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策略研究

2020-09-10 07:22董亞楠賁志雯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0年8期
關鍵詞:受教育者教育者大數據

董亞楠 賁志雯

摘 要:大數據時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助力與挑戰,主要表現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無限擴充;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學生主流價值觀受到沖擊;大數據中沒有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倫理問題的產生等。為了把握和利用好大數據的功能,并認清大數據在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的局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認識上應當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初心、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維;在實踐中應當提升數據的運用和分析能力、處理好大數據導致的倫理問題,把大數據更好地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關鍵詞:大數據;教育者;受教育者;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8-000-02

大數據是指尚未經過處理和分析的海量數據集合。經過處理、分析的大數據是強大的生產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載體和無限資源。高校對大數據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慕課、翻轉課堂等在線視頻學習方式的增多,在線學習視頻與大規模的線下實體教學相比,前者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選擇的可能,視頻瀏覽、學習所產生的數據也便于高校全面、實時地掌握學生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然而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由于研究分析數據技術的限制、思政教育者處理數據時間的缺失,學生和教師對大數據利用的現實依據較少或利用不明顯,大數據應用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者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導者,應當從認識和實踐上轉變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將大數據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好,發揮二者的最大功能[1]。

一、大數據在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功能的發揮

(一)學生主體意識增強

我國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以灌輸為主的教育方式。所謂灌輸就是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傳導和輸送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使受教育者達到學習的目的[2]。在傳統的“灌輸”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占據主導地位,由他們來選擇傳授何種知識以及如何傳授知識,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隨著網絡的興起,社會逐漸進入大數據時代,雖然高校教育模式仍然是傳統的大規模線下集中教學,但各類網絡資源的爆發、網絡平臺的涌現,受教育者可以自主選擇知識的內容和來源,他們開始有了自我選擇接受教育的內容和方式的意識,與此同時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也在無形中受到各類文化的影響,他們更加積極地追求自由平等共享的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話語權被削弱,教育雙方的地位發生改變,趨于平等,學生的主體意識逐步增強。

(二)資源信息無限擴充

傳統的教育數據獲取由于時空的限制,只能采取隨機抽樣、紙質傳單調研等方法。數據收集不全面、不具代表性,導致分析結果也不夠準確,數據信息的實用率不高。隨著網絡的發展,信息的保存、傳遞也不再是問題,學生在網絡上的學習、生活、就醫、購物等信息被保存下來,經由教育者篩選、分析、提煉出有用的信息,找到理論和實際的切合點,將從大數據中獲得的有用信息引入日常的教學之中,并與學生感興趣的熱點時事結合起來,及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學生在校的就餐記錄、圖書借閱記錄、運動記錄等信息也是可以利用的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好這些無限資源,將理論研究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逐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3]。

二、大數據在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的局限性

(一)龐雜數據中沒有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大數據是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只是數據的堆砌,沒有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由于網絡時代的包容性和寬泛性,每個人都可以自主地在各個平臺和媒介上發布信息,大量的數據即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但同時也意味著不少與思想政治教育無關的數據摻雜其中,降低了有效數據的利用率。如果評估信息依靠的數據來源不夠客觀、精確,可能會導致錯誤或者有誤導性的分析結果。因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在龐大的數據中進行篩選,客觀地評估有效數據,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二)大學生主流價值觀受到沖擊

如今,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各種類型的教育資源,教師的話語權減弱。在開放、自由、共享的網絡平臺上,大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接觸到海量信息,但海量的信息中包括各種未經篩查的資源和消極負面文化,影響著大學生的主流價值觀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由傳統的課堂灌輸轉變為與學生平等對話、關注學生內在想法和心理健康成長問題。我國改革開放成為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開端,經濟和網絡的全球化加速了西方奢靡主義、享樂主義文化的傳入,微博、推特等公共平臺上自由言論和隨手發布的視頻,瞬息萬變的意識形態,導致了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不穩定性。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四有新人”仍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4]。

