兩個(或多個)不同民族的作家,兩部(或多部)屬于不同民族文學的作品加以比較,研究其同與異,并導出有意的結論?!盵2]

二、三部影片共同的價值觀

(一)忠誠

三部影片選擇“狗”為主角,通過主角狗經歷的磨難來展現“忠誠”,是打動觀眾的根本所在。在由日本拍攝的影片當中,八公最大的考驗就是日復日年復年地等待將它養大,卻再不能歸家的主人。另外的電影:一個選擇歷經漫長而艱辛的回家之旅,只為與主人相聚;另一個對主人不離不棄,只為拯救曾把自己當家人的小主人。影片中呼之欲出的忠誠時刻警醒著我們。眾所周知,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擁有高級思維的能力。身為高級生物的我們應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和體現忠誠?至少影片中的狗,用行動向我們證明了忠誠就是不計回報的信任、關照和堅貞不變的愛。

(二)回憶

影片中昔日人狗相伴的美好回憶不僅讓觀眾潸然淚下,同時也是讓狗狗度過困難或艱辛時光的精神財富。它們或許無法意識到主人的變化,甚至無法了解自身的想法,但珍貴的回憶為它們提供能夠繼續下去的力量和支持??梢?,溫暖與真誠的交往就算經過歲月的打磨,也能在人們心間留下難以抹去的美好。因此,一段舒暢的人際交往,總需要美好的回憶作為依托。動物能夠憑自身笨拙但樸實的陪伴與堅持,向人類傳遞溫暖、仁慈與誠實,何況具有高級思維能力的人類呢?在人們徹底淪為科技的奴隸前,如果肯抽出些時間給愛我之人,興許在心底能夠擁有一座強大的堡壘,勇敢面對一切困苦。

(三)平等之愛

影片中的“狗”雖為寵物,它們卻也享有與主人相平等的地位。它們的動作、聲響和行為都能與主人產生交流。主人展現給狗的真誠與善良,狗也會以同等真摯的愛回報他們。此般相互的情感,正如加拉力丁·魯米所說,“我們給別人的情感越干凈越清澈,欣賞它的人就會充滿幸福感?!盵3]影片正是源于這般干凈、清澈的情感交流。狗的忠誠實際上是人類愛與真誠所得之結果。三部影片讓人們學會反思,重視心靈的建設。畢竟心靈是人們最忠誠的精神伴侶,只有被愛和真誠填滿時才會收獲幸福。

三、三部影片的差異性

“比較方法在比較文學研究中的任務,主要在于從文學現象存在的差別里找出同一性的東西,又在同一性中尋找新的差別性東西?!盵4]三部影片在三個不同國家拍攝,在很多方面享有自身文化的特點。下面分別對三部影片的差異性進行分析。

(一)《忠犬八公》的魅力所在

在日本改編的真實故事中,教授同八公相遇后,將全部心思灌注于八公的行為上,八公的表情和聲音都能引起教授的注意。一人一狗常常一同聊天、玩耍,八公甚至主動承擔起接送教授上下班的職責。影片的兩個突出特點,同時也是該片的魅力所在。第一,動物對不幸的預測和感知。教授去世那天的早晨,八公與以往大有不同:一直無法傳球給教授的八公,那天居然成功叼起球并遞到他手中,實現了教授的愿望,這一暗示與教授長眠講臺的悲劇形成強烈的情感震動。第二,絕對的忠誠。教授去世后的每一天,八公都會按時出現在火車站,直到生命盡頭。八公雖然在肉體上沒有遭受過多的苦難,但無果的付出和等待則是更為巨大的磨難。日漸衰老的八公純凈的雙眸中露出憂郁和傷感令人心痛。多年的等待,讓車站周圍的人、教授的妻子朋友都把八公視作老友一般問候聊天。此時八公對主人的忠誠已經超越了多數人的認知,在流淚的同時,八公的忠誠亦值得我們反思。

(二)《一條狗的回家路》獨特之處

由美國拍攝的《一條狗的回家路》,貝拉的內心獨白是通過電影旁白展現的。因而獨白對電影情節的推動和對生命意義的展現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獨特之處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第一,善心與仁愛。返程之旅于貝拉如泰山般沉重且艱辛,但它絲毫沒有放棄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如貝拉遇到失去媽媽的熊貓寶寶后,中止自己的旅途去照顧小熊貓;看到被大雪掩埋的奄奄一息的人,會停下來盡己所能挽救生命;貝拉無意間竟成為一個乞丐的生活來源。它雖不明白自己為何被乞丐限制了自由,但它依然誠心地服從著乞丐的所有命令,為他賺取錢財。在它被狼群包圍的危難時刻,幸而有好心人和動物的幫助才幸免于難。美國身心靈暢銷書作家蓋瑞·祖卡福在《心靈之座》中提到:“如果我們種下了這種因,就不可能不得到這種果?!盵5]貝拉的經歷不斷提醒著人們有關善因善果問題的抉擇。貝拉的離家仿佛長大后的嬰孩開始了獨立生活,過程中既有艱難又有豐富的哲理。這些無不展現了貝拉從善出發、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也為人心靈之善的可能照亮了前路。

第二,良知與奉獻。貝拉之旅不單是以回家為目的,更多呈現的是它在旅途中展現的良知與奉獻。貝拉在歸心似箭的同時,仍愿在不斷地提供著幫助。盡管這樣做會拖延回家的時間,但與幫助別人渡過難關所換來的心靈的滿足相比,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正如貝拉面對那個乞丐時,也沒有產生對抗的情緒。對它來說擺脫束縛并不難,但貝拉仍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乞丐的生命得以延續。因為心靈世界與世俗生活的區別就在于“他認為他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并且還遠遠不夠,因此他只會責備自己,而不會驕傲,不會成為自我滿足的人?!盵6]貝拉不言功利的善行時刻敦促著大家應向他人施以援手。盡管每個人都會有身陷困境的時刻,是否還愿為身側之人伸出援手,僅僅出于良知和善意,在過程中領悟奉獻之美,享受心靈的富足。心中若無真善美便會枯竭,堅守住內心的人,必然也會同貝拉一起終抵自己的目的地。

(三)《人狗奇緣》的特色之處

韓國拍攝的《人狗奇緣》將人與動物的遭遇形成緊密聯系,實為該片最大的亮點。這種創作特點為展現伊燦內心的仇恨創造了有利條件。影片中伊燦的艱難同狗的辛苦是并置發展的。因此伊燦心中充滿苦澀的同時,心心也倍受折磨。心心無法開口解釋,更不能理解源自伊燦的冷暴力。但它的忠誠始終是連接它與主人、傳達真情的媒介,同時也為消除人和動物之間的隔閡埋下伏筆。與前兩部影片相比,該片的特色為以下幾點:

第一,人性和獸性的自然表現。一開始主角伊燦誤把妹妹的死歸錯于心心,導致他對心心怨念深重;直到他身陷危險,卻得到了心心的幫助。此時的伊燦對心心的態度有所改變,并把它視作親人,給它真心的愛。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伊燦同心心的交流中保留了人和動物本質的性格特點。因此,伊燦能夠成為一大類人的代表,即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怨天尤人,把錯誤歸咎于外部環境的人。妹妹的死亡既是影片的轉折點,又是心心和伊燦間的情感轉變的高潮。影片中人類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消極心理,同狗對主人的忠誠形成鮮明對比,都是人性和獸性的自然流露。

第二,堅持和勇敢。不管是主角伊燦還是心心都具備在困境面前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堅持到底的勇氣。他們積極面對困境,并試圖擺脫自己的悲慘經歷。正如伊燦生病時躺在地下步行街時,心心會想辦法幫他尋找食物,他們同家人般的溫情令觀眾動容。

十一歲的他所承受的命運之苦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即便面臨再艱難的處境,伊燦亦不會哀嘆。同時他唯一能傾訴和依靠的對象就是心心。因此,勇敢和堅強的毅力在他們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愛的感化力量。伊燦雖喜歡身為狗的心心,但妹妹的離世同樣令他無法釋懷。對心心的無法原諒逐漸演化成仇恨,占據他的心房。而之后流浪生活中心心不離不棄的陪伴,讓冰墻慢慢消融,同時意識到此時心心才是自己唯一的伴侶和精神依托。事實上伊燦對心心冷漠的同時,他心里也會產生一種憐憫和不舍。心心即便被不斷的拋棄,它也會想盡辦法靠近伊燦并幫助他,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人狗終而和解。這是愛的感化力消除了伊燦心中的兩種斗爭:其一,如果不是心心,他妹妹就不會死。其二,心心的相伴總會讓他想起妹妹,內心備受煎熬。心心用生命來救他的那一瞬間,伊燦心里對心心所有矛盾和排斥也全部土崩瓦解。無論是伊燦還是心心,彼此心里早已深深扎下了愛的根,因此唯有愛才能讓他們解脫。純粹質樸的愛能夠融化心靈所有的冰霜,繼續向著更美好的方向行進。獨特的結合處理,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中,人們能夠共同感受愛的感化之力,因此倍加珍惜家庭的溫暖,用愛持續澆灌幸福。

總的來說,三部影片也是關于人與狗之間愛的教育的故事。美國作家瑪麗安娜·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說過,“愛是最根本的生存事實,是我們終極的現實和我們在世的目的?!盵7]上述影片通過把愛投射到人類最忠誠的伴侶狗的形象上,多層次地展現了人類靈魂最純凈的一面。無私的愛可以豐富靈魂,純潔的心可以尋找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一主題也在三部有關狗的影片中得到了升華。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陳惇,劉象愚.比較文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15.

[3](波斯)魯米.讓我們來談談我們的靈魂[M].(美)巴克斯英譯,萬源中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6.

[4]陳惇,劉象愚.比較文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36.

[5](美)奧普拉·溫弗瑞.我堅信[M].陶文佳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社,2015:175.

[6](俄)列夫·托爾斯泰.生活之路[M].王志耕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76.

[7](美)奧普拉·溫弗瑞.我堅信[M].陶文佳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社,2015:123.

猜你喜歡
人與狗共同點差異
相似與差異
找句子差異
城外鄉里[組詩]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老人與狗
明星與狗狗 明人與狗狗
一樣卻又不一樣
漂亮的生日禮物
人與狗的情愫
在高中數學中滲透“解題差異論”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