(三)大數據易導致倫理問題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運用大數據研究可能會導致倫理學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者通過大數據可以輕易獲得學生的家庭狀況、生活習性、人際關系等其他隱私信息。雖然這些信息有利于追蹤、了解教育對象的動態,實時掌握其狀況,但是在教育者的處理、分析、使用過程中,有時會產生數據的二次利用,進而衍生出超出預期的各種處理結果,不能確保對學生信息隱私的完全保護,教育對象暴露在大數據之下的所有信息都隨時面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風險。因此,教育者在收集相關數據之前,應當獲得學生的同意,告知學生所采用的信息的內容和用途;在使用信息的過程中,時刻保持謹慎,提高防護意識,防止遺失或被不法分子盜用。因此,科學合理地界定數據采集、數據利用的界限,創建和完善法律法規機制,平衡好為學生提供服務和挖掘學生信息數據,是將大數據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要解決的問題[5]。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把握好大數據在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的功能和局限

(一)在認識上,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初心

從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大數據的研究來看,過分強調對大數據的利用和分析,將導致分析結果與現實狀況的融合不被重視,無法達到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面對大數據帶來的變化和新的情況,為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堅守好幾點“不變”。首先,不變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同時,也要堅持好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觀點,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學生為本,把大數據當做實現這一根本任務的載體和方式,而不是把大數據當成主體。其次,不變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好大數據的各種平臺和方式向學生全方位地推送馬克思主義,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最后,不變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原則。網絡的發展和傳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繼續踐行方向原則、主體原則、示范原則等,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忘思想政治教育初心。

(二)在認識上,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維

從大數據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局限性來看,大數據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變化主要有: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客體地位發生改變,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受教育者認識世界的方式發生改變,不再通過單一的上課方式獲取認知,可以通過網絡媒介自主選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媒介增多,傳統媒介只有課本和老師的講授,現在大數據也是思想政治使用率極高的媒介。在發生改變的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具備整體思維和關聯思維,將傳統的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由管理功能、服務功能、糾偏功能向預測型功能轉變。傳統的高校管理模式是出現問題再解決問題的分散模式,如今可縱向掌握學生全面的行為數據,對學生的行為實時追蹤,結合各項數據、理清其中的關聯、分析學生產生變化的深層次原因,給予適時的幫助和引導。大數據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帶來了深刻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應當具備整體思維和關聯思維,利用好大數據,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

實效性[6]。

(三)在實踐上,提升數據的運用分析能力

如今的時代,數據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僅要善于發現和捕捉數據,更要有提高自身數據運用能力的意識,數據素養主要包括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實用信息呈現的能力。教育對象的日常行為中便隱藏著很多數據,他們每天的食堂消費記錄、超市消費記錄、圖書館書目瀏覽篩選記錄、借書還書記錄、宿舍圖書館等地門禁記錄、校園網下載資料信息、在校期間的快遞信息、校園網流量及通訊信息等都可以作為教育者利用和挖掘的有用數據。在繁多的數據中分析出有用信息,就需要教育者提高數據運用分析能力,重視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聯性、數據與其他事項的關聯性,才能得出更準確的判斷。比如可以通過結合圖書館門禁信息、學生選課信息,宿舍門禁信息和校醫院就診信息判斷某學生最近成績下降是由于身體原因或者是課程較多原因,這樣才可給予適時有效的引導。再比如學生畢業之際的升學和就業數據,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將該學院往屆所有數據搜集歸納起來,與歷屆學生溝通是否可以公布在校內網站上,讓低年級的學生瀏覽,如有與自己意向學?;騿挝幌嗤膶W長學姐,可從網站或輔導員處獲取聯系方式以達到直接指導的作用。

(四)在實踐上,處理好大數據導致的倫理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轉變自身工作方式、提高運用數據能力的同時,應當明確提高受教育者信息保護的意識。比如上述升學考研數據涉及的學生隱私信息較多,在利用和發布信息的過程中,需要密切注意保護好學生隱私。一是明確告知教育對象所獲取的信息內容和所作用途;二是完善法律法規,劃分大數據的運用界限,明確堅決不能利用的信息;三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道德修養,教育者在利用好數據的同時不斷提高保護數據的意識;四是加強校園網等廣泛包含學生信息的網站的監護和管理,嚴防不法分子盜取信息。

參考文獻:

[1]周良發.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現狀、問題與發展路徑[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172-177.

[2]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錢云光,等.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2):66-67+80.

[4]蒲清平,等.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6(3)119-123.

[5]張崔英,謝守成.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變”與“不變”[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5(2):190-198.

[6]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李凌峰)

猜你喜歡
受教育者教育者大數據
品讀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養反思性實踐能力
教育者要懷揣夢想上路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活動及其有效性分析
教師應努力成為一個“教育者”
淺析充分發揮受教育者主體性的重要性與途徑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